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名传青史,哪有这等好事

推荐阅读:炼气练了三千年都市之美女帝国为什么这种A也能有O大明皇孙千里起解影帝和他的傅先生快穿黑化:病娇哥哥,坏透了!快穿之拯救行动狂龙医婿江辰仰望

    对于王通来说,现在太需要时间去发展了。自从离开长安之后,几乎一直在打仗。

    虽然打的都是胜仗。

    但是,打仗也是要死人的,除了会死人,还有很多人会受伤,会残废。并州人口才190多万,养的军队有十二万,这一年半的时间里,战死的人数和重伤残废的人数也不少。

    还都是男性青壮。

    190万人,除掉这将近12万男性青壮,再除掉一些官差、衙役、工匠、看家护院、世家私兵、仆佣等等。剩下用来从事农业生产的还有多少?

    别说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男子严重不够。

    就连下种生崽的男子也严重不够,很多女人为了怀上孩子,只能去找村长帮忙。

    (备注:别想歪了,主要是村长人脉广,可以帮忙介绍对象。)

    因此,对王通来说。

    与袁绍达成一个短期的停战协议,也是非常重要的。至于会不会停战五年,那得看有没有需要。

    在有需要的时候,随时都可以找个借口将违约的责任推给袁绍。

    当然,这样可能会坑了公孙瓒。

    但王通与公孙瓒之间并没有……正式结盟,之前只是给了公孙瓒一些钱财,让他将重兵集结在范阳,牵制一下袁绍的兵力而已。

    而且,王通还打算在袁绍进攻公孙瓒时,去帮一下公孙瓒,坐收渔翁之利,趁机将一只脚踏进幽州。

    就如同后世做生意一样。

    杀熟才是最好赚钱的。

    套用老美政治家基辛格的名言,则是:做王通的敌人是危险的,但是,做王通的盟友却是致命的。

    总之,这是一盘大棋。

    不能急功近利,得整体布局。

    如果硬是要用比较冠冕堂皇的话来说,就是: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备注:现在王通的智力是95,有不同观点的读者,请先审视一下自己的智商。)

    ……

    辛毗走了之后,王通就又闲下来了。

    闲得无聊之时,突然想起一件大事——按历史进程,此时曹操应该在打袁术,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曹操将袁术赶到寿春之后,在回军途中收了许褚。这也不是很重要。

    最重要的是,曹操收了许褚后回到濮阳,深感人才还是太少,于是就写了一篇流传千古的——《求贤令》。

    这可是名传青史的大事。

    王通觉得,这种名传青史的好事,不能让曹操去干,必须得扯到自己身上。

    于是,就打算抢了曹操的台词,让名传青史的变成自己。

    “诩诩,磨墨!”

    “哦,好的。”

    “嘉嘉,铺简!”

    “好嘞,来啦!”

    贾诩屁颠屁颠地磨墨,郭嘉一瘸一瘸的跑去拿来竹简铺好。

    王通略一沉思,便“文思泉涌”,提起笔来,刷刷刷地写了起来:

    “求贤令,王通。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4/4310/469379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