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440章 内举不避子
推荐阅读:星际:病弱女配倒拔垂杨柳、夜宿孤棺,高冷女鬼崩溃求我别死、混民国,不借就抢、官道雄途、断绝关系后,觉醒SSS级天赋百分百爆率、问鼎:从一等功臣到权力巅峰、云养合欢宗:曹贼从仙子开始臣服、呢喃诗章、斗罗直播间:观众全是唐三仇敌!、恐游,开局病娇妹妹求我别杀她、
今日这朝堂之上,可谓是风云变幻,暗流汹涌。
薛仁贵的强势回归带来了军队格局的重大改变,从此大唐安置在北方的军队算是有了一个新的统帅。针对这位重新崛起的老将,皇帝李治对他展开了公开的拉拢,薛仁贵本人也表达出了强烈的忠君报恩之意。但明眼人都看出来了,薛仁贵的复出实际上是天后与裴炎的安排。皇帝想要多卖一点人情出去,都不那么容易。这也就意味着,就算薛仁贵心甘情愿的要站在皇帝这一方,但他的实际行动仍然受到天后与裴炎的严密掌控。否则,薛仁贵也就不会当廷示弱,主动推掉了皇帝的一番美意要派他的两个儿子与他一同出征。
换句话说,临阵磨枪的皇帝李治实际上出手太晚了,薛仁贵的崛起恐怕只是一个外表美丽的汽泡。既然天后和裴炎能让薛仁贵一飞冲天,也就有那个能耐让他一跌倒底。
认清了事实的李治,已经无法指望薛仁贵太多了。如果这员老将能在古稀暮年尽到他的本份、给大唐守好几年国门,对李治来说已经是最大的安慰与收获。
立竿见影的猛药没了指望,无奈的李治只剩最后一个办法,立足长远埋下一个重要的伏笔,把希望寄托到年轻人的身上。这一回他采取了迂回的办法,先是借由裴炎之口引出了程务挺,然后再诱导程务挺当众说了一通薛绍远征的故事。
姑且不论程务挺是真的不懂政治还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总之,他的一番精彩演说淋漓尽致的达到了皇帝想要的效果。
薛绍参与北伐的事迹与功勋,终于是完全的公开化了。再联想到李治当初的那一番话,说是“朕不希望有任何的赏罚不公之事发生,以免寒了众将士之心”,李治的用意就已是相当明显――他要重新给薛绍给定封赏!
裴炎用制度否决了皇帝李治的用人方略,斩断了皇帝对薛仁贵的拉拢,同时也就等于是加强了自己对薛仁贵的控制,并阻止了河东薛氏在朝廷控制薄弱的边疆地带形成暗藏威胁的军事集团;李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马上利用制度进行了一个反击,要求朝大唐的朝廷对薛绍赏罚公允!
不管当时武则天是出于什么样的理由没有给予薛绍合理的提拔与赏赐,李治现在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完全符合制度的,因此绝对无可厚非,任何的私心、隐情与阴谋都无法在现在这个时候站到台面上来,对李治的意见进行驳斥。
这就是阳谋的霸道之处!
程务挺的话说完,珠帘后的武则天沉默了;站在朝班前列的裴炎,也沉默了。
憋屈了大半天的李治,终于是扬眉吐气了!
“吏部尚书何在?”气一顺,李治的声音都硬气高亢了许多。
“臣在!”吏部尚书魏玄同连忙出班启奏。
“告诉朕,你们吏部(本章未完,请翻页)
薛仁贵的强势回归带来了军队格局的重大改变,从此大唐安置在北方的军队算是有了一个新的统帅。针对这位重新崛起的老将,皇帝李治对他展开了公开的拉拢,薛仁贵本人也表达出了强烈的忠君报恩之意。但明眼人都看出来了,薛仁贵的复出实际上是天后与裴炎的安排。皇帝想要多卖一点人情出去,都不那么容易。这也就意味着,就算薛仁贵心甘情愿的要站在皇帝这一方,但他的实际行动仍然受到天后与裴炎的严密掌控。否则,薛仁贵也就不会当廷示弱,主动推掉了皇帝的一番美意要派他的两个儿子与他一同出征。
换句话说,临阵磨枪的皇帝李治实际上出手太晚了,薛仁贵的崛起恐怕只是一个外表美丽的汽泡。既然天后和裴炎能让薛仁贵一飞冲天,也就有那个能耐让他一跌倒底。
认清了事实的李治,已经无法指望薛仁贵太多了。如果这员老将能在古稀暮年尽到他的本份、给大唐守好几年国门,对李治来说已经是最大的安慰与收获。
立竿见影的猛药没了指望,无奈的李治只剩最后一个办法,立足长远埋下一个重要的伏笔,把希望寄托到年轻人的身上。这一回他采取了迂回的办法,先是借由裴炎之口引出了程务挺,然后再诱导程务挺当众说了一通薛绍远征的故事。
姑且不论程务挺是真的不懂政治还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总之,他的一番精彩演说淋漓尽致的达到了皇帝想要的效果。
薛绍参与北伐的事迹与功勋,终于是完全的公开化了。再联想到李治当初的那一番话,说是“朕不希望有任何的赏罚不公之事发生,以免寒了众将士之心”,李治的用意就已是相当明显――他要重新给薛绍给定封赏!
裴炎用制度否决了皇帝李治的用人方略,斩断了皇帝对薛仁贵的拉拢,同时也就等于是加强了自己对薛仁贵的控制,并阻止了河东薛氏在朝廷控制薄弱的边疆地带形成暗藏威胁的军事集团;李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马上利用制度进行了一个反击,要求朝大唐的朝廷对薛绍赏罚公允!
不管当时武则天是出于什么样的理由没有给予薛绍合理的提拔与赏赐,李治现在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完全符合制度的,因此绝对无可厚非,任何的私心、隐情与阴谋都无法在现在这个时候站到台面上来,对李治的意见进行驳斥。
这就是阳谋的霸道之处!
程务挺的话说完,珠帘后的武则天沉默了;站在朝班前列的裴炎,也沉默了。
憋屈了大半天的李治,终于是扬眉吐气了!
“吏部尚书何在?”气一顺,李治的声音都硬气高亢了许多。
“臣在!”吏部尚书魏玄同连忙出班启奏。
“告诉朕,你们吏部(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5/5518/544008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