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3章 西南鼙鼓惊天响

推荐阅读:全民求生游戏,开局一座小破屋娱乐:我快顶流了,系统你才激活脑域强化:从重生高三到大国院士苟在初圣魔门当人材直播:他就不会荒野求生!纯命硬香烟也是香啊!请神很合理吧?官道雄途杀我必死,开局弑神,让神破防权色滔天星穹铁道:开局表演太虚剑神

    朱载坖要修订翰林官选拔方法的事情,很快就在朝廷中传开了,对于朱载坖的这个举动。翰林官员们自然是极为不满,但是其他的朝廷官员对于朝廷增加翰林官选拔途径这事反而是极为高兴的,之前要想进入翰林院,要么是三鼎甲,要么是朝考,别无其他途径,对于很多不是累世簪缨家庭出身的官员来说,往往对于朝考的准备不够充分,家庭因素在朝考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在翰林院中,父子翰林、族兄弟翰林,还有阁臣子弟入翰林的情况都是非常之普遍的,这种情况的发生,使得朱载坖和朝廷官员对于朝考的公平性确实有了一些怀疑,虽然朱载坖没有说什么,但是这些年以来,阁臣子弟中试然后被选为翰林的事情是越来越多了。

    朱载坖对于这些通过朝考选为翰林官的人,实在是不敢抱有希望,所以朱载坖才决定从有经验的官员中考选翰林官,以为朝廷储备人才。

    对此反应最激烈的就是现在的翰林官了,他们认为三鼎甲入翰林院和经由朝考选拔翰林官乃是祖制,不能够更易,对于这些看法,朱载坖嗤之以鼻,什么祖制?杨士奇是什么出身,怎么被选入翰林院的,国初之时,翰林官的来源是极为复杂的,像杨士奇这样经由推荐而不是考试来的人多了去了。

    所以谈什么祖制?祖制还不需要考试呢,对于这些官员的议论,朱载坖没有予以理睬,而是要求内阁、吏部详细制定考选翰林官的制度,同时改变翰林官的培养方式,不仅仅要坐在翰林院中修史,而是要为大明选拔出合格的辅弼人才。

    所以朱载坖要求张居正等人制定一套严格的培养和考核办法,在翰林院学习之后,让这些翰林官们带着翰林官职到地方、科道、六部去任职,以积累他们的经验,培养他们的行政能力,贯彻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的理念。

    朱载坖为此事多次和内阁以及部院重臣们商量,最后制定了翰林考选则例,规定翰林院官员的来源、考选方式和培养办法,除了三鼎甲和朝考考入翰林院之外,科甲出身和制科中式的官员,年四十以下,没有受过处分,任满三年正印官,考绩优良的,都可以通过翰林院组织的考选考入翰林院。

    翰林考选以内阁辅臣和部院重臣为考官,对于参加考试的官员,以策论为主要的考察方式,主要是选拔有行政能力的官员为主。同时庶吉士在翰林院散馆之后,不仅仅要留在翰林院中工作,还要轮流到科道、地方、六部任职,积累经验,对于考绩不合格的,要予以黜退,对于翰林官,要严加要求,吏部随时向朱载坖奏明翰林官的情况。

    朱载坖要求今年就开始组织第一次的翰林考选,在南北两京翰林院同时举行考选。

    而正当(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3/3503/372834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