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高远和唐梦华的第一轮交锋

推荐阅读:红楼琏二爷斗罗绝世:不朽龙族玩家请上车史上最强炼气期林凡叶惜免费阅读全部章节无敌天命炮灰读心我剧透,慌了一个又一个大秦:开局扶苏被贬,忽悠他造反重回1982小渔村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此人一米八的大高个儿,浓眉大眼,腮帮子突出,深深的法令纹,正是高远刚念叨过的赵宝刚。</p>

    高远一指谢园,笑着说道:“你找他,他是北电的在校生,正帮忙分发报名表呢。”</p>

    赵宝刚少年老成,忙伸出手说道:“那可太巧了,同学,给你添麻烦了。”</p>

    谢园跟他握了握,咧嘴一笑,道:“您客气,跟我来吧。诚儒哥一起吧。”</p>

    李诚儒哎了一声。</p>

    赵宝刚这才发现李诚儒,一脸惊喜道:“你是,你是,那个《大撒把》中的贝劳大使吧?”</p>

    李诚儒一乐,哟,咱也这么有名了,他顿时意气风发,道:“嗯,是我。”</p>

    “您也来报名上表演班?”</p>

    “活到老学到老嘛。”</p>

    “那这位是……”</p>

    “这是我们公司紫禁城影业的副总经理高远同志。”李诚儒给赵宝刚介绍了一下,又道:“高老师也是著名编剧,《大撒把》就是他创作的剧本。”</p>

    大刚子眼神一亮,又跟高远握手道:“久闻大名,如雷贯耳啊。没想到今天在这儿跟您遇上了,缘分啊。”</p>

    高远跟他握握手,笑道:“您说的没错,遇上了就是缘分,你们先去忙正事儿吧,别耽误了报名。”</p>

    赵宝刚笑了笑,抹身跟着谢园走了。</p>

    交钱、填表、报名,一周后才会进行考试。</p>

    得了李苒苒老师的指点,李诚儒相当于拿到了郭小四发放的S卡,直接通关。</p>

    他很放松,根本不存在如芒刺背、如鲠在喉、如坐针毡种种的焦虑情绪。</p>

    高远有点失望,他是奔着女儿国国王来的,结果找了一圈也没见到人家来报名。</p>

    或许已经报完了?</p>

    不着急,以后有的是见面的机会。</p>

    “去藏经馆胡同看看不?”李诚儒跨上偏三轮,问高远道。</p>

    “不去,让老田自个儿折腾去。”高远也坐进车斗里,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道。</p>

    李诚儒踹着了摩托车,一踩挡板子,偏三轮疾驰而出。</p>

    “你最近情绪不大对啊,有大撒把的意思,真就放心把剧组整个扔给老田啥都不管了?”李诚儒扭着头问道,一脸我不信的表情。</p>

    “放心,老田科班出身,脑子活,出不了大乱子。”高远笑着说道。</p>

    “出小乱子也不得了啊,虽然现如今小有盈余,一旦耽误了拍摄进度,你跟各地方台也没法交代不是?”</p>

    李诚儒是个聪明人,他听说了一些事情,清楚高远和田壮壮多少有点矛盾,但这种事情又没法直说,他就变着法地劝高远别太计较了。</p>

    “我心里有数。”高远明显不愿意深谈,他这两天除了要解决唐梦华的破事,也有故意不往剧组里掺和的小心思。</p>

    他倒要看看,少了自个儿这个后勤大总管,你田壮壮还能不能玩得转。</p>

    没错儿,高远既是出品人,也是实际意义上的制片主任。</p>

    孙文今岁数大了,挂个名就得,横不能真让老同志露胳膊弯袖子亲自上阵,去管理后勤那一摊子事儿吧。</p>

    高远接到李正阳的通知,确定于明日下午举行看片会,他心里踏实了。</p>

    京城的七月花红柳绿,一派欣欣向荣。</p>

    高远是和陈怀恺导演一起来的文化部。</p>

    他提着一个拷贝箱进了一间内部放映室,打眼一瞧,全是熟人。</p>

    蔡景山、沈创、刘海军、庞彬都是从他手里买过剧本的老熟人了,八一厂、儿影厂的几位他虽然不认识,但也听说过名号。</p>

    丁达明更不用说,他身边坐着的那位,面色阴鸷目光冷冽的女人就是唐梦华吧?</p>

    高远跟各位熟人打了一圈招呼。</p>

    丁达明握着他的手苦笑道:“你小子就没个安分时候,几天不搞事情心里就痒痒。”</p>

    言外之意是,我已经知道这事儿是你在背地里捣的鬼了。</p>

    高远不着痕迹地把手抽出来,耸耸肩,回击道:“丁总这话就没水平了,我追求的不过是个公平公正的竞争机会而已,完全是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行事,跟搞事情可一点都不沾边。”</p>

    “姓高的你浑蛋!”唐梦华勃然大怒,腾地站起身将一张报纸丢在高远脸上,喝道:“没有比你更无耻的人了,你居然派人跟踪我!</p>

    你敢说,我的行踪不是你故意透露出去的吗?</p>

    还造我的谣,说我涉嫌倒卖人情、以权谋私,报纸上也报道了,你敢否认?”</p>

    高远隔空取物,没让报纸糊在脸上,不然就丢人了。</p>

    这是一张《中青报》,他打开一看,报道篇幅不长,是肖卫红的手笔,挂的却是陈贝贝的大名。</p>

    报道中先提出疑问,唐梦华身为中影公司的职工,却还兼任着柏林电影节内地选片人一职,是否符合规定。</p>

    接着一张照片映入眼帘,这是高远通过关系弄到手的,从首都国际机场飞往明珠龙华机场的乘客名单。</p>

    唐梦华的名字赫然在列,被重点标注。</p>

    然后,文章话锋一转说,就算唐梦华身兼两职合乎情理,但你刚接下选片任务回到国内就迫不及待地飞去明珠,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你在利用职权给某家电影制片厂大开方便之门。</p>

