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退一步,是为了海阔天空
推荐阅读:江妧贺斯聿小说大结局、江妧贺斯聿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江妧贺斯聿免费全本阅读、江妧贺斯聿刚刚更新、江妧贺斯聿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正版、江妧贺斯聿小说免费阅读全文结局、江妧贺斯聿小说免费阅读笔趣阁、江妧贺斯聿全文阅读完整版大结局、江妧贺斯聿全集免费观看、江妧贺斯聿小说全文免费在线阅读、
张松林做事习惯走捷径,总觉得规矩是束缚。我劝过他几次,但他听不进去。”</p>
郑仪点点头,又问道:</p>
“那他跟王书记的关系……”</p>
“王书记很器重他。”</p>
李远回答得很谨慎。</p>
“毕竟张松林确实给临州拉来了不少项目。”</p>
郑仪若有所思:</p>
“这次事情,对临州影响大吗?”</p>
“短期肯定有影响。”</p>
李远叹了口气道:</p>
“但长远看,也许是件好事——让大家都清醒一下,知道红线在哪里。”</p>
郑仪抬眼看他:</p>
“李市长最近工作还顺利吗?”</p>
李远明白这是在问自己会不会受牵连:</p>
“一切正常。张松林分管的工作暂时由我接手,没有出现断层。”</p>
“智慧物流园二期筹备得怎么样了?”</p>
“规划已经完成,正准备上报省里审批。”</p>
两人的对话看似东拉西扯,实则每一句都在传递重要信息。</p>
李远在表明自己没有受到案件影响,工作照常推进;郑仪则在评估他的政治地位是否稳固。</p>
午饭后,郑仪婉拒了李远相送的好意,独自走向市委大楼</p>
郑仪独自走向市委大楼三楼的书记办公室。</p>
走廊上,几个工作人员正匆匆走过,见到他都礼貌地点头致意,眼中闪过一丝好奇——省委组织部干部一处的副处长在这个敏感时刻造访市委书记,自然引人关注。</p>
王学文的秘书小陈早已在门外等候:</p>
“郑处长,王书记正在等您。”</p>
郑仪点头致意,推门而入。</p>
王学文的办公室宽敞明亮,落地窗外是临州市中心的全景。</p>
此刻,这位市委书记正背对门口站在窗前,手里捧着一杯茶,听到开门声才缓缓转身。</p>
“郑处长,欢迎啊。”</p>
王学文的笑容看起来很自然,但眼皮有些浮肿,显然这几天没休息好。</p>
“王书记打扰了,”</p>
郑仪上前握手。</p>
“刚好来市里考察干部工作,想着应该来向您汇报一下思想。”</p>
王学文眼睛微微一亮:</p>
“郑处长太客气了,请坐。”</p>
两人在会客区落座,秘书端上茶水后识趣地退了出去。</p>
王学文轻轻转动茶杯:</p>
“郑处长这次来临州,任务不轻啊。”</p>
“例行考察而已,”</p>
郑仪抿了口茶。</p>
“主要是想了解一下张松林事件后的干部队伍思想动态。”</p>
“应该的,应该的。”</p>
王学文点头。</p>
“组织部门在这个时候发挥作用,很有必要。”</p>
他稍作停顿,忽然叹了口气:</p>
“说起来,张松林走到今天这一步,我作为市委书记也有责任。”</p>
郑仪没有接话,静静地等待下文。</p>
“当初是我力主提拔他当常务副市长的。”</p>
王学文面露愧色。</p>
“看中了他的干劲和能力,却忽视了对他政治品格的考察。”</p>
郑仪微微颔首:</p>
“王书记言重了。张松林的问题隐藏很深,组织上也是近期才掌握确凿证据。”</p>
这话看似安慰,实则是一种不动声色的试探,郑仪想知道王学文究竟对张松林的问题掌握多少,现在又想如何撇清关系。</p>
王学文摇摇头:</p>
“主要责任还是在我。现在想起来,当初他力推的几个项目,确实有不规范的地方。”</p>
郑仪眼睛微眯:</p>
“哦?比如哪些项目?”</p>
“比如临州港西区的扩建工程,”</p>
王学文似乎陷入回忆。</p>
“当时土地补偿款发放就出过问题,但被他压下去了。”</p>
郑仪心中一凛,这正是巡察组查出的张松林重要问题之一。</p>
“王书记当时不知道这事?”</p>
“我听到过一些反映,”</p>
王学文面露难色。</p>
“但张松林解释说那是有人故意找茬,我也就没深究。”</p>
他放下茶杯,语气突然变得诚恳:</p>
“郑处长,我这次算是栽了个跟头。组织上如果要追责,我绝无怨言。”</p>
郑仪看着王学文疲惫却坦然的眼神,忽然觉得有意思起来。</p>
这位市委书记表面在自我批评,实际上却很聪明,抢先承担“监督不严”的责任,避开了最为致命的”同流合污”嫌疑。</p>
