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升官,封【都指挥同知】!
推荐阅读:九龙归一诀、机战:先驱者的归来、柯南里的不柯学侦探、刚成紫袍僵王,清冷校花让我洞房、葬仙棺、神医废材妃、你们都追女主?那女魔头我娶走了、屠狗之辈、万倍返还,年迈的我去当舔狗、寒门布衣天子、
对于殿内众人的表现,朱棣自然是尽收眼底。</p>
之所以当众说出了掌握重兵的情况,也是为了激励麾下。</p>
毕竟这一次镇守北平城的难关都已经度过了,眼下能够坐在大殿内的这些人大多已经可以值得信任了。</p>
“这一次北平遭敌猛攻一月,这一个月时间里,有忠于本王,誓与本王共存的,为本王殚精竭力,这些重臣,本王绝不会薄待。”朱棣环视着大殿内,缓缓开口说着,带着一种威严。</p>
不过。</p>
也正是此刻。</p>
朱棣的话音一转,眼神都变得凌厉了起来,整个大殿内也呈现了一股压抑来。</p>
“不过。”</p>
“既有忠心本王的,也有三心二意之人。”</p>
“对于这些人,本王绝不会容忍,那些为本王豁出命效忠的将士也不会容忍。”朱棣冷冷说道。</p>
声音饱含杀意。</p>
让大殿无比压抑。</p>
而听到此话后。</p>
有一些人的脸色已是瞬间大变了。</p>
“陈大人,李大人,赵大人,秦大人……”</p>
朱棣目光扫视,一个个名字被朱棣念了出来。</p>
虽是没有直接的全名念出,但目光每落定一个,朱棣就念出了一个名字,自然是带着深意的。</p>
而在朱棣目光注视下。</p>
那些被点到了名字的官吏浑身发颤,直接就瘫坐了下来,甚至于直接瘫跪在地。</p>
而朱能已然带着一众王卫走进了大殿内,并且王卫已经站在了这七八个官吏的身后。</p>
“王爷饶命。”</p>
“下官…下官不敢了。”</p>
“求王爷看在下官为王爷效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饶下官一命。”</p>
“王爷,朝廷大军兵临城下,败局已定,下官虽死无悔,但下官全家老小几十口,下官着实不忍啊。”</p>
“求王爷开恩啊……”</p>
这八个官吏跪在地上,无比惶恐,又带着求饶语气的看着朱棣,每一个都是恐惧到了极点。</p>
“的确。”</p>
“在危难之际,人都有求生本能。”</p>
“但当初在本王走上这条路的时候,已然对诸位都说了,如若诸位不愿,大可南逃,本王已经给过所有人机会了。”</p>
“你们选择了留下来,已然是做出了决定。”</p>
“本王最恨的就是背叛。”</p>
朱棣一脸冷厉,死死凝视着眼前的八人。</p>
“王爷饶命。”</p>
“求王爷宽赦……”</p>
跪在地上的众人惶恐不已的求饶着。</p>
“其实。”</p>
“本王也不确定北平城能不能守住,所以在去大宁之前就已经给你们准备好后路了,如若北平城真的被攻破了,王妃会用密道将你等家眷全部送走,隐姓埋名,纵然不能富贵荣华,但也可保全一生。”</p>
“可你们自己亲手放弃了。”朱棣带着一种失望的说道。</p>
而听到这话。</p>
跪在地上的八人脸色全部都是骤然大变。</p>
饶是他们也没有想到朱棣将一切都安排好了。</p>
“好了。”</p>
“念你们之前为本王尽心竭力的份上,本王不会株连你等全族。”</p>
“且上路去吧。”</p>
朱棣也懒得多说什么了,一摆手。</p>
殿内的王卫直接将这些官吏给架走了,自然是带下去解决。</p>
背叛者!</p>
最可耻,无论哪一个时代都是如此。</p>
或许他们有求生本能,但一旦背叛,那就无可辩驳了。</p>
对于此等处置。</p>
朱正则是平静对待,毕竟朱棣这样处置并没有错。</p>
当这八个背叛的官吏被带走后,朱棣目光重新落在了大殿内众多官吏的身上,带着欣慰与看重:“这些背叛者,死不足惜。”</p>
“而诸位则是尽心为本王效力,同生共死,此等功绩,本王绝不会忘记。”</p>
“如今,本王已经得到大宁之军,攻守易形矣。”</p>
“未来本王攻至应天,必不会薄待诸位。”朱棣沉声说道,更是带着誓言一样的承诺。</p>
“誓死为王爷效力。”</p>
殿内众官吏齐声道。</p>
此番朱棣处置这八人,自然是恩威并济,同样也是带来了很大的威慑。</p>
