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主子,您当真要,离开谢家么?
推荐阅读:地煞七十二变、我在修仙界万古长青、仙人消失之后、至尊战王、天人图谱、重生:先知的我,一路狂飙、大夏镇夜司、守山人修仙记、末世!阿姨图鉴,从绝美人妇开始、重生1958:发家致富从南锣鼓巷开始、
谢夫人闻言,脸色骤变:“母亲,您该不会是想……”</p>
老太君浑浊的老眼闪过一道精光,“马上就是秋猎了,太子不是一直都忌惮昭阳公主吗?那咱们便送他一个名正言顺能够除掉昭阳的机会。”</p>
谢云祁不知道的是,谢家还秘密培养了十名特殊的‘死士’,这些死士都是从小以秘药喂养,浑身的血液都带着毒,见血封喉。</p>
她作为谢氏一族的老太君,无论如何都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谢云祁为了一个女人发疯。</p>
……</p>
很快,谢云祁大步踏出了老太君的院子。</p>
夜风卷起地上的落叶,擦过他的衣角。</p>
福安提着一盏灯笼跟在身后,几次欲言又止。</p>
终于,谢云祁走到一个大树底下顿住脚步,抬头仰望着头顶的明月。</p>
福安终于忍不住出声:“主子,您当真要……”舍弃家族,舍弃拥有的一切,离开谢家么?</p>
“福安。”谢云祁忽然出声道:“你觉得谢家这棵大树,根烂了多少?”</p>
福安一惊,灯笼跟着晃了晃:“小的不敢妄议……”</p>
他自小就跟着谢云祁,旁人只道谢家的麒麟子,位极人臣,翻云覆雨。可谁见过他三更天还在处理军报,重病高热时甚至咳出血还要应付政务。</p>
那些世家子弟骂他是奸臣,是酷吏,可谁见过他深夜为阵亡将士家属写抚恤折子?那年北境大旱,主子连夜调了三十万石军粮赈灾,却被朝中的言官弹劾‘擅动军需’。</p>
他虽享受了谢家的供养,可他自己又何尝不是谢家打磨的一柄刀,一把剑?谢家靠着主子才得了如今的地位,可如今他只是想要喜欢一个女子而已,却成了不可饶恕的罪过。</p>
福安心里一阵抽疼,他语气带着几分哽咽:“主子,他们把您当梁柱,却从不管梁柱有没有蛀虫。”</p>
“无妨。”谢云祁淡淡的吩咐福安:“你连夜收拾东西,咱们住进醉仙楼。”</p>
福安倒吸一口凉气:“主子是要……”</p>
“记得走正门,多带几件衣裳,还有书房里那暗格里的檀木匣子。”</p>
福安了然。</p>
那匣子里装的,不是什么价值连城的宝贝,也不是什么真金白银,而是一枚青玉笔搁。</p>
那是昭阳公主幼年时送给主子的拜见礼,青玉雕成的小兔子缺了一只耳朵,后来却被主子用金丝细细嵌好,藏在书房最高处的暗格子里整整十二年。</p>
“小的知道了,这就是安排。”福安得令告退。</p>
当晚,谢云祁深夜从谢家大门轻车简行而出,绕过好几条街,最后在醉仙楼暂住的事情,很快传遍了全京城。</p>
所有人都在猜测,谢相这是要干什么?</p>
难不成真的要背离谢氏一族,转而投靠到昭阳公主名下?</p>
当日的早朝之上,终于有人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当众询问道:“臣有一事不明,斗胆请教谢相,听闻昨夜谢府突生变故,闹得是满城风雨。</p>
谢相身为谢氏家主,却被谢氏族人请出府邸,难道是要……”他刻意顿了顿,眼角余光扫过太子铁青的脸,“另择明主?”</p>
说这话的是右相顾霆远一党的官员——左御史陈玄龄。</p>
此言一出,犹如一地冷水溅入了沸油,满朝文武的目光如同芒刺般射向谢云祁。</p>
众所周知,谢家乃谢贵妃的外戚根基,更是东宫太子最坚实的柱石,而身为谢家嫡子兼家主的谢云祁,其动向向来是朝堂风向的寒暑表。</p>
陈玄龄这问话看似平直,实则暗戳戳将矛头指向了三重关节。</p>
其一,“赶出府邸“四字暗藏机锋。</p>
谢家宗祠规矩森严,嫡子被逐乃家族奇耻,陈玄龄却用“请“字粉饰,偏又缀以引号,分明是坐实谢云祁与宗族决裂的传闻;</p>
其二,“另择高枝“的隐喻更是诛心,谁都记得两日前昭阳公主设琴会招揽才俊,朝中清流皆斥其有违礼制,偏偏向来持重睿智的谢相,不仅当庭力挺,更是亲赴琴会,与昭阳公主品茗论曲,相处融洽。</p>
其三,他问话时状似无意地瞥了太子一眼,那目光如同一根引线,将谢云祁的异动,与东宫势力的消长悄然勾连。</p>
