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舒家暗通元武?
推荐阅读:星际:病弱女配倒拔垂杨柳、夜宿孤棺,高冷女鬼崩溃求我别死、混民国,不借就抢、官道雄途、断绝关系后,觉醒SSS级天赋百分百爆率、问鼎:从一等功臣到权力巅峰、云养合欢宗:曹贼从仙子开始臣服、呢喃诗章、斗罗直播间:观众全是唐三仇敌!、恐游,开局病娇妹妹求我别杀她、
……
纪贤的话说到了隆圣帝心坎里。有些事情,不可争辩,更不可回应,说得多了,假得也成真的了。何况,纪妃鱼越是在意,事情就越会传得越快,覆盖越广。
私德对于公主而言,往往比性命还要重要,尤其是尚未出阁之前。本欲让其自行处理的隆圣帝,还是难以放心。“此事你要好好提点她,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有些时候,沉默比争论更管用。”
纪贤拱手一拜。“父皇放心,一切交给儿臣。”
“还有一事,也交给你去筹备。”隆圣帝于案台上翻看片刻,在众多文书中取出一份。“如今的大周,各地流民祸乱,匪类猖獗。将科考提前开设,难度放宽一些,名额也多放一些。
对了,记得把各司举荐的人员先行剔除。若无多余的闲职,你就自行加设。”
闻言,纪贤双眼微眯。只不过短短几息时间,他便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隆圣帝在这个时间点开科考,其本质并不是为了国家选备人才。天下动乱,这只是施恩与收拢人心的办法。
朝廷就像一个囚牢,除了维持国家的正常运转,也是为了锁住天下学子。
天下间这些读书人,只要没事,就会胡思乱想,就会胡言乱语。既无官职,也无爵位,对于他们而言,不管想说什么,还是想做什么,更多的还是随心而行。
无论是煽动民心,还是抨击朝政,此类事件往往都是读书人引起。
百姓懂得什么家国大事?是非对错?读书人说什么,他们就听什么。时间久了,人数多了,影响力自然也会日益增大。
而科举正是拴住这些读书人的链条。一旦有功名在身,有官职获授,他们就会患得患失,更没有心思再去想那些乌七八糟的事。
读书人也是人。有了机会,也就等于有了希望,一门心思往上爬不好吗?捞钱、捞利、捞名誉不好吗?
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当然渴望一展抱负,青史留名。对于当权者来说,他们不要胡言乱语,激化底层矛盾也就够了。各取所需。
为何历代皇帝忌惮的虽多为武将,但往往把持朝政的却是文臣?
武将可以通过刀兵来争天下,文臣可以通过笔杆子来乱天下,都不是省油的灯。没有文人领头,光靠刀兵,那与土匪何异?
稍做思绪,纪贤躬身以礼。“儿臣定会为父皇分忧。”
隆圣帝微微颔首。“遇到有真才实学之人,往东宫调几个过去。你是太子,该加设一些随侍的属官。”
“父皇,如今的大周正是用人之际,朝廷也需要更多的新鲜血液。东宫人手尚且宽裕,暂时就不必增加了。”言罢,纪贤将头低下三分。
隆圣帝嘴角上扬。“也罢。朝廷现在确实人手不足,如若遇到大的变故,填漏补缺必不可少。你有心了。”
南征之事,不能叫变故。(本章未完,请翻页)
纪贤的话说到了隆圣帝心坎里。有些事情,不可争辩,更不可回应,说得多了,假得也成真的了。何况,纪妃鱼越是在意,事情就越会传得越快,覆盖越广。
私德对于公主而言,往往比性命还要重要,尤其是尚未出阁之前。本欲让其自行处理的隆圣帝,还是难以放心。“此事你要好好提点她,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有些时候,沉默比争论更管用。”
纪贤拱手一拜。“父皇放心,一切交给儿臣。”
“还有一事,也交给你去筹备。”隆圣帝于案台上翻看片刻,在众多文书中取出一份。“如今的大周,各地流民祸乱,匪类猖獗。将科考提前开设,难度放宽一些,名额也多放一些。
对了,记得把各司举荐的人员先行剔除。若无多余的闲职,你就自行加设。”
闻言,纪贤双眼微眯。只不过短短几息时间,他便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隆圣帝在这个时间点开科考,其本质并不是为了国家选备人才。天下动乱,这只是施恩与收拢人心的办法。
朝廷就像一个囚牢,除了维持国家的正常运转,也是为了锁住天下学子。
天下间这些读书人,只要没事,就会胡思乱想,就会胡言乱语。既无官职,也无爵位,对于他们而言,不管想说什么,还是想做什么,更多的还是随心而行。
无论是煽动民心,还是抨击朝政,此类事件往往都是读书人引起。
百姓懂得什么家国大事?是非对错?读书人说什么,他们就听什么。时间久了,人数多了,影响力自然也会日益增大。
而科举正是拴住这些读书人的链条。一旦有功名在身,有官职获授,他们就会患得患失,更没有心思再去想那些乌七八糟的事。
读书人也是人。有了机会,也就等于有了希望,一门心思往上爬不好吗?捞钱、捞利、捞名誉不好吗?
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当然渴望一展抱负,青史留名。对于当权者来说,他们不要胡言乱语,激化底层矛盾也就够了。各取所需。
为何历代皇帝忌惮的虽多为武将,但往往把持朝政的却是文臣?
武将可以通过刀兵来争天下,文臣可以通过笔杆子来乱天下,都不是省油的灯。没有文人领头,光靠刀兵,那与土匪何异?
稍做思绪,纪贤躬身以礼。“儿臣定会为父皇分忧。”
隆圣帝微微颔首。“遇到有真才实学之人,往东宫调几个过去。你是太子,该加设一些随侍的属官。”
“父皇,如今的大周正是用人之际,朝廷也需要更多的新鲜血液。东宫人手尚且宽裕,暂时就不必增加了。”言罢,纪贤将头低下三分。
隆圣帝嘴角上扬。“也罢。朝廷现在确实人手不足,如若遇到大的变故,填漏补缺必不可少。你有心了。”
南征之事,不能叫变故。(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3/3654/392054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