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368章 大战在即
推荐阅读:星际:病弱女配倒拔垂杨柳、夜宿孤棺,高冷女鬼崩溃求我别死、混民国,不借就抢、官道雄途、断绝关系后,觉醒SSS级天赋百分百爆率、问鼎:从一等功臣到权力巅峰、云养合欢宗:曹贼从仙子开始臣服、呢喃诗章、斗罗直播间:观众全是唐三仇敌!、恐游,开局病娇妹妹求我别杀她、
浑河对岸就是盛京城,满清在盛京下了不少本钱,城池外修建的土墙工事清晰可见,工事修满了浑河两岸。
夜不收情报部的负责人杨其礼道:“殿下,清军的大部人马都在浑河两岸集结了,总数不下二十万啊。”
朱慈烺风轻云淡道:“二十万又如何,八旗军能打的还剩多少皇太极比我们清楚。”
杨其礼继续道:“根据今日龙骧夜不收传来的情报,西边的蒙古人也在往这边驰援,不过数量有限,不到万人。”
孙应元冷冷道:“这些蒙古人,到了现在还赶着来送命呢!”
朱慈烺道:“这些蒙古人来了也不见得肯出力,情报说敖汉部等几个部落的扎萨克已经带人跑路了,连皇太极的女婿都跑了,其他蒙古各部更是没得说,也就建奴的铁子科尔沁部真心想帮他们。”
数日间,清军哨骑不断越过浑河南下,并且兵力规模一天比一天大。
明军主力抵近浑河时,清军各部严阵以待,层层设防,断绝了明军骑兵突袭的情况发生,皇太极本人也在河边竖起了黄龙旗,准备和明军决一死战。
朱慈烺也急着决战,因为明军的后勤又断了,他刚刚得到消息,京师已经变天了,先是两个皇弟先后莫名薨逝,再又是内阁首辅薛国观倒台。
薛国观明显是被整死的,崇祯命令他拟谕,薛国观把谕搞错为旨进呈,崇祯立刻大怒,下令五府九卿科道,审议他的罪,最后剥夺了他的所有官职。
被罢官后还没完,薛国观再次被多个朝臣举报受贿,崇祯又下令将他下狱赐死,薛国观受诏当晚在家中房梁上自尽,两天后才被收尸,生生的被羞辱而死。
薛国观一死,前线的后勤状况顿时变得很糟糕,粮饷严重不继,恐怕撑不了多久了。
通过京师传来的情报,朱慈烺隐隐得知,不管是皇子之死,还是薛国观身死,都有着勋贵的影子。
得到消息时的朱慈烺非常的愤怒,他下定决心,回京后定要大开杀戒,不管是谁,说破天也没用。
不过眼前最重要的是战事,朱慈烺思来想去,觉得不能就这么窝囊的撤军。
即便现在后勤不继,也要强行打下去,最起码要拿下盛京,打断满清的脊梁骨!
崇祯十二年九月初一日清晨,天气一片阴沉,清冷秋风一阵一阵的吹着。
莫子山明军大营外,几路人马急速奔来,分别是从西平堡而来的洪承畴,盖州赶来的周遇吉,耀州赶来的吴三桂,甚至连监军太监方正化、兵部监军陈新甲、辽东巡抚邱民仰等人也急急赶来。
决战在即,这种大战注定载入史册,如果自己缺席,不仅会抱憾终身,日后的论功行赏怕是也要靠边站。
洪承畴的精神有些萎靡,西平堡一战打得太难了,几次险些被清军破城,要不是杨国柱等宣大军拼死守(本章未完,请翻页)
夜不收情报部的负责人杨其礼道:“殿下,清军的大部人马都在浑河两岸集结了,总数不下二十万啊。”
朱慈烺风轻云淡道:“二十万又如何,八旗军能打的还剩多少皇太极比我们清楚。”
杨其礼继续道:“根据今日龙骧夜不收传来的情报,西边的蒙古人也在往这边驰援,不过数量有限,不到万人。”
孙应元冷冷道:“这些蒙古人,到了现在还赶着来送命呢!”
朱慈烺道:“这些蒙古人来了也不见得肯出力,情报说敖汉部等几个部落的扎萨克已经带人跑路了,连皇太极的女婿都跑了,其他蒙古各部更是没得说,也就建奴的铁子科尔沁部真心想帮他们。”
数日间,清军哨骑不断越过浑河南下,并且兵力规模一天比一天大。
明军主力抵近浑河时,清军各部严阵以待,层层设防,断绝了明军骑兵突袭的情况发生,皇太极本人也在河边竖起了黄龙旗,准备和明军决一死战。
朱慈烺也急着决战,因为明军的后勤又断了,他刚刚得到消息,京师已经变天了,先是两个皇弟先后莫名薨逝,再又是内阁首辅薛国观倒台。
薛国观明显是被整死的,崇祯命令他拟谕,薛国观把谕搞错为旨进呈,崇祯立刻大怒,下令五府九卿科道,审议他的罪,最后剥夺了他的所有官职。
被罢官后还没完,薛国观再次被多个朝臣举报受贿,崇祯又下令将他下狱赐死,薛国观受诏当晚在家中房梁上自尽,两天后才被收尸,生生的被羞辱而死。
薛国观一死,前线的后勤状况顿时变得很糟糕,粮饷严重不继,恐怕撑不了多久了。
通过京师传来的情报,朱慈烺隐隐得知,不管是皇子之死,还是薛国观身死,都有着勋贵的影子。
得到消息时的朱慈烺非常的愤怒,他下定决心,回京后定要大开杀戒,不管是谁,说破天也没用。
不过眼前最重要的是战事,朱慈烺思来想去,觉得不能就这么窝囊的撤军。
即便现在后勤不继,也要强行打下去,最起码要拿下盛京,打断满清的脊梁骨!
崇祯十二年九月初一日清晨,天气一片阴沉,清冷秋风一阵一阵的吹着。
莫子山明军大营外,几路人马急速奔来,分别是从西平堡而来的洪承畴,盖州赶来的周遇吉,耀州赶来的吴三桂,甚至连监军太监方正化、兵部监军陈新甲、辽东巡抚邱民仰等人也急急赶来。
决战在即,这种大战注定载入史册,如果自己缺席,不仅会抱憾终身,日后的论功行赏怕是也要靠边站。
洪承畴的精神有些萎靡,西平堡一战打得太难了,几次险些被清军破城,要不是杨国柱等宣大军拼死守(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6/6702/628630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