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全球巨变,多行业大洗牌!

推荐阅读:星际:病弱女配倒拔垂杨柳夜宿孤棺,高冷女鬼崩溃求我别死混民国,不借就抢官道雄途断绝关系后,觉醒SSS级天赋百分百爆率问鼎:从一等功臣到权力巅峰云养合欢宗:曹贼从仙子开始臣服呢喃诗章斗罗直播间:观众全是唐三仇敌!恐游,开局病娇妹妹求我别杀她

    第742章 全球巨变,多行业大洗牌!

    星逸s5百万级的配置和体验,40-80万的售价,下打BBa,上挑保时捷的走量车型!

    原本打算买保时捷和BBa的用户,很多都转向星逸s5。

    星逸s5火热的交付场景,更是让隔壁保时捷4s店都看的眼热,BBa销售都想着跳槽!

    没办法,自从星逸汽车s5发布以来,不管是BBa,还是保时捷,都从门庭若市变成门可罗雀。

    很多维护很久,准备成交的客户,也都看着隔壁星逸汽车排队提车的场景感到震惊,满是不可思议地走进星逸汽车体验中心。

    起初还是不解+不屑,可一番了解,就忍不住心动,再试驾一番,就忍不住下单了尊享版,甚至智享版!

    这让BBa的销售顾问和保时捷的小姐姐,都欲哭无泪!

    也更加坚定了跳槽的心!

    尤其是BBa和保时捷这边,销售顾问求爷爷告奶奶,一周成单不了几单。

    而隔壁星逸汽车体验中心,客户却排着队刷卡提车!

    甚至很多人连试驾都不用,验车后直接付尾款提车!

    就是这么丝滑!

    对此,BBa的销售都十分心动!

    保时捷的小姐姐,也开始见异思迁!

    能做销售的,都是人精。

    这些人不仅心动,还会迅速行动!

    从第一天热销开始,就有很多BBa销售精英,保时捷小姐姐,拿着业绩单联系隔壁的星逸汽车体验中心,申请入职。

    对此,星逸汽车自然不会拒绝。

    这些销售精英都是人才,手中都有大量的高端客户信息,都是星逸汽车的目标客户。

    再加上眼下星逸汽车订单太多,员工忙碌不过来,果断第一时间给办理入职。

    都是BBa、保时捷的销售骨干,简单培训后,跟着星逸汽车的员工一天,第二天就能独当一面。

    于是有趣的一幕出现了。

    自从星逸汽车发布后,BBa和保时捷的客户少了,订单少了,连销售都少了!

    每天都有人办理离职。

    经常昨天还在卖车,今天早上就离职了。

    上午还在谈客户,下午就换上星逸汽车的员工制服,出现在隔壁,还把自己维护的客户都给带走了!

    对此,BBa、保时捷的经理都气愤不已,却是无可奈何。

    还有部分经理和店长都动了心思,想着去星逸汽车应聘!

    树挪死,人挪活。

    自古如是。

    有了BBa和保时捷的人才加入,星逸汽车的交付效率越来越高,销售业绩也越来越好。

    按理说,经过五天三万台的热销,后续销量应该大幅度下滑。

    单日销量从数千台,降到三四百台才对!

    但有了BBa销售精英和保时捷小姐姐的加入,不仅业务能力大大提升,还带来大量BBa和保时捷的优质客户!

    这些人本打算买BBa和保时捷,但发现那么多人都在购买星逸汽车,很难不心动。

    再看到联系自己的BBa销售顾问,保时捷小姐姐,都跳槽加入星逸汽车了,发的朋友圈也都从保时捷BBa,换成了星逸汽车s5!

    那客户也会有想法,也会觉得BBa废了,保时捷天塌了,连顾问都叛变了!

    之前联系的顾问再勾搭一下,讲解一番,客户就会心动,就会到店体验一番,再看到价格也比BBa低得多,配置还更好,内饰更豪华,更具科技感!

    最终也就下单了星逸s5!

    这直接导致s5的销量再度井喷!

    星逸汽车s5的日销量再度超过五百台,周末能达到上千台!

