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51风平(三)
推荐阅读:从娘胎开始入道、武侠之至尊升级系统、刚下山,就被五位师姐宠上天、我的替身是史蒂夫、永恒武神、重生1958:从窝在深山打猎开始、苏辰孟欣儿、拿错剧本的我成了主角他对象?、如意小农民、乡村美妇、
率众暴乱的三个张营票帅都在混战中为韩衮部所斩杀。韩衮部的到来,扭转了局势,王来兴部随之反攻,两下合力,将张营的兵士们驱逐回了东面的张营大寨,并且堵住了几处寨门。
张营中,支持暴动者本就不是全部,现在暴动的主要策动人皆已脑袋搬家,望着寨外被赵营用长杆挑着来去示众的三颗血色头颅,营中的温和派重新占据上风。韩衮秉承赵当世的叮嘱,不断派人入营游说,威逼利诱下,张营最终放弃了再动干戈的念头,转而开门求和。
被张妙手带去褒城的有一千五百余人,留在城固的,还剩四五千之众,其中包含了许多老弱妇孺。韩衮与王来兴基于稳妥的考虑,没有放任自流,而是先将营中丁壮全都缴了械,之后不顾劳烦,一步一赶,将这四五千人监督着一路“押解”到了褒城。及张妙手部和看管他们的赵营后营、马军营俱入褒城,已是三日后。但在两日前,赵营的整编已然开始着手。
这次的整编,单从结构与规模上看,超出以往任何一次。主要参与者不止赵营的一帮老人,昌则玉、惠登相等新附众也包括了进来。战争需要谋定而后动,比战争更重要的内务更是如此。直到韩衮、王来兴带着张妙手上下人马到了褒城,为期两日的整编研讨才算有了个结果。
整编的首要成果,排第一位的,就是确定了赵营日后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奉行不变的军事体制
先说军队编制,在反复讨论后,赵当世“博采众长”,确定了一个具有长期稳定性的方案:编制的最高级别为“军”,往下辖有若干“营”。每个营下面辖有若干“司”。每个司则如最初一样,五百人一满编,辖有五个“队”。每队百人,分五“行”。每行二十人,分四“伍”。伍是赵营最小军事单位,由五人组成。
军、营、司、队、行、伍六级,构成了赵营的军制主体。
一军之长的职位,赵当世考虑了很久,也参考了过往历朝诸多军职,最后还是打算以“总兵”称之。虽说赵营尚为流寇,用此官军之衔未免不伦不类,但话又说回来,拿一个生僻的古时军职出来,恐怕很多军将兵士心中都没有概念。而“总兵”二字固然粗滥,理解成本却也最小,各级军将一目了然便知此为一军之最高职。
徐珲开始表现出对此的强烈抵制,但昌则玉举了元末的例子,当时正朔在元,可天下叛军,无论文武大多套用元军官职以便于管理,也包括后来成功开国的朱元璋。甚至现在明军的许多军职追根溯源,都是来自于蒙元。况且当今流寇中,并不乏取官军职务自用的例子。以此类比,赵营的举止实不足为奇。
赵营现在是“名不正言不顺”,但众人拼命至今的意义,不就在打(本章未完,请翻页)
张营中,支持暴动者本就不是全部,现在暴动的主要策动人皆已脑袋搬家,望着寨外被赵营用长杆挑着来去示众的三颗血色头颅,营中的温和派重新占据上风。韩衮秉承赵当世的叮嘱,不断派人入营游说,威逼利诱下,张营最终放弃了再动干戈的念头,转而开门求和。
被张妙手带去褒城的有一千五百余人,留在城固的,还剩四五千之众,其中包含了许多老弱妇孺。韩衮与王来兴基于稳妥的考虑,没有放任自流,而是先将营中丁壮全都缴了械,之后不顾劳烦,一步一赶,将这四五千人监督着一路“押解”到了褒城。及张妙手部和看管他们的赵营后营、马军营俱入褒城,已是三日后。但在两日前,赵营的整编已然开始着手。
这次的整编,单从结构与规模上看,超出以往任何一次。主要参与者不止赵营的一帮老人,昌则玉、惠登相等新附众也包括了进来。战争需要谋定而后动,比战争更重要的内务更是如此。直到韩衮、王来兴带着张妙手上下人马到了褒城,为期两日的整编研讨才算有了个结果。
整编的首要成果,排第一位的,就是确定了赵营日后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奉行不变的军事体制
先说军队编制,在反复讨论后,赵当世“博采众长”,确定了一个具有长期稳定性的方案:编制的最高级别为“军”,往下辖有若干“营”。每个营下面辖有若干“司”。每个司则如最初一样,五百人一满编,辖有五个“队”。每队百人,分五“行”。每行二十人,分四“伍”。伍是赵营最小军事单位,由五人组成。
军、营、司、队、行、伍六级,构成了赵营的军制主体。
一军之长的职位,赵当世考虑了很久,也参考了过往历朝诸多军职,最后还是打算以“总兵”称之。虽说赵营尚为流寇,用此官军之衔未免不伦不类,但话又说回来,拿一个生僻的古时军职出来,恐怕很多军将兵士心中都没有概念。而“总兵”二字固然粗滥,理解成本却也最小,各级军将一目了然便知此为一军之最高职。
徐珲开始表现出对此的强烈抵制,但昌则玉举了元末的例子,当时正朔在元,可天下叛军,无论文武大多套用元军官职以便于管理,也包括后来成功开国的朱元璋。甚至现在明军的许多军职追根溯源,都是来自于蒙元。况且当今流寇中,并不乏取官军职务自用的例子。以此类比,赵营的举止实不足为奇。
赵营现在是“名不正言不顺”,但众人拼命至今的意义,不就在打(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6/6481/613497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