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双龙探海(下)
推荐阅读:星际:病弱女配倒拔垂杨柳、夜宿孤棺,高冷女鬼崩溃求我别死、混民国,不借就抢、官道雄途、断绝关系后,觉醒SSS级天赋百分百爆率、问鼎:从一等功臣到权力巅峰、云养合欢宗:曹贼从仙子开始臣服、呢喃诗章、斗罗直播间:观众全是唐三仇敌!、恐游,开局病娇妹妹求我别杀她、
……
营帐外,部卒巡逻的脚步声与盔甲的碰撞声交织。
徐平揉了揉眉心,心中颇为感慨。“先生,今日相谈,确是受益匪浅。
天色已晚,不如早些歇息,明日再继续商讨。”
闻言,李正我拱手以礼。“主公,正我先行告退了。”
“张掖。”
“末将在!”
“带先生与柳姑娘前去行营,务必要安排妥当,切勿怠慢。”
“诺!”
待其离去,徐平独自坐在营帐内,望着摇曳的烛光,心中思绪万千。
他深知,在这乱世之中,要想成就一番大业,个人之力终究有限,人才至关重要。
李正我的出现,让他看到了一丝原本渺茫的希望。但他也明白,信任需要时间来建立。这样的人,必须让对方也看到希望。
舆图一早,晨曦透过营帐的缝隙洒入。
徐平与李正我又聚在了一起。
“先生昨夜可还休息的好?”
“主公可还休息得好?”
听闻此言,徐平先是一愣,而后放声大笑。“哈哈哈哈!先生真是个妙人。”
“主公亦然!”
两只狐狸对视一眼,而后齐齐入座。
“先生,如今咱们已暂驻雍城,若是能顺利取下紫萍,是否要另立新制?”徐平率先开口问道。
这是个很麻烦的事。作为外军驻扎,本当谨守当地军政,免得生出骚乱。可徐平要图谋岳州,也不能只靠武力。没有得到民心所向,难以长治久居。
听徐平这么一问,李正我亦是考虑了许久。作为它国外将,本无权擅改制政。不但会引起对方的警觉,还容易与当地旧族产生摩擦。
不过,龙骁营并不是真的暂驻,该踏出的一步还是要走。
想到这里,李正我沉声回道:“除了既定的军事策略,自然还需注重内政。
咱们既然要谋取岳州,即便姜安民有异议,也当与之慢慢周旋。
百姓乃郡城之根本,只要让他们安居乐业,咱们的根基方能稳固。
人都是自私的。谁对他们有利,他们就会心向谁。毕竟,就明面上而言,咱们是来抵御南安,他们不会有太多的戒心。
只要处理得当,待咱们占据岳州,此地的民心也已经随之转变。”
这话徐平亦是深表赞同。“先生所言极是,那依你之见,应当如何处理此地的内政?”
“先拿下郡守府,再以通敌之名,派人通报姜安民。”说着,李正我双目微凝。“待郡守府受制,主公可遣信任之人替之。
而后自是减轻赋税,让此地百姓能负担起生活,尤其是战时。
其次,不可取此地之粮,咱们保障他们的家中余粮充足,便是秋收到来,亦不可派兵清乡。
至于制政之士,需于当地择之,在以厚利许之。贤能与否无碍,听话便可。”
徐平听完此言,心中对李正我的敬佩之情愈发深厚。内政治理,如今正是自己手上最缺的人(本章未完,请翻页)
营帐外,部卒巡逻的脚步声与盔甲的碰撞声交织。
徐平揉了揉眉心,心中颇为感慨。“先生,今日相谈,确是受益匪浅。
天色已晚,不如早些歇息,明日再继续商讨。”
闻言,李正我拱手以礼。“主公,正我先行告退了。”
“张掖。”
“末将在!”
“带先生与柳姑娘前去行营,务必要安排妥当,切勿怠慢。”
“诺!”
待其离去,徐平独自坐在营帐内,望着摇曳的烛光,心中思绪万千。
他深知,在这乱世之中,要想成就一番大业,个人之力终究有限,人才至关重要。
李正我的出现,让他看到了一丝原本渺茫的希望。但他也明白,信任需要时间来建立。这样的人,必须让对方也看到希望。
舆图一早,晨曦透过营帐的缝隙洒入。
徐平与李正我又聚在了一起。
“先生昨夜可还休息的好?”
“主公可还休息得好?”
听闻此言,徐平先是一愣,而后放声大笑。“哈哈哈哈!先生真是个妙人。”
“主公亦然!”
两只狐狸对视一眼,而后齐齐入座。
“先生,如今咱们已暂驻雍城,若是能顺利取下紫萍,是否要另立新制?”徐平率先开口问道。
这是个很麻烦的事。作为外军驻扎,本当谨守当地军政,免得生出骚乱。可徐平要图谋岳州,也不能只靠武力。没有得到民心所向,难以长治久居。
听徐平这么一问,李正我亦是考虑了许久。作为它国外将,本无权擅改制政。不但会引起对方的警觉,还容易与当地旧族产生摩擦。
不过,龙骁营并不是真的暂驻,该踏出的一步还是要走。
想到这里,李正我沉声回道:“除了既定的军事策略,自然还需注重内政。
咱们既然要谋取岳州,即便姜安民有异议,也当与之慢慢周旋。
百姓乃郡城之根本,只要让他们安居乐业,咱们的根基方能稳固。
人都是自私的。谁对他们有利,他们就会心向谁。毕竟,就明面上而言,咱们是来抵御南安,他们不会有太多的戒心。
只要处理得当,待咱们占据岳州,此地的民心也已经随之转变。”
这话徐平亦是深表赞同。“先生所言极是,那依你之见,应当如何处理此地的内政?”
“先拿下郡守府,再以通敌之名,派人通报姜安民。”说着,李正我双目微凝。“待郡守府受制,主公可遣信任之人替之。
而后自是减轻赋税,让此地百姓能负担起生活,尤其是战时。
其次,不可取此地之粮,咱们保障他们的家中余粮充足,便是秋收到来,亦不可派兵清乡。
至于制政之士,需于当地择之,在以厚利许之。贤能与否无碍,听话便可。”
徐平听完此言,心中对李正我的敬佩之情愈发深厚。内政治理,如今正是自己手上最缺的人(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3/3654/392069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