    这样的销售成绩,让宋思凝都震惊不已。

    特意在高层会议上,提起这事:

    “董事长,有了友商销售和客户的支持,我们星逸汽车销量很是可观。”

    “按照这样的势头下去,六月份,星逸汽车s5的销量就能达到四万台!七月份的月销量,也能在两万台左右。咱们的库存也就见底了!”

    星逸汽车s5从去年十二月份开始试产,但前期产能爬坡中,产量很低。

    用了半年时间,才从月产一两千台,达到月产一万台。

    因此半年时间,总共四万台现货,加上六月份生产的,满打满算也就5万台。

    可单是6月份就能卖掉4万台,剩下库存一万台。

    加上七月份生产的一万台,也就刚好够七月份卖的!

    八月份,月产一万台,但是销量肯定在一万台以上,到时候就不够卖了!

    “难不成又得断货?”

    王逸皱了皱眉:“当真低估了增程器车的销量!”

    如果是纯电车,在2015年,别说月销两万台,月销五千都难。

    但是增程车,那销量就高了。

    在电池不够强大之前,纯电续航不够长之前,增程车绝对是YYDs!

    再加上星逸汽车的配置高,售价低,还有智驾加持,体验配置全面吊打BBa很难不热销!

    目前已经卖出的三万多台星逸s5,其中超过两万五千台都是增程车,纯电版本只有六千多点!

    比例基本上8:2!

    “魔都星逸汽车工厂二期,最快什么时候可以投产?”王逸问道。

    “二期厂房由于提前交付,目前已经在生产线调试中,月底就能投产。不过之前计划的是用于生产星逸suV X5,但星逸汽车s5的热销远超我们的预期,我就让工厂改为生产星逸s5轿车……”宋思凝说道。

    王逸点点头:“很好,就这样办!先暂缓suV星逸 X5的量产,月底二期工厂也开始量产星逸轿车s5,拿出一半产能量产星逸s5。剩下一半量产suV星逸 X5,同时加快三期工厂的建设和投产,全面提高产能!”

    “好的,董事长,这样后续星逸s5的月产能高达5万台,目前能吃得下,但是三四个月后,估计就吃不下了,到时候我们星逸s5的月销量会降到1万台左右!”

    宋思凝的担心很有道理。

    六月份星逸s5上市首月月销高达四万台,七月份也能热销两万台,八月也能5万台,但九月份可能就2万台,十月份就一万台了!

    再往后,月销量很可能维持在8000台上下。

    但工厂这边的月产能维持在5万台,那就危险了,库存太大!

    王逸却是摆了摆手:“没事,不用半年,八月份就会布局国际市场!”

    “单是国内市场,肯定达不到月销5万台,但加上海外市场,星逸s5月销5万台,问题不大!”

    “至于suV星逸 X5,不着急,先把星逸s5做成爆款,迅速抢占市场,打响开门红,后续星逸X5的销量自然差不了!”

    “是!”众人纷纷应道。

    “董事长,目前很多企业打算购买我们的鸿鹄9100车规级芯片,咱们卖不卖?”张潮开口问道。

    实际上,星逸汽车的车规级芯片,星逸半导体做了两款。

    一款乔治团队负责,arm指令集,由鲲鹏902升级来的车规级芯片鲲鹏9020,虽然做成了,但算力低下。

    最初的测试版本,全部都是用的这一款。

    还有一款则是张潮团队负责,也是28纳米工艺,但采用星逸半导体自研的灵犀指令集,全新的指令集,全新的架构,全部从头设计!

    早在两年前,张潮就被王逸委以重任,自研指令集。

    不负众望,张潮团队还真把灵犀指令集做出来了。

    灵犀指令集开发的第一款芯片,就是智驾芯片鸿鹄9100!

    鸿鹄9100和鲲鹏9020是同一代产品,本以为性能远不如鲲鹏9020强大,不如鲲鹏9020成熟。

    却不想,鸿鹄9100由于灵犀指令集的强大,反而逆袭了!