“王书记言重了,”</p>
郑仪不动声色。</p>
“组织上一向实事求是,不会冤枉一个好干部,也不会放过一个有问题的人。”</p>
“谢谢郑处长的理解。”</p>
王学文微微前倾身体。</p>
“其实我一直想找机会向组织部汇报一下临州班子的整体情况。”</p>
“请讲。”</p>
“临州市委班子总体上是有战斗力、有凝聚力的,”</p>
王学文条理清晰地说道:</p>
“张松林是个别现象,其他同志都很过硬。”</p>
他顿了顿,突然话锋一转:</p>
“特别是李远同志,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完全可以承担更重的担子。”</p>
郑仪眼中闪过一丝讶异,王学文竟然主动推荐李远?</p>
“李市长确实很优秀,”</p>
郑仪顺着说道:</p>
“上次智慧物流园的项目就很有亮点。”</p>
“是啊,”</p>
王学文笑道:</p>
“其实当时班子分工讨论时,我就提议让李远同志主抓那个项目,现在看来决策是正确的。”</p>
郑仪心下了然,王学文这是在表明自己与李远关系良好,甚至可能是李远的“伯乐”。</p>
“王书记对干部培养很有心得啊。”</p>
郑仪微微一笑。</p>
王学文摆摆手:</p>
“都是班子集体的智慧。不过说真的,郑处长,如果组织上考虑调整临州班子,我的建议是内部产生人选。”</p>
他压低声音:</p>
“临州现在正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期,稳定是第一位的。”</p>
郑仪点点头:</p>
“您的建议很重要,我会如实向部里汇报。”</p>
“那就拜托郑处长了。”</p>
王学文忽然从抽屉里取出一个文件袋。</p>
“这是我最近对临州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些思考,希望能对组织部的考察工作有所帮助。”</p>
郑仪接过文件袋,略微掂量了一下,不轻,看来是下了一番功夫。</p>
“王书记费心了。”</p>
“应该的,”</p>
王学文笑容诚恳。</p>
“我毕竟是临州市委班子的‘班长’,对干部情况最熟悉。”</p>
离开王学文办公室,郑仪在电梯里陷入沉思。</p>
王学文的这番表演堪称精彩,既表明了自己承担责任的姿态,又巧妙地维护了自身地位,甚至不惜为“竞争对手”李远说好话。</p>
这绝不仅仅是危机公关的权宜之计,而是深思熟虑的政治策略。</p>
郑仪点点头,又问道:</p>
“那他跟王书记的关系……”</p>
“王书记很器重他。”</p>
李远回答得很谨慎。</p>
“毕竟张松林确实给临州拉来了不少项目。”</p>
郑仪若有所思:</p>
“这次事情,对临州影响大吗?”</p>
“短期肯定有影响。”</p>
李远叹了口气道:</p>
“但长远看,也许是件好事——让大家都清醒一下,知道红线在哪里。”</p>
郑仪抬眼看他:</p>
“李市长最近工作还顺利吗?”</p>
李远明白这是在问自己会不会受牵连:</p>
“一切正常。张松林分管的工作暂时由我接手,没有出现断层。”</p>
“智慧物流园二期筹备得怎么样了?”</p>
“规划已经完成,正准备上报省里审批。”</p>
两人的对话看似东拉西扯,实则每一句都在传递重要信息。</p>
李远在表明自己没有受到案件影响,工作照常推进;郑仪则在评估他的政治地位是否稳固。</p>
午饭后,郑仪婉拒了李远相送的好意,独自走向市委大楼</p>
郑仪独自走向市委大楼三楼的书记办公室。</p>
走廊上,几个工作人员正匆匆走过,见到他都礼貌地点头致意,眼中闪过一丝好奇——省委组织部干部一处的副处长在这个敏感时刻造访市委书记,自然引人关注。</p>
王学文的秘书小陈早已在门外等候:</p>
“郑处长,王书记正在等您。”</p>
郑仪点头致意,推门而入。</p>
王学文的办公室宽敞明亮,落地窗外是临州市中心的全景。</p>
此刻,这位市委书记正背对门口站在窗前,手里捧着一杯茶,听到开门声才缓缓转身。</p>
“郑处长,欢迎啊。”</p>
王学文的笑容看起来很自然,但眼皮有些浮肿,显然这几天没休息好。</p>
“王书记打扰了,”</p>
郑仪上前握手。</p>
“刚好来市里考察干部工作,想着应该来向您汇报一下思想。”</p>
王学文眼睛微微一亮:</p>
“郑处长太客气了,请坐。”</p>
两人在会客区落座,秘书端上茶水后识趣地退了出去。</p>
王学文轻轻转动茶杯:</p>
“郑处长这次来临州,任务不轻啊。”</p>
