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来了来了,又参燕王了
推荐阅读:星际:病弱女配倒拔垂杨柳、夜宿孤棺,高冷女鬼崩溃求我别死、混民国,不借就抢、官道雄途、断绝关系后,觉醒SSS级天赋百分百爆率、问鼎:从一等功臣到权力巅峰、云养合欢宗:曹贼从仙子开始臣服、呢喃诗章、斗罗直播间:观众全是唐三仇敌!、恐游,开局病娇妹妹求我别杀她、
这一年的时间,也就到了尾声。
官员们按照惯例,开始了冗长而复杂的汇报。
贞观四年,大唐上下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军事上,灭掉了东突厥,建立了安北都护府,统一了东突厥的疆域,成为了大唐的一部分。
经济方面,虽然谈不上顺风顺水,但总体来说,还是很稳定的。
人口方面,有三百万户,人一千两百万。
虽不能和隋朝时期相比,但也在增加着。
户部、吏部、工部……六位尚书纷纷开口,将这一年来的成果一一展示出来。
从卯时到巳时,足足过了五个时辰。
大朝会即将结束。
众人散朝之后,便各自回府用膳。
只见王珪上前一步。
“陛下,臣有奏!”
原本还有些迷糊的大臣们,突然被王珪的举动惊醒了。
眼看着朝会就要散了,王珪这老家伙怎么跑出来捣乱了?
李世民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这一次的年终述职,给他涨了很大的面子。
“王爱卿,你奏吧。”
王珪行了一礼,“臣有两件事情要弹劾燕王。”
“第一,没有得到朝廷的允许,私自开采煤炭,这是违反朝廷律法的。”
“第二,燕王不守规矩,四处作乱,导致定襄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请陛下责罚!”
紫宸的宫殿中。
原本昏昏欲睡的大臣们,顿时精神一振。
这是要弹劾燕王啊!
燕王又被人弹劾了!
回想起这一幕,这一年,他们已经看过很多次了。
燕王虽不在长安,长安却流传着他的传奇故事,令人叹为观止。
没想到,这么长时间过去了,竟然又听到了燕王的消息。
一时间,原本对王珪颇有微词的大臣们,顿时精神一振。
朝堂之上,所有人都知道,有一人,是万万不能动的。
那就是燕王。
燕王的事情,也不知被多少人参过几次,都被陛下给压下去了。
可今天不同。
弹劾之人,正是当朝重臣王珪。
不管陛下有多喜欢燕王,这件事,总要有个交代的。
这一刻,很多人都陷入了沉思。
大家都想看一看,王珪参了燕王之后,到底会如何收场。
是皇上依旧护着他,还是,燕王战无不胜的神话,在今天,就要破灭了?
“王爱卿是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或者有没有什么证据?”
李世民的表情很不好看。
今天本来是年终大朝会,群臣述职,总结今年的得失。
可是没想到,竟然有人在这个时候弹劾,将原本欢快的气氛给冲淡了许多。
但是王珪毕竟是宰相,位高权重。
他曾经是李建成的幕僚,后来李世民登基,不计前嫌,将他召回朝中任职。
这样的人,是他一手培养出来的,也是向世人展示他仁慈的榜样。
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偏信李想,随便压下去了。
必须认真对待,才能服众。(本章未完,请翻页)
官员们按照惯例,开始了冗长而复杂的汇报。
贞观四年,大唐上下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军事上,灭掉了东突厥,建立了安北都护府,统一了东突厥的疆域,成为了大唐的一部分。
经济方面,虽然谈不上顺风顺水,但总体来说,还是很稳定的。
人口方面,有三百万户,人一千两百万。
虽不能和隋朝时期相比,但也在增加着。
户部、吏部、工部……六位尚书纷纷开口,将这一年来的成果一一展示出来。
从卯时到巳时,足足过了五个时辰。
大朝会即将结束。
众人散朝之后,便各自回府用膳。
只见王珪上前一步。
“陛下,臣有奏!”
原本还有些迷糊的大臣们,突然被王珪的举动惊醒了。
眼看着朝会就要散了,王珪这老家伙怎么跑出来捣乱了?
李世民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这一次的年终述职,给他涨了很大的面子。
“王爱卿,你奏吧。”
王珪行了一礼,“臣有两件事情要弹劾燕王。”
“第一,没有得到朝廷的允许,私自开采煤炭,这是违反朝廷律法的。”
“第二,燕王不守规矩,四处作乱,导致定襄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请陛下责罚!”
紫宸的宫殿中。
原本昏昏欲睡的大臣们,顿时精神一振。
这是要弹劾燕王啊!
燕王又被人弹劾了!
回想起这一幕,这一年,他们已经看过很多次了。
燕王虽不在长安,长安却流传着他的传奇故事,令人叹为观止。
没想到,这么长时间过去了,竟然又听到了燕王的消息。
一时间,原本对王珪颇有微词的大臣们,顿时精神一振。
朝堂之上,所有人都知道,有一人,是万万不能动的。
那就是燕王。
燕王的事情,也不知被多少人参过几次,都被陛下给压下去了。
可今天不同。
弹劾之人,正是当朝重臣王珪。
不管陛下有多喜欢燕王,这件事,总要有个交代的。
这一刻,很多人都陷入了沉思。
大家都想看一看,王珪参了燕王之后,到底会如何收场。
是皇上依旧护着他,还是,燕王战无不胜的神话,在今天,就要破灭了?
“王爱卿是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或者有没有什么证据?”
李世民的表情很不好看。
今天本来是年终大朝会,群臣述职,总结今年的得失。
可是没想到,竟然有人在这个时候弹劾,将原本欢快的气氛给冲淡了许多。
但是王珪毕竟是宰相,位高权重。
他曾经是李建成的幕僚,后来李世民登基,不计前嫌,将他召回朝中任职。
这样的人,是他一手培养出来的,也是向世人展示他仁慈的榜样。
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偏信李想,随便压下去了。
必须认真对待,才能服众。(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4/4245/463924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