“朱正将军,镇守北平一月不失,为我军创造绝对战机,大破南军,功不可没。”</p>
“传本王令。”</p>
“自今日起,晋朱正将军为【都指挥同知】,暂掌【都指挥使将印】,代都指挥使之权,统率十万大军。”朱棣目光落在了朱正身上,大声宣布道。</p>
随之。</p>
朱棣一摆手。</p>
似朱能早就准备好了。</p>
两个王卫士卒走上前,一人捧着全新的都指挥使战甲,红披风,一人捧着将印。</p>
都指挥使,一个都所最大的将领,严格说起来,这已经是正二品的官位了。</p>
都指挥同知,从二品官。</p>
显然。</p>
如今接受此官位后,距正二品的都指挥使只有一步之遥了,而且这一步之遥几乎没有任何悬念,因为朱棣让他暂代都指挥使之责,这已经是都指挥使之权柄了。</p>
之所以没有给朱正直接升三级直入都指挥使的地步,显然是为之后再为朱正立功的封赏留有余地。</p>
如此一来。</p>
未来也不会有一个封无可封的地步。</p>
虽说还没有真正登临皇权之巅,但朱棣的心思已经在向着那至高无上的权柄靠拢了。</p>
屡屡让朝廷吃瘪,别说让朱棣麾下的臣子看到了赢的希望,朱棣自己也是如此,这一次得到大宁之军更是让朱棣自信膨胀。</p>
“末将谢王爷。”</p>
“末将定恪尽职守,不让王爷失望。”</p>
面对朱棣给自己官升两级,朱正也没有过多的兴奋,而是躬身一拜道谢。</p>
从卫指挥使升到了都指挥同知,便是官升两级。</p>
都指挥佥事。</p>
都指挥使同知。</p>
“朱将军。”</p>
“以你之功绩,此位置是你应得的。”</p>
“本王也绝对相信朱将军能够再立新功。”朱棣大笑着说道,充满了对朱正的看重。</p>
此刻。</p>
对于朱棣而言,朱正的位置已然是超过了郭资,甚至隐隐超过了丘福了。</p>
毕竟朱正已然是豁出了一切追随于他,北平保卫战更是让朱正证明了他的价值非凡。</p>
“末将谢恩。”朱正再次道谢了一声。</p>
“将军,请接将印。”</p>
朱能走上前,恭敬的将统率十万大军的将印盒子对着朱正一递。</p>
朱正自然是双手捧着接了过来。</p>
封都指挥同知,掌都指挥使之权,真正的位高权重!</p>
……</p>
之所以当众说出了掌握重兵的情况,也是为了激励麾下。</p>
毕竟这一次镇守北平城的难关都已经度过了,眼下能够坐在大殿内的这些人大多已经可以值得信任了。</p>
“这一次北平遭敌猛攻一月,这一个月时间里,有忠于本王,誓与本王共存的,为本王殚精竭力,这些重臣,本王绝不会薄待。”朱棣环视着大殿内,缓缓开口说着,带着一种威严。</p>
不过。</p>
也正是此刻。</p>
朱棣的话音一转,眼神都变得凌厉了起来,整个大殿内也呈现了一股压抑来。</p>
“不过。”</p>
“既有忠心本王的,也有三心二意之人。”</p>
“对于这些人,本王绝不会容忍,那些为本王豁出命效忠的将士也不会容忍。”朱棣冷冷说道。</p>
声音饱含杀意。</p>
让大殿无比压抑。</p>
而听到此话后。</p>
有一些人的脸色已是瞬间大变了。</p>
“陈大人,李大人,赵大人,秦大人……”</p>
朱棣目光扫视,一个个名字被朱棣念了出来。</p>
虽是没有直接的全名念出,但目光每落定一个,朱棣就念出了一个名字,自然是带着深意的。</p>
而在朱棣目光注视下。</p>
那些被点到了名字的官吏浑身发颤,直接就瘫坐了下来,甚至于直接瘫跪在地。</p>
而朱能已然带着一众王卫走进了大殿内,并且王卫已经站在了这七八个官吏的身后。</p>
“王爷饶命。”</p>
“下官…下官不敢了。”</p>
“求王爷看在下官为王爷效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饶下官一命。”</p>
“王爷,朝廷大军兵临城下,败局已定,下官虽死无悔,但下官全家老小几十口,下官着实不忍啊。”</p>
“求王爷开恩啊……”</p>
这八个官吏跪在地上,无比惶恐,又带着求饶语气的看着朱棣,每一个都是恐惧到了极点。</p>
“的确。”</p>
“在危难之际,人都有求生本能。”</p>
“但当初在本王走上这条路的时候,已然对诸位都说了,如若诸位不愿,大可南逃,本王已经给过所有人机会了。”</p>
