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布局
推荐阅读:江妧贺斯聿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江妧贺斯聿免费全本阅读、江妧贺斯聿刚刚更新、江妧贺斯聿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正版、江妧贺斯聿小说免费阅读全文结局、江妧贺斯聿小说免费阅读笔趣阁、江妧贺斯聿全文阅读完整版大结局、江妧贺斯聿全集免费观看、江妧贺斯聿小说全文免费在线阅读、江妧贺斯聿小说全文无删减完整版、
三天后三江大学李维教授的团队将完整的产业化方案和专利申请材料递交到了省发改委。</p>
郑仪翻阅着厚厚的文件,严谨的目光扫过每一页数据。</p>
工艺参数没问题。</p>
实验数据没问题。</p>
专利申请文件没问题。</p>
李维没有说谎——三江大学的碳化硅衬底技术确实已经具备了产业化条件。</p>
既然技术没问题,接下来能做的事情就很多了。</p>
郑仪没有直接通过省发改委内部程序申请审计,而是先约见了财政厅预算处处长辛冬。</p>
“辛处,打扰了。”</p>
省财政厅附近的一家私密茶室里,郑仪亲自给辛冬斟了一杯热茶。</p>
辛冬笑眯眯地接过茶,眼睛眯成一条线:</p>
“郑处长这么客气,肯定是有大事。”</p>
郑仪没有绕圈子:</p>
“半导体专项近三年的补贴资金,使用效率太低。”</p>
“哦?”</p>
辛冬啜了一口茶,眉头微挑。</p>
“有多低?”</p>
“华微电子拿了8个亿,28nm制程良率还卡在65%。”</p>
郑仪直接掏出一份材料,推到辛冬面前。</p>
“这是他们的设备采购清单和市场价对比,溢价率47%。”</p>
辛冬扫了一眼,眼神逐渐变得感兴趣了起来。</p>
财政厅的人最忌讳什么?</p>
资金使用异常!</p>
他的手指在“47%”这个数字上敲了敲,笑容收敛:</p>
“郑处长是想……?”</p>
“专项审计。”</p>
郑仪放下茶杯,语气平静。</p>
“不查账,怎么知道钱去哪了?”</p>
辛冬若有所思地看着材料:</p>
“华微可是省属重点企业,于华在国资系统深耕多年……”</p>
“所以更要查。”</p>
郑仪目光沉稳。</p>
“半导体是国家战略,如果专项补贴被挪用,影响的不只是一家企业,而是整个产业链布局。”</p>
他稍稍前倾,压低声音:</p>
“况且,财政厅最近不是在整顿‘低效支出’吗?半导体专项这么明显的资金使用问题,不正好是个典型?”</p>
辛冬眼中精光一闪。</p>
省长办公会确实刚刚强调过要压减“低效支出”,财政厅确实需要抓几个典型。</p>
更重要的是,半导体专项一直是科技厅主导,财政厅只是拨钱。如果真能查出问题,财政厅在预算管控上的话语权会更大!</p>
“有意思……”</p>
辛冬笑眯眯地收起材料。</p>
“我回去和审计处通个气。”</p>
他没有明确承诺,但郑仪知道,这事成了。</p>
财政厅一旦启动审计,华微电子必然陷入被动。</p>
而于华作为董事长,首当其冲!</p>
郑仪这一招,打的就是“财权”这张牌!</p>
三天后,财政厅审计组突然进驻华微电子,重点核查半导体专项补贴的资金使用情况。</p>
于华接到消息时,正在高尔夫球场陪省国资委的领导打球。</p>
“什么?!财政厅凭什么查我们?!”</p>
他摔了球杆,脸色铁青。</p>
问题不是查不查,而是谁去查。</p>
如果是科技厅来查,于华有的是办法“解释”。</p>
可财政厅不同,他们手里握着预算审批权,根本不买科技厅的面子,何况财政厅辛冬背后还站着省长!</p>
更要命的是,这次审计的重点是“设备采购高价异常”。</p>
于华立刻打电话给徐哲旭。</p>
“老徐!财政厅的人怎么回事?!你不是说郑仪那边你处理好了吗?!”</p>
电话那头,徐哲旭的声音明显憔悴:</p>
“于总,这次……恐怕我帮不了你了。”</p>
“什么?!”</p>
于华差点炸了。</p>
徐哲旭苦笑一声:</p>
“郑仪手里抓着我的把柄,我现在自身难保。”</p>
于华这才意识到,郑仪不是莽撞地冲上来硬拼,悄悄地一步一步地布局。</p>
他先逼徐哲旭自保,断于华的臂膀;</p>
再通过财政厅审计,动摇于华的地位;</p>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给三江大学的技术落地扫清障碍!</p>
步步为营,刀刀见血!</p>
华微电子大会议室,财政厅审计组正在盘点设备台账。</p>
“这台M-200型光刻机,市场均价1200万,你们采购价1850万?”</p>
审计组长指着台账上的一行记录问道。</p>
财务总监擦了擦汗:</p>
“这是进口设备,所以……”</p>
“报关单呢?进口关税凭证呢?”</p>
财务总监顿时哑口无言。</p>