这难免令众人浮想联翩——莫非谢氏麒麟子,真的要转身投入昭阳公主麾下?</p>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谢云祁身上,太子更是将手里的笏板拽得变形。</p>
而龙椅上的楚皇,则眼底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深意。</p>
谢云祁闻言,唇角微扬,却不着急作答。</p>
他慢条斯理的整理了袖口,声音清朗,掷地有声:“本相离府,不过是为全孝道。祖母年事已高,见不得血腥,偏生本相前几日处置了几个吃里扒外的家奴。为免惊扰长辈,这才暂住醉仙楼。”</p>
“至于琴会,这就更好解释了。”他波澜不惊的环视一众朝臣,“陛下曾言公主当广纳贤才,臣不过是奉旨行事,陈大人这般揣测,莫非是在质疑圣意?”</p>
一番话,既堵住了悠悠之口,又将公主之事归为奉旨而行。最后还给陈玄龄抛了个雷。</p>
果然,下一秒,就见陈玄龄脸色倏地一变,朝着楚皇解释道:“陛下明鉴,臣绝无质疑圣意之心,只是忧心朝纲礼制,一时失言……”</p>
楚皇高坐龙椅之上,目光在谢云祁和陈玄龄之间逡巡。</p>
半晌,才淡淡的道:“陈爱卿关心礼制是好事,只是,此事毕竟是谢相的家务事,过犹不及。”</p>
这话说的有些模棱两可,既没有明确支持谢云祁,也没有苛责陈御史,让一些心思活络的官员都品出了弦外之音。</p>
“至于谢卿。”楚皇目光转向谢云祁,“既是为孝道离府,总住在醉仙居也不是个法子,朕记得先前曾赐过你一座丞相府,何不住进去?”</p>
谢云祁微微躬身,答道:“陛下厚爱,只是那丞相府久未住人,庭前荒草怕是已经有半人高,一时半刻也难以收拾妥当。”</p>
他顿劳顿,又补充道:“况且臣独居惯了,那般大的宅子,反倒显得空落落的。”</p>
“臣已经在城中寻了处清静的院落,待收拾停当便搬过去,这几日暂住醉仙居,倒也便宜。”</p>
楚皇虽心下有些疑惑,但也没有继续在这件事情上深究,说了几句客套话便岔开了话题。</p>
下朝后,楚皇派人传召,让谢云祁去御书房觐见。</p>
谢云祁微微一顿,猜测到什么,很快便跟随尧尽忠前往御书房。</p>
老太君浑浊的老眼闪过一道精光,“马上就是秋猎了,太子不是一直都忌惮昭阳公主吗?那咱们便送他一个名正言顺能够除掉昭阳的机会。”</p>
谢云祁不知道的是,谢家还秘密培养了十名特殊的‘死士’,这些死士都是从小以秘药喂养,浑身的血液都带着毒,见血封喉。</p>
她作为谢氏一族的老太君,无论如何都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谢云祁为了一个女人发疯。</p>
……</p>
很快,谢云祁大步踏出了老太君的院子。</p>
夜风卷起地上的落叶,擦过他的衣角。</p>
福安提着一盏灯笼跟在身后,几次欲言又止。</p>
终于,谢云祁走到一个大树底下顿住脚步,抬头仰望着头顶的明月。</p>
福安终于忍不住出声:“主子,您当真要……”舍弃家族,舍弃拥有的一切,离开谢家么?</p>
“福安。”谢云祁忽然出声道:“你觉得谢家这棵大树,根烂了多少?”</p>
福安一惊,灯笼跟着晃了晃:“小的不敢妄议……”</p>
他自小就跟着谢云祁,旁人只道谢家的麒麟子,位极人臣,翻云覆雨。可谁见过他三更天还在处理军报,重病高热时甚至咳出血还要应付政务。</p>
那些世家子弟骂他是奸臣,是酷吏,可谁见过他深夜为阵亡将士家属写抚恤折子?那年北境大旱,主子连夜调了三十万石军粮赈灾,却被朝中的言官弹劾‘擅动军需’。</p>
他虽享受了谢家的供养,可他自己又何尝不是谢家打磨的一柄刀,一把剑?谢家靠着主子才得了如今的地位,可如今他只是想要喜欢一个女子而已,却成了不可饶恕的罪过。</p>
福安心里一阵抽疼,他语气带着几分哽咽:“主子,他们把您当梁柱,却从不管梁柱有没有蛀虫。”</p>
“无妨。”谢云祁淡淡的吩咐福安:“你连夜收拾东西,咱们住进醉仙楼。”</p>
福安倒吸一口凉气:“主子是要……”</p>
“记得走正门,多带几件衣裳,还有书房里那暗格里的檀木匣子。”</p>
福安了然。</p>
那匣子里装的,不是什么价值连城的宝贝,也不是什么真金白银,而是一枚青玉笔搁。</p>
