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一百六十一章 拦路打劫
推荐阅读:九星霸体诀、满门忠烈被抄家,我直入陆地神仙、夜无疆、家族修仙,凌云九天、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斩仙台上何人?灵台方寸关门弟子、重生换嫁,短命太子他长命百岁了、心声泄露,我有了六位恋爱脑夫君、从高一开始的校园生活、装疯卖傻,谋定天下、
“啊,明白,明白!”
周思海将一张银票试探性地放到了蓝宝音的手里,不过他发现,蓝宝音看过银票上的数字后,只是收敛了一点点气息,却并没有其他反应。
于是周思海又拿出了一张银票放在了蓝宝音手中,而蓝宝音仍是看了看银票的面额后,又收敛了一丝气息。
就这样,周思海一张接一张,一锭接一锭的把银票和身上的现银交到蓝宝音手上,蓝宝音也一丝一丝的收回自己外放的气息。
直到最后周思海已经将自己和两个伴读身上最后一文铜钱都放在了蓝宝音的手里后,可怜巴巴地望着他说道:“没了,真的没了……”
蓝宝音这才彻底收回了外放的气息,点点头说道:“其实用不着给这么多的,不过既然你这么诚心,一定要赔偿这么多银两,那我们也不好不给你这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就勉为其难的收下了,以后可不能再犯错了!”
“您放心,以后我一定绕着贵门的人走路,绝对不敢再碰撞到他们了。”周思海几乎带着哭腔。
“不光是我们‘七杰门’的人,所有的平民学生都不许欺负!”蓝宝音补充道。
“是,是,不欺负,我哪还敢欺负人啊……”
类似的剧目在风扬书院的各个角落开始不断上演。
而在行动前,“七杰门”的七大门主对每一个行动目标都会进行详细的谋划。
他们会对每一个行动目标的武功实力、家庭背景、性格、胆识等等信息进行分析,然后制定针对性的计划,再派出最适合对付他们的人带队去“讲道理”。
比如对付周思海这种武功一般,胆子也不大的人,就由蓝宝音这种胆大手狠气势强的人带队。
假如是曹天虎那种宁折不弯的类型,则由刘远风这种擅长以柔克刚,以智取胜的门主带队。
而刘远风出马的结果,往往是被“教育”的学生痛哭流涕,深感自己上对不起祖国、中对不起祖先、下对不起百姓,然后怎么赎罪呢,掏钱自然是第一步,而且仅仅只是第一步……
假如是那种智商不高的,则由楚山、凌宇出马,他们俩往往会把行动对象忽悠的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了。
而这些行动目标的详细信息则由七人分别负责搜集,七人都非常默契的不去关心其他人是通过什么渠道拿到的信息。
短短一个月之后,整个风扬书院里,几乎每个利堂和贞堂的班级中都建立起了“七杰门”的分支机构,甚至连分支机构都再扩展建立了再下一级的分支机构。
而“风扬七杰”的威名,也迅速传遍了整个书院。
当然这“风扬七杰”是在利堂和贞堂学生中的叫法。在元、亨二堂中,被广泛传唱的则是当初邢文博首提的“风扬七害”这个绰号。
不过很有意思的是,在风扬书院的管理层和普通老师们中间(本章未完,请翻页)
周思海将一张银票试探性地放到了蓝宝音的手里,不过他发现,蓝宝音看过银票上的数字后,只是收敛了一点点气息,却并没有其他反应。
于是周思海又拿出了一张银票放在了蓝宝音手中,而蓝宝音仍是看了看银票的面额后,又收敛了一丝气息。
就这样,周思海一张接一张,一锭接一锭的把银票和身上的现银交到蓝宝音手上,蓝宝音也一丝一丝的收回自己外放的气息。
直到最后周思海已经将自己和两个伴读身上最后一文铜钱都放在了蓝宝音的手里后,可怜巴巴地望着他说道:“没了,真的没了……”
蓝宝音这才彻底收回了外放的气息,点点头说道:“其实用不着给这么多的,不过既然你这么诚心,一定要赔偿这么多银两,那我们也不好不给你这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就勉为其难的收下了,以后可不能再犯错了!”
“您放心,以后我一定绕着贵门的人走路,绝对不敢再碰撞到他们了。”周思海几乎带着哭腔。
“不光是我们‘七杰门’的人,所有的平民学生都不许欺负!”蓝宝音补充道。
“是,是,不欺负,我哪还敢欺负人啊……”
类似的剧目在风扬书院的各个角落开始不断上演。
而在行动前,“七杰门”的七大门主对每一个行动目标都会进行详细的谋划。
他们会对每一个行动目标的武功实力、家庭背景、性格、胆识等等信息进行分析,然后制定针对性的计划,再派出最适合对付他们的人带队去“讲道理”。
比如对付周思海这种武功一般,胆子也不大的人,就由蓝宝音这种胆大手狠气势强的人带队。
假如是曹天虎那种宁折不弯的类型,则由刘远风这种擅长以柔克刚,以智取胜的门主带队。
而刘远风出马的结果,往往是被“教育”的学生痛哭流涕,深感自己上对不起祖国、中对不起祖先、下对不起百姓,然后怎么赎罪呢,掏钱自然是第一步,而且仅仅只是第一步……
假如是那种智商不高的,则由楚山、凌宇出马,他们俩往往会把行动对象忽悠的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了。
而这些行动目标的详细信息则由七人分别负责搜集,七人都非常默契的不去关心其他人是通过什么渠道拿到的信息。
短短一个月之后,整个风扬书院里,几乎每个利堂和贞堂的班级中都建立起了“七杰门”的分支机构,甚至连分支机构都再扩展建立了再下一级的分支机构。
而“风扬七杰”的威名,也迅速传遍了整个书院。
当然这“风扬七杰”是在利堂和贞堂学生中的叫法。在元、亨二堂中,被广泛传唱的则是当初邢文博首提的“风扬七害”这个绰号。
不过很有意思的是,在风扬书院的管理层和普通老师们中间(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6/6374/607182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