    笔者了解到,某家电影制片厂今年上映的一部《燕归来》引起了唐女士的关注。</p>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女主角被打成右派,万不得已跟丈夫分离,20年时间眨眼而过,她被平反了,但却拒绝调回大城市,而是决心把后半生贡献给边疆的医疗事业。</p>

    笔者看过这部影片,客观地说,影片政治正确,有思想性,能够展现我国的价值观。</p>

    但是,它真的适合拿去柏林参展吗?</p>

    片子本身没有一点问题,但去海外参加影展,笔者认为我们的目的在于用电影架起对外交流的桥梁。</p>

    从这个根本性上来看,这部片子就不适合拿去参展了。</p>

    也让人对唐梦华女士选片的眼光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p>

    一篇文章把唐梦华批了个一无是处。</p>

    当然,内容都是高远提供的。</p>

    他大概浏览了一遍,目光如电逼视着唐梦华,云淡风轻地说道:“饭可以乱吃,话可不敢乱说啊,你有什么证据证明我派人跟踪你了?</p>

    就凭这篇报道吗?</p>

    无稽之谈!</p>

    你以为我是谁?我有预测未来的能力啊,我提前知道了你在哪儿,你要去哪儿,你会选一部什么样的影片带去柏林参加电影节?</p>

    你想象力未免也太丰富了一些吧?</p>

    还有,刚才你骂我啥?</p>

    骂我是个浑蛋没错吧?”</p>

    “我就骂了,你能把我怎么样?”</p>

    “道歉!”</p>

    “我他妈就不道!”</p>

    高远冲她竖起大拇指,乐了,道:“你很好,很硬气,我希望你能硬到底,千万不要半途软了!”</p>

    唐梦华觉得高远在开黄腔,但她没证据,事已至此,她当然不会软下来。</p>

    今天早上看到报纸的报道后,她腰子都快气炸了,跑到丁达明办公室里哭了一鼻子。</p>

    说什么自己身为选片人,回到国内挑选影片带去柏林参加电影节,也是为了国家电影事业的发展略尽绵薄之力。</p>

    眼下却被人恶意揣测居心不良、品德低下、以权谋私,您要是不给我主持公道,这个内地选片人我不当也罢!</p>

    丁达明也是个护犊子的老总,见她抽抽搭搭梨花带雨的,心下不忍,这才把打听到的消息告诉了她。</p>

    于是唐梦华一见到高远便破防了。</p>

    其实她心里明白,中青报发布的这篇文章都是事实。</p>

    让她感到惊讶的是,她们怎么会知道得如此详细?</p>

    思来想去只有一种可能性,就是高远把自己的底细调查了个底儿掉。</p>

    此刻她的脸上呈现出一片不正常的红色,这是人在极端愤怒和羞恼时才会出现的一种状态。</p>

    她还想张口反驳些什么。</p>

    啪!</p>

    文化部一位副部长狠狠拍了下木质的沙发扶手,沉声说道:“你们俩想要干什么?当这里是什么地方,今天办的是什么活动,岂容你俩在此放肆!”</p>

    唐梦华像是只被人掐住脖子的鸭子,嘎一声说不出话了。</p>

    高远一看发话这位,嗯,自己认识,老头儿冲自己使眼色呢。</p>

    他多聪明啊,知道这是老爷子给自己台阶下呢。</p>

    他干脆利索地承认错误,道:“对不起啊领导,小子孟浪了,不该不分场合地跟唐女士争个我长她浅,您莫怪罪,我下次注意。”</p>

    我长她浅是什么成语啊?</p>

    你小子说的话我一点都听不懂。</p>

    副部长同志咳嗽了两声,又道:“高远同志请坐吧。”</p>

    高远先把拷贝箱递给工作人员,然后跟陈怀恺绕到第二排沙发上坐下。</p>

    副部长又说道:“今天召开这个看片会,就是为了挑选出一部能够代表我国最高水准的影片去柏林参赛,这个大家都知道了,我就不多讲了。</p>

    我要强调的是,得知柏林电影节组委会向我们发出邀请后,中央宣传部门的主要领导同志,我们文化部的主要领导同志,以及电影局的相关领导都非常重视。</p>

    港澳办的廖公也专程打来电话说,希望同志们以专业的素养,秉持着内地电影人对电影艺术的无上追求,严肃、认真地对待这次审片工作。</p>

    一定要挑选出最能代表内地高水准的影片去参加柏林电影节盛会,为国家的对外文化交流事业架起一座友谊的桥梁。”</p>

    掌声雷动。</p>

    息了后,副部长呵呵一笑,道:“参加审片会的制片厂今天算是全部到齐了,不多不少,整整15家,但是送过来的片子却只有12部。</p>

    我想问问,桂影、西影和潇湘厂,我可以认为你们这三家是自动放弃参选机会了吗?”</p>

    三家的代表均表示没有合适的影片推荐,这次就算了,等来年生产出高质量的作品后再跟电影同仁们一较高下。</p>

    副部长问旁边一老专家道:“马老,我们在正式看片前,是不是先确定一个选片标准啊?”</p>

    马老捋着长长的胡子,微微点头,道:“我也看了今天出版的中国青年报,有一说一,抛开其他因素不谈,那篇报道中对内地电影的见解我是认可的。</p>

    老冯你既然提出来了,我说说我的意见吧。”</p>

    副部长做了个请的手势,道:“您老请说。”</p>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7/7827/707209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