审计组继续追问:</p>
“还有这批检测设备,为什么向‘江东新科’采购?这家公司成立才两年,注册资金50万,凭什么拿到华微这么大的订单?”</p>
财务总监额头上的汗越来越多。</p>
这些猫腻,平时没人查也就罢了,一旦认真审查,根本经不起推敲!</p>
审计组走后,于华召开紧急高管会议。</p>
“马上准备资料解释!”</p>
他拍着桌子怒吼。</p>
“设备溢价是因为特殊定制!检测设备选了江东新科是因为他们报价最优!都给我把理由编圆了!”</p>
高管们噤若寒蝉,谁都知道这些“理由”编得再圆,也经不起财政厅的专业审计。</p>
省财政厅的审计如同一柄利剑,悬在华微电子的头顶。企业内部的账目问题开始逐一暴露,高管人人自危,董事长于华更是焦头烂额。</p>
而与此同时,郑仪已经在江东省半导体产业中悄然布局新棋局。</p>
省发改委的小会议室内,郑仪正翻阅着刘信鸿刚刚送来的《江东省半导体产业调研报告》。</p>
他的目光停留在“省内二线半导体企业”那一栏。</p>
华微电子是龙头不假,但江东省并非只有这一家企业。</p>
华微电子能够垄断省内的半导体补贴和政策资源,无非是因为它背靠省国资委,又有于华这种门路广的董事长。</p>
但事实上,江东省还有三家二线半导体企业——明德电子、晶芯科技、华越半导体。</p>
这些企业规模比不上华微,但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团队,只是苦于缺乏资金和市场支持,始终无法真正突破。</p>
郑仪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目光沉沉。</p>
既然华微电子烂泥扶不上墙,那就换一家来扶持!</p>
他抬头看向刘信鸿:</p>
“这三家企业的资料,有没有更详细的?”</p>
刘信鸿犹豫了一下,低声道:</p>
“郑处,这三家企业的技术虽然不错,但规模太小,产能有限,省里一直不太重视……”</p>
“规模小不代表没价值。”</p>
郑仪冷笑一声。</p>
“华微电子规模倒是大,可每年拿了十几个亿补贴,良品率还是上不去。”</p>
刘信鸿不敢反驳,连忙从文件夹里翻出另一份材料:</p>
“这是三家企业的具体情况。”</p>
“江东微晶科技”:主营半导体材料,规模不大,但技术扎实,主攻碳化硅衬底制造,目前因市场竞争激烈,订单不足。</p>
“新锐电子”:曾经给华微电子做配套封装,后来因华微拖欠货款,资金链险些断裂。</p>
“长光半导体”:专注半导体设备维护和零部件生产,与三江大学实验室有合作,但始终接不到大额订单。</p>
郑仪越看越觉得这三家企业才是真正值得扶持的对象。</p>
郑仪翻阅着厚厚的文件,严谨的目光扫过每一页数据。</p>
工艺参数没问题。</p>
实验数据没问题。</p>
专利申请文件没问题。</p>
李维没有说谎——三江大学的碳化硅衬底技术确实已经具备了产业化条件。</p>
既然技术没问题,接下来能做的事情就很多了。</p>
郑仪没有直接通过省发改委内部程序申请审计,而是先约见了财政厅预算处处长辛冬。</p>
“辛处,打扰了。”</p>
省财政厅附近的一家私密茶室里,郑仪亲自给辛冬斟了一杯热茶。</p>
辛冬笑眯眯地接过茶,眼睛眯成一条线:</p>
“郑处长这么客气,肯定是有大事。”</p>
郑仪没有绕圈子:</p>
“半导体专项近三年的补贴资金,使用效率太低。”</p>
“哦?”</p>
辛冬啜了一口茶,眉头微挑。</p>
“有多低?”</p>
“华微电子拿了8个亿,28nm制程良率还卡在65%。”</p>
郑仪直接掏出一份材料,推到辛冬面前。</p>
“这是他们的设备采购清单和市场价对比,溢价率47%。”</p>
辛冬扫了一眼,眼神逐渐变得感兴趣了起来。</p>
财政厅的人最忌讳什么?</p>
资金使用异常!</p>
他的手指在“47%”这个数字上敲了敲,笑容收敛:</p>
“郑处长是想……?”</p>
“专项审计。”</p>
郑仪放下茶杯,语气平静。</p>
“不查账,怎么知道钱去哪了?”</p>
辛冬若有所思地看着材料:</p>
“华微可是省属重点企业,于华在国资系统深耕多年……”</p>
“所以更要查。”</p>
郑仪目光沉稳。</p>
“半导体是国家战略,如果专项补贴被挪用,影响的不只是一家企业,而是整个产业链布局。”</p>
他稍稍前倾,压低声音:</p>
“况且,财政厅最近不是在整顿‘低效支出’吗?半导体专项这么明显的资金使用问题,不正好是个典型?”</p>
辛冬眼中精光一闪。</p>
省长办公会确实刚刚强调过要压减“低效支出”,财政厅确实需要抓几个典型。</p>
更重要的是,半导体专项一直是科技厅主导,财政厅只是拨钱。如果真能查出问题,财政厅在预算管控上的话语权会更大!</p>
“有意思……”</p>
辛冬笑眯眯地收起材料。</p>
“我回去和审计处通个气。”</p>
