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72章大宋新军制

推荐阅读:星际:病弱女配倒拔垂杨柳夜宿孤棺,高冷女鬼崩溃求我别死混民国,不借就抢官道雄途断绝关系后,觉醒SSS级天赋百分百爆率问鼎:从一等功臣到权力巅峰云养合欢宗:曹贼从仙子开始臣服呢喃诗章斗罗直播间:观众全是唐三仇敌!恐游,开局病娇妹妹求我别杀她

    北宋的官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复杂、最混乱、最让人难以琢磨的一套官制系统。

    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和开国之初的大环境是分不开的。

    当然,也和读书人吃饱了撑着没事干喜欢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是分不开的。

    文官其然,军官亦然。

    五花八门,层出不穷。

    安史之乱后,藩镇做大,时刻威胁中央皇权。

    即便是唐朝灭亡,也为能解决藩镇问题。

    反而唐朝因藩镇而亡,唐朝灭亡后,华夏战乱不断,各节度使已经不满足节度使的称号,干脆开始称王称帝。

    皇帝轮流做,武将夺权,弑君杀父,轮播上演。

    郭荣死后,赵匡胤黄袍加身。

    鉴于这种混乱局面,便开始采用一系列手段来弱化节度使的权力。

    主要是先派自己的心腹大将去接任地方节度使,但这样还不够,自己在世的时候,还能压住这些心腹大将,哪天自己归田了,这些心腹大将掌管一方军政,岂不是又要上演藩镇格局?

    所以赵匡胤便采取了强干弱枝的政策。

    什么是强干弱枝?

    后世许多人都指责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自废武功,不知道最先对杯酒释兵权有这样的评价的是哪个脑残史学家,反正毒害了后世一大票键盘侠。

    强干弱枝的国策并非是虚弱北宋的军事力量,是为了保卫中央皇权。

    即从地方节度使的军队里挑选最精锐的部队,编入禁军之中。

    再从军政上,将最优良的战备给到中央禁军,削弱地方厢军的力量。

    实际上,在开国之初,治国的确开始用文人。

    但太祖时代,名将如云,也从未说武将不能为相的。

    例如曹彬,就做了枢密使,并且并未被文臣排挤。

    只是太宗朝的雍熙北伐,将大宋的军队精锐赔了个精光,武将集团从此以后,就被打断了腿,在文臣们面前抬不起来了。

    可以说弱宋此后的局面,皆是赵二此人一手造成!

    雍熙北伐之后,文人士大夫集团才真正开始在北宋的朝堂之上崛起。

    便开始想各种办法忽悠赵二来搞各种臃肿的官僚体系,总之,就只有一个目的:全力优待文官,全力遏制武将!

    如何遏制武将?

    首先从精神上开始洗脑!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当兵的是下等人!

    其次从军队职位上开始削弱,弄出一大堆的相互掣肘,相互制约,不明所以的军队官职、头衔。

    文人掌兵都有一个特点:不要这么不近人情嘛,大家都不容易,他只是触犯了军规而已,骂一顿就好了,或者贬谪他,或者开除他,打他多粗鲁啊,什么?要杀?不行不行,绝对不能杀……

    军纪便由此彻底崩坏!

    所谓慈不掌兵,从宋朝文人开始,成了反面笑话。

    站在赵桓的角度来看,军法要明确,大宋必须成立自己的军事法庭,代皇帝执掌军队军(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7/7403/679696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