“例行考察而已,”</p>
郑仪抿了口茶。</p>
“主要是想了解一下张松林事件后的干部队伍思想动态。”</p>
“应该的,应该的。”</p>
王学文点头。</p>
“组织部门在这个时候发挥作用,很有必要。”</p>
他稍作停顿,忽然叹了口气:</p>
“说起来,张松林走到今天这一步,我作为市委书记也有责任。”</p>
郑仪没有接话,静静地等待下文。</p>
“当初是我力主提拔他当常务副市长的。”</p>
王学文面露愧色。</p>
“看中了他的干劲和能力,却忽视了对他政治品格的考察。”</p>
郑仪微微颔首:</p>
“王书记言重了。张松林的问题隐藏很深,组织上也是近期才掌握确凿证据。”</p>
这话看似安慰,实则是一种不动声色的试探,郑仪想知道王学文究竟对张松林的问题掌握多少,现在又想如何撇清关系。</p>
王学文摇摇头:</p>
“主要责任还是在我。现在想起来,当初他力推的几个项目,确实有不规范的地方。”</p>
郑仪眼睛微眯:</p>
“哦?比如哪些项目?”</p>
“比如临州港西区的扩建工程,”</p>
王学文似乎陷入回忆。</p>
“当时土地补偿款发放就出过问题,但被他压下去了。”</p>
郑仪心中一凛,这正是巡察组查出的张松林重要问题之一。</p>
“王书记当时不知道这事?”</p>
“我听到过一些反映,”</p>
王学文面露难色。</p>
“但张松林解释说那是有人故意找茬,我也就没深究。”</p>
他放下茶杯,语气突然变得诚恳:</p>
“郑处长,我这次算是栽了个跟头。组织上如果要追责,我绝无怨言。”</p>
郑仪看着王学文疲惫却坦然的眼神,忽然觉得有意思起来。</p>
这位市委书记表面在自我批评,实际上却很聪明,抢先承担“监督不严”的责任,避开了最为致命的”同流合污”嫌疑。</p>
“王书记言重了,”</p>
郑仪不动声色。</p>
“组织上一向实事求是,不会冤枉一个好干部,也不会放过一个有问题的人。”</p>
“谢谢郑处长的理解。”</p>
王学文微微前倾身体。</p>
“其实我一直想找机会向组织部汇报一下临州班子的整体情况。”</p>
“请讲。”</p>
“临州市委班子总体上是有战斗力、有凝聚力的,”</p>
王学文条理清晰地说道:</p>
“张松林是个别现象,其他同志都很过硬。”</p>
他顿了顿,突然话锋一转:</p>
“特别是李远同志,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完全可以承担更重的担子。”</p>
郑仪眼中闪过一丝讶异,王学文竟然主动推荐李远?</p>
“李市长确实很优秀,”</p>
郑仪顺着说道:</p>
“上次智慧物流园的项目就很有亮点。”</p>
“是啊,”</p>
王学文笑道:</p>
“其实当时班子分工讨论时,我就提议让李远同志主抓那个项目,现在看来决策是正确的。”</p>
郑仪心下了然,王学文这是在表明自己与李远关系良好,甚至可能是李远的“伯乐”。</p>
“王书记对干部培养很有心得啊。”</p>
郑仪微微一笑。</p>
王学文摆摆手:</p>
“都是班子集体的智慧。不过说真的,郑处长,如果组织上考虑调整临州班子,我的建议是内部产生人选。”</p>
他压低声音:</p>
“临州现在正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期,稳定是第一位的。”</p>
郑仪点点头:</p>
“您的建议很重要,我会如实向部里汇报。”</p>
“那就拜托郑处长了。”</p>
王学文忽然从抽屉里取出一个文件袋。</p>
“这是我最近对临州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些思考,希望能对组织部的考察工作有所帮助。”</p>
郑仪接过文件袋,略微掂量了一下,不轻,看来是下了一番功夫。</p>
“王书记费心了。”</p>
“应该的,”</p>
王学文笑容诚恳。</p>
“我毕竟是临州市委班子的‘班长’,对干部情况最熟悉。”</p>
离开王学文办公室,郑仪在电梯里陷入沉思。</p>
王学文的这番表演堪称精彩,既表明了自己承担责任的姿态,又巧妙地维护了自身地位,甚至不惜为“竞争对手”李远说好话。</p>
这绝不仅仅是危机公关的权宜之计,而是深思熟虑的政治策略。</p>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3/3404/357573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