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临危不乱,无懈可击

推荐阅读:晋末长剑北派盗墓笔记鸿蒙霸体诀遮天记人生副本游戏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万世之名修罗武神极道剑尊仙府长生

    首先,请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p>

    最左侧的女考官开口,态度温和。</p>

    常规问题,目的是观察考生的语言表达和心理素质。</p>

    郑仪没有赘述简历,而是提炼重点:</p>

    “我毕业于江东政法大学,师从徐永康教授,研究方向是行政法与公共政策。曾参与多个基层法治建设项目,对政府运作有一定了解。报考发改委,是希望能够将学术研究与实际工作结合,为江东发展贡献力量。”</p>

    简短有力,既突出了学术背景,又点明了实践经验,还表明了自己的报考动机,丝毫不拖泥带水。</p>

    魏宏皱了皱眉,拿起笔在评分表上写了几个字。</p>

    “你对江东省目前的产业结构怎么看?”</p>

    赵处长突然开口,问题直切要害。</p>

    这是个陷阱题。表面上问的是经济问题,实则暗藏派系之争,本地保守派希望保护传统产业,改革派则主张引入高新科技企业。</p>

    郑仪早有准备。</p>

    “江东的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但面临转型压力。”</p>

    他声音仍旧平稳,没有因为紧张等情绪引起丝毫的反应。</p>

    “我认为,转型是必需的,但方式需要因地制宜。传统产业不能一刀切淘汰,而应该通过技术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引进也要审慎,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p>

    这个回答既没有完全倒向改革派,也没迎合保守派,而是提出了一个看似中立实则偏向务实的方向。</p>

    赵处长眯了眯眼,没有继续追问,但脸色明显缓和了些。</p>

    魏宏冷笑一声,突然抛出一个尖锐的问题:</p>

    “如果你负责的项目,上级领导的指示和地方实际情况有冲突,你会怎么处理?”</p>

    这才是真正的杀招。</p>

    这个问题直指郑仪的立场,是唯上是从,还是坚持实际?</p>

    无论怎么回答,都可能得罪某一方势力。</p>

    郑仪面色不变,沉稳答道:</p>

    “首先,我会深入调研,明确冲突的具体环节和原因。”</p>

    “其次,我会整理详细的分析报告,向上级说明实际情况,并提出可行的调整建议。”</p>

    “最后,如果上级仍然坚持原有决策,作为执行者,我会在落实过程中尽量优化实施方案,减轻不良影响。”</p>

    他顿了顿,补充道:</p>

    “但无论最终决定如何,有一件事必须坚持——群众利益不能受损。”</p>

    完美的回答。</p>

    既表明了尊重上级、按程序办事的原则,又强调了对实际的重视,最后更是亮出了”群众利益”这张无可指摘的底牌。</p>

    魏宏的脸色变了变,明显没料到郑仪能回答得如此滴水不漏。</p>

    组织部的考官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在评分表上快速写了几笔。</p>

    财政厅的赵处长扶了扶眼镜,笑眯眯地抛出一个看似温和的问题:</p>

    “郑同学,最近全省都在提‘优化营商环境’,你觉得应该如何平衡‘监管’与‘服务’的关系?”</p>

    这个问题暗藏玄机。</p>

    如果郑仪一味强调”监管”,就会被扣上”官僚主义”的帽子;如果过度强调”服务”,又显得立场软弱,缺乏原则。</p>

    尤其是财政厅与工商部门关系紧密,赵处长这一问,显然也在试探郑仪对林志远那一系的态度。</p>

    郑仪略作沉吟,沉稳答道:</p>

    “‘监管’与‘服务’看似矛盾,实则一体两面。”</p>

    他的声音不疾不徐,措辞精准:</p>

    “我认为,最好的监管就是最好的服务,严格依法监管,确保市场公平竞争,这本身就是对守法企业的最大服务。”</p>

    “同时,监管部门应当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办事流程,让企业在合规的前提下,能够轻装上阵。”</p>