他没有明确承诺,但郑仪知道,这事成了。</p>
财政厅一旦启动审计,华微电子必然陷入被动。</p>
而于华作为董事长,首当其冲!</p>
郑仪这一招,打的就是“财权”这张牌!</p>
三天后,财政厅审计组突然进驻华微电子,重点核查半导体专项补贴的资金使用情况。</p>
于华接到消息时,正在高尔夫球场陪省国资委的领导打球。</p>
“什么?!财政厅凭什么查我们?!”</p>
他摔了球杆,脸色铁青。</p>
问题不是查不查,而是谁去查。</p>
如果是科技厅来查,于华有的是办法“解释”。</p>
可财政厅不同,他们手里握着预算审批权,根本不买科技厅的面子,何况财政厅辛冬背后还站着省长!</p>
更要命的是,这次审计的重点是“设备采购高价异常”。</p>
于华立刻打电话给徐哲旭。</p>
“老徐!财政厅的人怎么回事?!你不是说郑仪那边你处理好了吗?!”</p>
电话那头,徐哲旭的声音明显憔悴:</p>
“于总,这次……恐怕我帮不了你了。”</p>
“什么?!”</p>
于华差点炸了。</p>
徐哲旭苦笑一声:</p>
“郑仪手里抓着我的把柄,我现在自身难保。”</p>
于华这才意识到,郑仪不是莽撞地冲上来硬拼,悄悄地一步一步地布局。</p>
他先逼徐哲旭自保,断于华的臂膀;</p>
再通过财政厅审计,动摇于华的地位;</p>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给三江大学的技术落地扫清障碍!</p>
步步为营,刀刀见血!</p>
华微电子大会议室,财政厅审计组正在盘点设备台账。</p>
“这台M-200型光刻机,市场均价1200万,你们采购价1850万?”</p>
审计组长指着台账上的一行记录问道。</p>
财务总监擦了擦汗:</p>
“这是进口设备,所以……”</p>
“报关单呢?进口关税凭证呢?”</p>
财务总监顿时哑口无言。</p>
审计组继续追问:</p>
“还有这批检测设备,为什么向‘江东新科’采购?这家公司成立才两年,注册资金50万,凭什么拿到华微这么大的订单?”</p>
财务总监额头上的汗越来越多。</p>
这些猫腻,平时没人查也就罢了,一旦认真审查,根本经不起推敲!</p>
审计组走后,于华召开紧急高管会议。</p>
“马上准备资料解释!”</p>
他拍着桌子怒吼。</p>
“设备溢价是因为特殊定制!检测设备选了江东新科是因为他们报价最优!都给我把理由编圆了!”</p>
高管们噤若寒蝉,谁都知道这些“理由”编得再圆,也经不起财政厅的专业审计。</p>
省财政厅的审计如同一柄利剑,悬在华微电子的头顶。企业内部的账目问题开始逐一暴露,高管人人自危,董事长于华更是焦头烂额。</p>
而与此同时,郑仪已经在江东省半导体产业中悄然布局新棋局。</p>
省发改委的小会议室内,郑仪正翻阅着刘信鸿刚刚送来的《江东省半导体产业调研报告》。</p>
他的目光停留在“省内二线半导体企业”那一栏。</p>
华微电子是龙头不假,但江东省并非只有这一家企业。</p>
华微电子能够垄断省内的半导体补贴和政策资源,无非是因为它背靠省国资委,又有于华这种门路广的董事长。</p>
但事实上,江东省还有三家二线半导体企业——明德电子、晶芯科技、华越半导体。</p>
这些企业规模比不上华微,但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团队,只是苦于缺乏资金和市场支持,始终无法真正突破。</p>
郑仪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目光沉沉。</p>
既然华微电子烂泥扶不上墙,那就换一家来扶持!</p>
他抬头看向刘信鸿:</p>
“这三家企业的资料,有没有更详细的?”</p>
刘信鸿犹豫了一下,低声道:</p>
“郑处,这三家企业的技术虽然不错,但规模太小,产能有限,省里一直不太重视……”</p>
“规模小不代表没价值。”</p>
郑仪冷笑一声。</p>
“华微电子规模倒是大,可每年拿了十几个亿补贴,良品率还是上不去。”</p>
刘信鸿不敢反驳,连忙从文件夹里翻出另一份材料:</p>
“这是三家企业的具体情况。”</p>
“江东微晶科技”:主营半导体材料,规模不大,但技术扎实,主攻碳化硅衬底制造,目前因市场竞争激烈,订单不足。</p>
“新锐电子”:曾经给华微电子做配套封装,后来因华微拖欠货款,资金链险些断裂。</p>
“长光半导体”:专注半导体设备维护和零部件生产,与三江大学实验室有合作,但始终接不到大额订单。</p>
郑仪越看越觉得这三家企业才是真正值得扶持的对象。</p>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3/3404/357565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