第六百五十五章 国悼书
推荐阅读:星际:病弱女配倒拔垂杨柳、夜宿孤棺,高冷女鬼崩溃求我别死、混民国,不借就抢、官道雄途、断绝关系后,觉醒SSS级天赋百分百爆率、问鼎:从一等功臣到权力巅峰、云养合欢宗:曹贼从仙子开始臣服、呢喃诗章、斗罗直播间:观众全是唐三仇敌!、恐游,开局病娇妹妹求我别杀她、
看来此人倒也没那么不堪嘛。
然而他们却不知道,此刻看似准备慷慨赴死的邓玉函其实早已经心脏狂跳。
他这般说辞其实就是在赌。
他想赌杨凡会看在自己忠臣气节的份上对他心生欣赏之意,从而不再这般逼迫自己。
毕竟以往他投入安国将军门下时,这一招可谓是屡试不爽。
然而杨凡听完他这番慷慨激昂的陈词之后,脸上却没有丝毫波澜,只是端起桌上的茶杯抿了一口。
下一刻。
锵啷!
只听几道清脆而冰冷的金属摩擦声传来,站在一旁的燕北和韩延昭等人都默契地将长刀推出了刀鞘半指的位置。
冰冷的刀锋在帐内烛火的映照下,反射出刺眼而凛冽的寒光。
一瞬间,无声却铺天盖地的肃杀之气,如同实质的冰水,瞬间浸透了邓玉函的骨髓。
邓玉函见此瞬间满头大汗,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他可以肯定,接下来只需要燕王一个眼神,这些人就会毫不犹豫的拔刀砍了他。
这一刻,邓玉函只觉得刚才的所有顾虑都瞬间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而此时杨凡终于开口了。
“呵呵,想不到邓相竟然是这般忠臣,那本王再逼你好像也不合……”
杨凡话还没说完,邓玉函就赶忙开口叫道。
“燕王殿下,罪臣……罪臣方才愚钝,未能领会殿下深意,但罪臣刚才细想一番,心中却已有了明悟。”
“罪臣虽是旧楚之臣,然更知天下大义所在,楚王……郭骁倒行逆施,意图篡位,已非明主!燕王殿下则深明大义,为国尽忠,罪臣虽是楚地之臣,然亦是陛下亲封的大夏之臣,身为大夏臣子,自当为天下苍生计,为陛下计,更要为燕王殿下分忧。”
“这国悼书……罪臣这就写,能替殿下分忧,揭露郭骁之罪,昭告其伏诛之实,乃罪臣无上之荣幸!”
邓玉函说完便匍匐了下来。
“求殿下赐笔墨!”
看着此人这副模样,许新文先是讶异,随后摇了摇头。
亏他还以为此人乃是当世大才,准备劝杨凡将他收入麾下效力。
但此刻看到他这副贪生怕死的模样,许新文哪还提得起半点劝杨凡收他入麾下的心思。
这种人,便是有才能也不可用。
杨凡眼中没有丝毫波澜,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他微微颔首,吩咐人将笔墨纸砚送进来。
很快,就有人将准备好的文房四宝连同一张小书桌端了进来。
邓玉函就跪在原地,颤抖着手抓起笔,笔尖悬于洁白的纸张上方,但一时又不知该如何落笔。
墨汁滴落,晕开一团污迹。
他深知写了这封国悼书以后的后果,从今以后,他和楚王之间,就只能有一个活着的了。
而且他虽然贪生怕死,却也自诩忠臣。
楚王未死,就让他来写自己主上的国悼书,他又岂能做到从容落笔呢。
但他心中这点(本章未完,请翻页)
然而他们却不知道,此刻看似准备慷慨赴死的邓玉函其实早已经心脏狂跳。
他这般说辞其实就是在赌。
他想赌杨凡会看在自己忠臣气节的份上对他心生欣赏之意,从而不再这般逼迫自己。
毕竟以往他投入安国将军门下时,这一招可谓是屡试不爽。
然而杨凡听完他这番慷慨激昂的陈词之后,脸上却没有丝毫波澜,只是端起桌上的茶杯抿了一口。
下一刻。
锵啷!
只听几道清脆而冰冷的金属摩擦声传来,站在一旁的燕北和韩延昭等人都默契地将长刀推出了刀鞘半指的位置。
冰冷的刀锋在帐内烛火的映照下,反射出刺眼而凛冽的寒光。
一瞬间,无声却铺天盖地的肃杀之气,如同实质的冰水,瞬间浸透了邓玉函的骨髓。
邓玉函见此瞬间满头大汗,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他可以肯定,接下来只需要燕王一个眼神,这些人就会毫不犹豫的拔刀砍了他。
这一刻,邓玉函只觉得刚才的所有顾虑都瞬间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而此时杨凡终于开口了。
“呵呵,想不到邓相竟然是这般忠臣,那本王再逼你好像也不合……”
杨凡话还没说完,邓玉函就赶忙开口叫道。
“燕王殿下,罪臣……罪臣方才愚钝,未能领会殿下深意,但罪臣刚才细想一番,心中却已有了明悟。”
“罪臣虽是旧楚之臣,然更知天下大义所在,楚王……郭骁倒行逆施,意图篡位,已非明主!燕王殿下则深明大义,为国尽忠,罪臣虽是楚地之臣,然亦是陛下亲封的大夏之臣,身为大夏臣子,自当为天下苍生计,为陛下计,更要为燕王殿下分忧。”
“这国悼书……罪臣这就写,能替殿下分忧,揭露郭骁之罪,昭告其伏诛之实,乃罪臣无上之荣幸!”
邓玉函说完便匍匐了下来。
“求殿下赐笔墨!”
看着此人这副模样,许新文先是讶异,随后摇了摇头。
亏他还以为此人乃是当世大才,准备劝杨凡将他收入麾下效力。
但此刻看到他这副贪生怕死的模样,许新文哪还提得起半点劝杨凡收他入麾下的心思。
这种人,便是有才能也不可用。
杨凡眼中没有丝毫波澜,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他微微颔首,吩咐人将笔墨纸砚送进来。
很快,就有人将准备好的文房四宝连同一张小书桌端了进来。
邓玉函就跪在原地,颤抖着手抓起笔,笔尖悬于洁白的纸张上方,但一时又不知该如何落笔。
墨汁滴落,晕开一团污迹。
他深知写了这封国悼书以后的后果,从今以后,他和楚王之间,就只能有一个活着的了。
而且他虽然贪生怕死,却也自诩忠臣。
楚王未死,就让他来写自己主上的国悼书,他又岂能做到从容落笔呢。
但他心中这点(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2/2655/873816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