    尤其是aI算力这一块,完胜aRm指令集。

    毕竟aRm指令集的优点是功耗低,但性能拉跨。

    而灵犀指令集的优点,就是性能强大,主打的就是aI算力!

    也正是因此,在友商车规级智驾芯片都是256 ToPs的算力时,鸿鹄9100做到了5 Tops!

    于是星逸汽车内部放弃了鲲鹏9020,选择鸿鹄9100,并开始车规级认证!

    也正是等鸿鹄9100的车规级认证,星逸s5的发售再度延期。

    没办法,虽然经过多方位测试,鸿鹄9100完全符合车规级认证,但是流程还得一个个走!

    直到今年五月份,鸿鹄9100完成了所有车规级认证。

    6月份,星逸汽车正式上市!

    “董事长,目前奔驰和奥迪,都联系我们,想要购买鸿鹄9100车规级芯片。宝马那边也有意向。”张潮说道。

    王逸点点头:“卖!芯片和开发套件,都可以卖。参考友商车规级芯片,贵一些就行,毕竟咱们的鸿鹄9100算力强大!”

    “好的,董事长,目前eyeQ3车规级芯片卖500元一颗,咱们鸿鹄9100芯片卖1000元?开发套件另算?”

    “1000低了,鸿鹄9100的算力是eyeQ3的十倍,咱们就卖3000元一颗,六倍!”

    王逸说道:“还有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甚至激光雷达,都可以卖!整套出售都行!”

    “纯视觉版本,售价按市场价就行。激光雷达套装贵一点。半固态激光雷达也可以单卖,20万一颗!”

    “是!”

    众人纷纷应道。

    王逸想的清楚,不管是智驾芯片鸿鹄9100,还是半固态激光雷达,都是规模效应。

    单靠着星逸科技自己用,摊薄的研发成本都很高,但若是其他企业一起下单,那成本就低了!

    没道理不卖!

    至于友商有了这些,会不会追上星逸汽车?

    这也不是问题。

    他们采购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星逸汽车更新换代的速度!

    果然,星逸科技报价之后,奔驰奥迪都很感兴趣。

    虽然比eQ3贵了6倍,但是算力却强大了十倍!

    还是没有对手的存在,eQ3的算力又处于智驾没法用的地步,鸿鹄9100贵6倍,也得买!

    更主要的,新能源是大势所趋,BBa都在竞赛,如今星逸汽车横空出世,直接领跑,BBa若想不掉队,没得选择,只能跟!

    于是,奔驰便下单了1万颗鸿鹄9100车规级智驾芯片。

    奥迪也下单了9000颗!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很快,这一消息被英伟达截获。

    副总裁连忙找上老黄,如临大敌:

    “董事长,麻烦大了,奥迪和奔驰都放弃了我们英伟达的消费级智驾芯片,选择下单星逸半导体的鸿鹄9100!”

    “哎!”老黄叹了口气,似乎早预料:“鸿鹄9100太强了,奔驰奥迪选择鸿鹄9100,也是理所当然。咱们英伟达的车规级芯片必须搞,再难都得搞!”

    “好的,董事长,不过车规级芯片没那么容易,我们需要时间。目前的消费级智驾芯片,也得卖!”

    下属道:“虽然消费级智驾芯片可靠性远不如车规级,但是成本低!”

    “车规级芯片的成本和售价,是消费级芯片的好多倍!咱们可以用低价,诱惑车企用我们的消费级智驾芯片,说不定就有傻子上套……”

    老黄皱了皱眉,心中觉得这不地道,但考虑到英伟达的利益,还是说道:

    “但愿如此,只是有多少企业会为了一时的便宜,买消费级智驾芯片,就不怕后续要大规模召回?”

    副总裁冷冷一笑:“董事长,这就不关我们英伟达的事了,只要卖出去就行。最后自然有傻子买单!”

    然而天不遂人愿。

    英伟达消费级智驾芯片降价后,降到三百,但依旧没人买!

    这年头能搞智驾的,都是BBa百万级的s78、七八十万的e56的顶配车型,售价都不低。

    而智驾芯片又是核心中的核心!

    近百万的车型,谁会在乎核心的智驾芯片是三百,五百,还是三千?