那是昭阳公主幼年时送给主子的拜见礼,青玉雕成的小兔子缺了一只耳朵,后来却被主子用金丝细细嵌好,藏在书房最高处的暗格子里整整十二年。</p>
“小的知道了,这就是安排。”福安得令告退。</p>
当晚,谢云祁深夜从谢家大门轻车简行而出,绕过好几条街,最后在醉仙楼暂住的事情,很快传遍了全京城。</p>
所有人都在猜测,谢相这是要干什么?</p>
难不成真的要背离谢氏一族,转而投靠到昭阳公主名下?</p>
当日的早朝之上,终于有人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当众询问道:“臣有一事不明,斗胆请教谢相,听闻昨夜谢府突生变故,闹得是满城风雨。</p>
谢相身为谢氏家主,却被谢氏族人请出府邸,难道是要……”他刻意顿了顿,眼角余光扫过太子铁青的脸,“另择明主?”</p>
说这话的是右相顾霆远一党的官员——左御史陈玄龄。</p>
此言一出,犹如一地冷水溅入了沸油,满朝文武的目光如同芒刺般射向谢云祁。</p>
众所周知,谢家乃谢贵妃的外戚根基,更是东宫太子最坚实的柱石,而身为谢家嫡子兼家主的谢云祁,其动向向来是朝堂风向的寒暑表。</p>
陈玄龄这问话看似平直,实则暗戳戳将矛头指向了三重关节。</p>
其一,“赶出府邸“四字暗藏机锋。</p>
谢家宗祠规矩森严,嫡子被逐乃家族奇耻,陈玄龄却用“请“字粉饰,偏又缀以引号,分明是坐实谢云祁与宗族决裂的传闻;</p>
其二,“另择高枝“的隐喻更是诛心,谁都记得两日前昭阳公主设琴会招揽才俊,朝中清流皆斥其有违礼制,偏偏向来持重睿智的谢相,不仅当庭力挺,更是亲赴琴会,与昭阳公主品茗论曲,相处融洽。</p>
其三,他问话时状似无意地瞥了太子一眼,那目光如同一根引线,将谢云祁的异动,与东宫势力的消长悄然勾连。</p>
这难免令众人浮想联翩——莫非谢氏麒麟子,真的要转身投入昭阳公主麾下?</p>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谢云祁身上,太子更是将手里的笏板拽得变形。</p>
而龙椅上的楚皇,则眼底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深意。</p>
谢云祁闻言,唇角微扬,却不着急作答。</p>
他慢条斯理的整理了袖口,声音清朗,掷地有声:“本相离府,不过是为全孝道。祖母年事已高,见不得血腥,偏生本相前几日处置了几个吃里扒外的家奴。为免惊扰长辈,这才暂住醉仙楼。”</p>
“至于琴会,这就更好解释了。”他波澜不惊的环视一众朝臣,“陛下曾言公主当广纳贤才,臣不过是奉旨行事,陈大人这般揣测,莫非是在质疑圣意?”</p>
一番话,既堵住了悠悠之口,又将公主之事归为奉旨而行。最后还给陈玄龄抛了个雷。</p>
果然,下一秒,就见陈玄龄脸色倏地一变,朝着楚皇解释道:“陛下明鉴,臣绝无质疑圣意之心,只是忧心朝纲礼制,一时失言……”</p>
楚皇高坐龙椅之上,目光在谢云祁和陈玄龄之间逡巡。</p>
半晌,才淡淡的道:“陈爱卿关心礼制是好事,只是,此事毕竟是谢相的家务事,过犹不及。”</p>
这话说的有些模棱两可,既没有明确支持谢云祁,也没有苛责陈御史,让一些心思活络的官员都品出了弦外之音。</p>
“至于谢卿。”楚皇目光转向谢云祁,“既是为孝道离府,总住在醉仙居也不是个法子,朕记得先前曾赐过你一座丞相府,何不住进去?”</p>
谢云祁微微躬身,答道:“陛下厚爱,只是那丞相府久未住人,庭前荒草怕是已经有半人高,一时半刻也难以收拾妥当。”</p>
他顿劳顿,又补充道:“况且臣独居惯了,那般大的宅子,反倒显得空落落的。”</p>
“臣已经在城中寻了处清静的院落,待收拾停当便搬过去,这几日暂住醉仙居,倒也便宜。”</p>
楚皇虽心下有些疑惑,但也没有继续在这件事情上深究,说了几句客套话便岔开了话题。</p>
下朝后,楚皇派人传召,让谢云祁去御书房觐见。</p>
谢云祁微微一顿,猜测到什么,很快便跟随尧尽忠前往御书房。</p>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3/3399/357434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