“你们选择了留下来,已然是做出了决定。”</p>
“本王最恨的就是背叛。”</p>
朱棣一脸冷厉,死死凝视着眼前的八人。</p>
“王爷饶命。”</p>
“求王爷宽赦……”</p>
跪在地上的众人惶恐不已的求饶着。</p>
“其实。”</p>
“本王也不确定北平城能不能守住,所以在去大宁之前就已经给你们准备好后路了,如若北平城真的被攻破了,王妃会用密道将你等家眷全部送走,隐姓埋名,纵然不能富贵荣华,但也可保全一生。”</p>
“可你们自己亲手放弃了。”朱棣带着一种失望的说道。</p>
而听到这话。</p>
跪在地上的八人脸色全部都是骤然大变。</p>
饶是他们也没有想到朱棣将一切都安排好了。</p>
“好了。”</p>
“念你们之前为本王尽心竭力的份上,本王不会株连你等全族。”</p>
“且上路去吧。”</p>
朱棣也懒得多说什么了,一摆手。</p>
殿内的王卫直接将这些官吏给架走了,自然是带下去解决。</p>
背叛者!</p>
最可耻,无论哪一个时代都是如此。</p>
或许他们有求生本能,但一旦背叛,那就无可辩驳了。</p>
对于此等处置。</p>
朱正则是平静对待,毕竟朱棣这样处置并没有错。</p>
当这八个背叛的官吏被带走后,朱棣目光重新落在了大殿内众多官吏的身上,带着欣慰与看重:“这些背叛者,死不足惜。”</p>
“而诸位则是尽心为本王效力,同生共死,此等功绩,本王绝不会忘记。”</p>
“如今,本王已经得到大宁之军,攻守易形矣。”</p>
“未来本王攻至应天,必不会薄待诸位。”朱棣沉声说道,更是带着誓言一样的承诺。</p>
“誓死为王爷效力。”</p>
殿内众官吏齐声道。</p>
此番朱棣处置这八人,自然是恩威并济,同样也是带来了很大的威慑。</p>
“朱正将军,镇守北平一月不失,为我军创造绝对战机,大破南军,功不可没。”</p>
“传本王令。”</p>
“自今日起,晋朱正将军为【都指挥同知】,暂掌【都指挥使将印】,代都指挥使之权,统率十万大军。”朱棣目光落在了朱正身上,大声宣布道。</p>
随之。</p>
朱棣一摆手。</p>
似朱能早就准备好了。</p>
两个王卫士卒走上前,一人捧着全新的都指挥使战甲,红披风,一人捧着将印。</p>
都指挥使,一个都所最大的将领,严格说起来,这已经是正二品的官位了。</p>
都指挥同知,从二品官。</p>
显然。</p>
如今接受此官位后,距正二品的都指挥使只有一步之遥了,而且这一步之遥几乎没有任何悬念,因为朱棣让他暂代都指挥使之责,这已经是都指挥使之权柄了。</p>
之所以没有给朱正直接升三级直入都指挥使的地步,显然是为之后再为朱正立功的封赏留有余地。</p>
如此一来。</p>
未来也不会有一个封无可封的地步。</p>
虽说还没有真正登临皇权之巅,但朱棣的心思已经在向着那至高无上的权柄靠拢了。</p>
屡屡让朝廷吃瘪,别说让朱棣麾下的臣子看到了赢的希望,朱棣自己也是如此,这一次得到大宁之军更是让朱棣自信膨胀。</p>
“末将谢王爷。”</p>
“末将定恪尽职守,不让王爷失望。”</p>
面对朱棣给自己官升两级,朱正也没有过多的兴奋,而是躬身一拜道谢。</p>
从卫指挥使升到了都指挥同知,便是官升两级。</p>
都指挥佥事。</p>
都指挥使同知。</p>
“朱将军。”</p>
“以你之功绩,此位置是你应得的。”</p>
“本王也绝对相信朱将军能够再立新功。”朱棣大笑着说道,充满了对朱正的看重。</p>
此刻。</p>
对于朱棣而言,朱正的位置已然是超过了郭资,甚至隐隐超过了丘福了。</p>
毕竟朱正已然是豁出了一切追随于他,北平保卫战更是让朱正证明了他的价值非凡。</p>
“末将谢恩。”朱正再次道谢了一声。</p>
“将军,请接将印。”</p>
朱能走上前,恭敬的将统率十万大军的将印盒子对着朱正一递。</p>
朱正自然是双手捧着接了过来。</p>
封都指挥同知,掌都指挥使之权,真正的位高权重!</p>
……</p>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3/3060/329491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