    最关键的还是性能算力和车规级的稳定!

    说白了,豪华车企缺的从来不是那两三千块钱,而是算力性能和车规级的可靠!

    因此英伟达哪怕降价,因为没有车规级认证,都没卖得出去。

    同样,eQ3哪怕便宜,也开始滞销。

    既奔驰和奥迪之后,宝马,保时捷、沃尔沃、丰田、本田等车企,也相继下单鸿鹄9100!

    十倍的算力,各大车企根本无法拒绝。

    可想而知,2015年各大品牌的智驾芯片,一流水的eyeQ3。

    但等到明年,各大品牌的智驾芯片,将会变成一流水的鸿鹄9100!

    这让eye公司都觉得天塌了!

    同样觉得天塌的,还有Velodyne公司!

    星逸汽车的发布,不仅颠覆了汽车行业,颠覆了智驾芯片行业,也颠覆了激光雷达行业!

    直接导致多个行业大洗牌!

    之前,各大企业为了研发自动驾驶,只能和百度一样购买Velodyne公司的机械式激光雷达,50万一颗!

    如今星逸科技推出先进一大代的半固态激光雷达,还只要20万一颗!

    不仅性能还更强,寿命更长,稳定性更好价格还打了四折!

    结果可想而知。

    各大企业纷纷放弃Velodyne的机械式激光雷达,选择购买星逸科技的半固态激光雷达。

    已经下单的,都开始砍单。

    已经发货的,都想着退货。

    还没下单的更是直接放弃合作,转而下单星逸半固态激光雷达。

    谁都清楚,机械式激光雷达已经落伍,半固态激光雷达,才是未来!

    以至于接下来一个多月,各大品牌纷纷上门采购星逸半固态激光雷达。

    而且一个个的都是大单!

    6月25日,谷歌和星逸科技签约,斥资2亿,购买1000台64线星逸半固态激光雷达,用于谷歌waymo自动驾驶项目!

    6月27日,uber aTg和星逸科技签约,斥资1亿,购买500台星逸半固态激光雷达,用于研发自动驾驶!

    7月3日,百度和星逸科技签约,购买300台星逸半固态激光雷达,用于apollo项目!

    7月8日,奥迪和星逸科技签约,购买200台星逸半固态激光雷达,用于a8自动驾驶预研!

    7月12日,通用汽车旗下cruise购买200台星逸半固态激光雷达,用于旧金山自动驾驶测试。

    7月19日,福特购买200台星逸半固态激光雷达,用于argo合作项目。

    7月24日,宝马购买200台星逸半固态激光雷达,用于inext概念车技术验证。

    7月28日,奔驰购买200台星逸半固态激光雷达,用于s级智驾研发!

    7月30日,沃尔沃购买200台星逸半固态激光雷达,用于智驾概念车研发!

    ……

    前前后后一个多月,星逸科技卖出去3500台半固态激光雷达!

    一台20万,总收入7亿!

    星逸科技研发半固态激光雷达花了十亿,已经赚回大半!

    这使得星逸半固态激光雷达的成本,进一步降低。

    但降低幅度有限。

    毕竟目前采购的,主要是用于智驾项目测试,和智驾车型研发,规模很小。

    等到这些车企把智驾车型搞定,才会大规模采购星逸半固态激光雷达。

    那时候就是星逸半固态激光雷达,大规模出货的时候。

    目前看来,明年没戏,大概率后年!

    而接下来,还得看星逸s5智享版的销售。

    6月份,星逸s5纯电版售出8100台,增程版售出33105台。总共卖出去41205台。

    7月份纯电版售出4405台,增程版17730台。总共售出22135台。

    基本上纯电和增程的比例,都是2:8!

    连续两个月,星逸s5都拿下了全国销量冠军!

    但销量最高的还是价格最低的畅享版,约占50%,尊享版次之占35%。

    反倒是售价最高的智享版销量最低,只占15%!

    两个月六万多台的销量,智享版也只卖出去一万台。

    不过即便如此,王逸已经很满意了。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3/3013/846339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