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颠覆战场模式的武器

推荐阅读:太上武神诀重生:保送清北,我让校花震惊了大秦始皇帝:你就当我真死了吧!正义的使命重生八零:老太太抛子弃女你有天眼不去赌石,又在乱看家父汉高祖,吾乃败家子官场:从基层科员爬上权力巅峰大乾最狂驸马爷重生1958:发家致富从南锣鼓巷开始

    相比起米涅式步枪,图温南步枪在装弹时需要多敲两下,导致填装速度略慢一些,不过差距微乎其微。

    而且除了研发难度之外,目前的工艺水平和后勤能力也更适合图温南步枪——米涅弹的不规则形状需要非常高的加工精度,所以只能在后方的工厂里进行生产,而后再运往前线。这无疑会增加后勤压力。

    而图温南的铅柱弹交给前线士兵就能融铸——目前的燧发枪弹就是用这种模式制造的,所以军队的后勤物资里只会有火药,而根本没有弹丸这一项。

    至于远期目标,约瑟夫甚至想直接跳过米涅式线膛枪。

    他瞥了眼墙上那支弗格森1776式后装线膛枪。

    这支枪虽然在英国遭到了广泛的嘲笑,并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都未曾受到过重视,但他很清楚,那才是步枪未来的发展方向!

    弗格森1776的创意十足,是从枪管后面填装弹药的,再用一个竖起来的铁块闭合枪膛。是世界上第一种投入实战的后装步枪。

    这种枪的射速达到了恐怖的每分钟6发。相比起来,目前最优秀的燧发枪射手也只能达到每分钟4发,一般的士兵能打3发就算合格。

    并且后装枪最大的优势还不在于射速,而是可以趴着射击。

    前装枪必须把枪立起来,才能向枪管里填装弹药,所以抢手只能一直站着。

    而后装枪趴着就能完成这一过程。

    可以想见,在两军对垒时,一边是站得笔直,另一边则是卧倒射击,前者绝对会遭到屠杀。

    实际上,弗格森1776步枪在美国独立战争时就列装过英军,并且弗格森本人指挥的美国猎兵连在战场上取得了不错的战果。但最后他本人战死在北美,这种枪也就跟着寂寂无声了。

    当然,这枪未能受到重视的核心原因是技术因素——糟糕的竖栓设计,以及粗糙的加工水平,令它的枪膛漏气情况严重。弗格森死后,也就没人继续改进它了。

    直到1819年,美国人霍尔才研制出第一支比较可靠的后装枪,不过仍是采用燧石击发方式,导致实用性并不太高。

    1841年,普鲁士人德莱赛发明了火帽击发的后装线膛枪,并帮助奥地利在一周之内赢得了普丹战争的胜利,终于为后装枪正名。

    从此之后,前膛枪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后装枪开始统治战场。

    约瑟夫的计划是,先用图温南步枪在法国催生出成熟的线膛枪生产体系,而后让老爹慢慢研发后装枪。

    只要研制成功,等装备部队之后,一万法军吊打五万欧洲任何军队绝不是梦!

    而且,他很清楚后装枪的技术发展方向——

    旋转式枪栓,高强度击针,纸壳定装弹,再加上法军已经大量装备的火帽击发,根本不用绕弯路——历史上几十年的研发过程,在“法兰西第(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2/2955/324210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