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4章长安西市小玉米

推荐阅读:火红年代从街道办开始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贞观小闲王绝地行者帝后每天互殴,看谁先死二婚嫁京圈大佬,渣前夫疯了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封神初始:我的金鳌岛布阵堵大门重生08年:开局废墟底下捡校花灵卡杂货铺

    “哗哗哗!”

    李想闻到了一股清香。

    “王爷,这个打谷机,是不是以前那个机械作坊研制出来的?看起来效率还挺高的。”

    一群人走在田地当中,看着周围农夫忙碌的身影。

    “燕王,王妃,王管家,小的王浚有礼了。”

    走到一片稻田前,那农夫停下了手中的活计,快步走了过来,躬身行礼。

    李想和武媚娘面面相觑,没想到这乡下家伙,居然一眼就认出了他们。

    李想出巡襄阳,这件事早就传开了。

    不过,农民们对这些信息,却是知之甚少。

    但眼前这位,却能一口叫出李想的名号,甚至连武媚娘和刘谨,都能一眼认出来,这就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了。

    “王爷,这个农夫,好像以前在作坊里面干过活,我看着有些眼熟。”

    李想和武媚娘听了刘谨的话,都恍然大悟。

    梧桐村中的人,大多都是去年从关中道迁徙过来的,其中不乏燕王府的佃户,还有一部分人,则是跟随着燕王府来到襄州的。

    看来,眼前这个农夫,也是其中之一。

    “你在襄阳过得还习惯吗?我看今年的南洋大米,长势很好啊!”

    李想连忙摆出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开始和那名农夫攀谈起来。

    “托燕王之福,襄阳之地,我等皆得百亩永业田。新开垦出来的田地里,南洋稻长势很好。虽然比不上渭水之畔那片肥沃的土地,但也是不错的了。”

    王浚听到李想的话,整个人都兴奋起来。

    李想问道:“你种了多少亩地?”

    王浚:“大概有六十亩左右,到下半年的时候,大概能种一百多亩。”

    李想说道:“加油吧,这可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王浚:“我知道,从明年开始,我打算在稻田里养点鱼,把府里那些管事教给我们的东西,推广到整个襄阳县。”

    聊了几句,李想也大致了解了一下这个梧桐村的情况。

    这些移民现在的生活状态,跟他想象的差不多,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理想。

    幸好今年没有自然灾害,否则对于南洋水稻的推广会有很不利的影响。

    至此,李想终于有时间考虑回京了。

    当然,为了以防万一,李想回京之后,还会向观狮山书院的学生打听一下情况。

    有了这些学生的前车之鉴,书院每年都可以派一些学生去各地历练。

    到时候,狮山书院就可以扩大招生了。

    ……

    长安城西城,一年比一年热闹,一年比一年热闹,一年不如一年,一年不如一年。

    虽然是六月,天气炎热,但街道上的人还是很多。

    不过,原本还十分热闹的人群,此时却是一下子朝着两边散去。

    一只威风凛凛的大獒犬,被小主人牵着,威风凛凛,霸占了半条街。

    “小玉米,慢点走。”

    段梅,段兰,段竹,段菊等七个姐妹,都跟着小玉米,浩浩荡(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4/4245/463966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