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推荐阅读:星际:病弱女配倒拔垂杨柳、夜宿孤棺,高冷女鬼崩溃求我别死、混民国,不借就抢、官道雄途、断绝关系后,觉醒SSS级天赋百分百爆率、问鼎:从一等功臣到权力巅峰、云养合欢宗:曹贼从仙子开始臣服、呢喃诗章、斗罗直播间:观众全是唐三仇敌!、恐游,开局病娇妹妹求我别杀她、
陈元生天马行空般的提问,让李云溪有点摸不着头脑。
她轻轻耸肩,小声道:“应该是破四旧,打倒孔家店吧!”
陈元生犹豫一下,轻轻摇头:“在我个人看来,是孔子!”
“儒家和孔子是完全站在对立面的。”
观点有点惊世骇俗,旁边几个美女对这种哲学问题都没有深究过,再说了,孔子和儒家跟李云溪的演讲稿有啥关系?
几个人面面相觑,也不知道陈元生为啥东拉西扯,讨论起了哲学问题。
陈元生继续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个‘仁’字。”
“孔子还有一句很经典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其实就是对‘仁’的最佳诠释!”
“将这句话跟‘为人民服务’对照一番,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那就是绝对的好公务员了。”
“孔老夫子穷极一生,周游列国,就是想推广他的理想。”
“但是,如果孔老夫子活在汉武帝时期,被砍头都是轻的,搞不好要抄家灭族?”
“为什么?”
“因为孔子宣传的思想,是让王公贵族以身作则,行君子之风,严格律己,垂范天下,教化万民。”
“你觉得哪个王公贵族会约束自己,身先士卒,垂范天下,都恨不得把搜刮尽民脂民膏,取天下财富为己用。”
“所以,孔老夫子在任何时代都不会实现抱负的,这就是很有名的那句话:君子固穷。”
“但董仲舒不一样,他告诉汉武帝:你把孔子思想贯彻给百姓不就得了吗?”
“你让百姓忠君爱国,给他们洗脑,告诉他们用儒家思想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是对的,那样是错的,不照做就重罚、就扣帽子。”
“让百姓以身作则、严格律己,行君子之风;帝王将相,达官贵族们安享荣华,富贵万年。”
陈元生大概是有点口干,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继续道:“论语是记载孔子与其弟子言论和行为的书,也是孔子一生的写照。”
“你看,就这么一本书,董仲舒一字未改,还由此编纂出三纲五常,忠君报国系统,诞生了儒家,并且还把孔子捧上神坛。”
“孔老夫子如果跟董仲舒活在同一个时代,非得活活气死。”
“史学家其实早有定论,孔子思想,也就孟子继承了一部分,然后就绝了!”
“仁者的思想,沦落到‘取义’的地步,可不就是绝了么。”
“民国有位大学教授说过一句话‘书不读秦汉以降(下)’,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追本溯源,董仲舒的问题就出在这里。”
“用现在的话说,端谁的饭碗,替谁说话。”
“董仲舒要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当然要替统治者说话,要替统治者弄一套驭民理论,不然汉武帝能用他?”
“这就是董仲舒的发心、立场,帮统治者驭民,让百姓做君(本章未完,请翻页)
她轻轻耸肩,小声道:“应该是破四旧,打倒孔家店吧!”
陈元生犹豫一下,轻轻摇头:“在我个人看来,是孔子!”
“儒家和孔子是完全站在对立面的。”
观点有点惊世骇俗,旁边几个美女对这种哲学问题都没有深究过,再说了,孔子和儒家跟李云溪的演讲稿有啥关系?
几个人面面相觑,也不知道陈元生为啥东拉西扯,讨论起了哲学问题。
陈元生继续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个‘仁’字。”
“孔子还有一句很经典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其实就是对‘仁’的最佳诠释!”
“将这句话跟‘为人民服务’对照一番,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那就是绝对的好公务员了。”
“孔老夫子穷极一生,周游列国,就是想推广他的理想。”
“但是,如果孔老夫子活在汉武帝时期,被砍头都是轻的,搞不好要抄家灭族?”
“为什么?”
“因为孔子宣传的思想,是让王公贵族以身作则,行君子之风,严格律己,垂范天下,教化万民。”
“你觉得哪个王公贵族会约束自己,身先士卒,垂范天下,都恨不得把搜刮尽民脂民膏,取天下财富为己用。”
“所以,孔老夫子在任何时代都不会实现抱负的,这就是很有名的那句话:君子固穷。”
“但董仲舒不一样,他告诉汉武帝:你把孔子思想贯彻给百姓不就得了吗?”
“你让百姓忠君爱国,给他们洗脑,告诉他们用儒家思想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是对的,那样是错的,不照做就重罚、就扣帽子。”
“让百姓以身作则、严格律己,行君子之风;帝王将相,达官贵族们安享荣华,富贵万年。”
陈元生大概是有点口干,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继续道:“论语是记载孔子与其弟子言论和行为的书,也是孔子一生的写照。”
“你看,就这么一本书,董仲舒一字未改,还由此编纂出三纲五常,忠君报国系统,诞生了儒家,并且还把孔子捧上神坛。”
“孔老夫子如果跟董仲舒活在同一个时代,非得活活气死。”
“史学家其实早有定论,孔子思想,也就孟子继承了一部分,然后就绝了!”
“仁者的思想,沦落到‘取义’的地步,可不就是绝了么。”
“民国有位大学教授说过一句话‘书不读秦汉以降(下)’,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追本溯源,董仲舒的问题就出在这里。”
“用现在的话说,端谁的饭碗,替谁说话。”
“董仲舒要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当然要替统治者说话,要替统治者弄一套驭民理论,不然汉武帝能用他?”
“这就是董仲舒的发心、立场,帮统治者驭民,让百姓做君(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7/7937/721202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