    这个回答四两拨千斤,既肯定了”监管”的必要性,又强调了”服务”的重要性,而且句句落在实际政策层面,不空谈理论。</p>

    赵处长眼神微闪,嘴角扯出一丝笑意:</p>

    “嗯,思路很清晰。”</p>

    魏宏却不依不饶,突然插话:</p>

    “你说的很漂亮,但现实中监管往往意味着‘卡脖子’。比如某企业手续齐全,仅仅因为领导打招呼就让其项目暂停,这种情况你怎么看?”</p>

    这已经不仅是面试提问,而是赤裸裸的刁难了!</p>

    魏宏明显在暗示”郑仪可能成为权力滥用者”,甚至影射他与王振国的关系,所谓”领导打招呼”,不就是讽刺郑仪靠后台开路吗?</p>

    郑仪却不慌不忙,目光平静地迎上魏宏的视线:</p>

    “魏处长,这种情况如果属实,那么‘领导’和‘经办人’都涉嫌违纪。”</p>

    “我认为,真正的监管必须以法律为准绳,而不是领导的一句话。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作为经办人,我会要求对方提供书面指示,并依法依规记录在案。”</p>

    他不但没有回避魏宏的陷阱,反而直接点破其中的违纪性质,甚至暗示”经办人”应该留痕自保,这是一记漂亮的反击!</p>

    魏宏面色一沉,正欲再开口,组织部的那位考官突然轻咳一声:</p>

    “考生回答得很到位了,我们进入下一题吧。”</p>

    他给了魏宏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后者只能悻悻闭嘴。</p>

    接下来的问题,郑仪都应对自如:</p>

    从政策解读到案例分析,从突发情况处置到团队协作理念,他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视角,甚至在某些问题上引用了最新的政策文件和统计数据,展现出惊人的专业素养。</p>

    二十分钟后,面试结束。</p>

    郑仪起身,向考官们鞠躬致谢,然后从容离开。</p>

    走出考场,郑仪短暂地松了一口气,但神经并未完全放松。</p>

    走廊上,李在明正倚着窗台等他,见他出来,嘴角扬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p>

    “答得不错啊,郑兄。”</p>

    李在明走上前,语气热络,眼底却藏着探究。</p>

    “我看魏处长的脸色都不太好看。”</p>

    郑仪微微一笑,既不承认也不否认:</p>

    “面试而已,尽力就行。”</p>

    李在明眯了眯眼:</p>

    “郑兄太谦虚了,笔试第一,面试又这么稳健,看来发改委的位置,你是势在必得啊。”</p>

    话里有话。</p>

    郑仪打量着他,李在明背景不简单,笔试第五,但能在这个场合如此从容,甚至敢直接点评魏宏的表情,显然不是普通考生。</p>

    “李兄过奖了,面试结果尚未可知,大家都有机会。”</p>

    “哈哈,是啊,机会嘛,有时候也得看把握的人是谁。”</p>

    李在明意味深长地说完,突然压低声音</p>

    “对了,郑兄认识赵处长吧?听说他最近挺忙的,好像还跟新诚集团的周总吃了顿饭?”</p>

    试探。</p>

    郑仪瞬间明白他在暗示什么,李在明想确认他和财政厅赵处长的关系,甚至怀疑他和周慕云有私交。</p>

    但李在明是哪个派系的人?</p>

    财政厅赵处长虽然是中立派,但他和本地企业关系密切,而本地派魏宏又明显对郑仪有敌意。</p>

    李在明背后是谁?</p>

    “赵处长是考官,我当然认识。”</p>

    郑仪语气平淡,仿佛没听出弦外之音.</p>

    “至于他和谁吃饭,这我可就不清楚了。”</p>

    李在明盯了郑仪一眼,似乎想从他脸上找出破绽,但最终只笑了笑:</p>

    “郑兄果然谨慎。”</p>

    说完,他拍了拍郑仪的肩膀,状似熟稔:</p>

    “改天一起吃饭?说不定以后就是同事了。”</p>

    郑仪点头:“有机会的话。”</p>

    两人客气地分开,但郑仪心里清楚。</p>

    李在明不是单纯的竞争对手,他背后一定站着什么人。</p>

    可能是本地派,也可能是周慕云的对手,甚至可能是……程安书那一脉的人。</p>

    现在无法确定,但总有一天会浮出水面。</p>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3/3400/357444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