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道不同者难为谋
推荐阅读:沈青云周雪小说全文无删减完整版、都市仙尊、联盟:卡我合同,我直接开摆!、全民转职:驭龙师的我可以斩神!、我只是抢个机缘,怎么成天命之子、被国足封杀后,在西甲肝属性成球神、工业大摸底:摸出来个南天门计划、劲爆,离婚后夫人给总裁挂男科了、大夏守国人、凡人修仙:我拥有一个秘境、
虞允文与赵构不同。
他对于刘淮的了解实在是太深了。
这厮从来都是一个唯恐天下不乱,不怕事闹大,就怕事不大的悍匪式人物。
当日宋军诸将还都在江南被动挨打,防御金军进攻的时候,刘淮就已经准备率军掏完颜亮大军的后路了。
这种人物,哪里能以常理度之?
也因此,虞允文第一时间就锁定了放走完颜亮的罪魁祸首,肯定是刘淮刘大郎没得跑。
而虞允文抵达驿站,见到刘淮之后,瞬间就更加确定了之前的想法,因为驿站中的所有人都在收拾行李,似乎马上就要离开了。
刘淮靠在立柱上,正笑眯眯的听着朱熹与辛弃疾的争执。
这两人在真正历史上,关系在一开始同样有些紧张。
原因同样很简单,因为朱熹属于主战派中的稳健派,期望万事俱备之后,一次性的打个大胜仗,彻底收复失地。
如果拿古事作比,那就是希望诸葛亮将六出祁山变成积蓄力量,一出祁山,一战定乾坤,百姓还能少受一点苦。
但包括虞允文与辛弃疾在内的大部分主战派都是激进派,他们是上过战场的,也是精通政治的,他们很明白,如果不一直北伐,那么那个万事俱备的局面就永远不会出现。
再加上辛弃疾属于盖棺定论的孝宗朝‘幸进’北人,朱熹等理学派最讨厌这种人,所以两人关系堪称冷淡。
而这一切的改变,则来自于二十年后的南岩之会,当时朱熹罢官,辛弃疾委婉表示了和解的态度。
随后两人的关系更是一发不可收拾,辛弃疾与周边的理学士人交流越来越多,在晚年的诗词中更是有《水调歌头·题吴子似县尉瑱山经德堂》这种完整‘说理’的诗词出现。
到了朱熹病逝之后,辛弃疾更是给了朱熹“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的高度评价。
现在,朱熹与辛弃疾之间的争执,恰恰也是稳健派与激进派之争,更是是理学与道学之争。
当然,两人在此时都很年轻,除了政治立场站的很稳,学术上还没有成为后来的宗师,却还是能说出个一二三的。
朱熹师承刘子羽兄弟不假,辛弃疾也是守业于北地大儒刘瞻。肚子里都是有货的,一旦开始唇枪舌剑,一时半会儿也完不了。
刘淮其实听不太懂这二人的辩论,自然科学与社科文学方面,刘淮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还能挥斥方遒一二,但是理学与道学之争,他就真的不明白了。
但刘淮有个爱好,或者说恶趣味,他喜欢将如今发生的事情与历史作强行复刻,有种参与进历史的感觉。
给辛弃疾他自己未来会写的诗词是这个原因;让完颜亮与完颜元宜君臣相得也是这个原因;开了个头,看朱熹与辛弃疾争论学术同样是这个原因。
见到虞允文怒气冲冲的抵达,(本章未完,请翻页)
他对于刘淮的了解实在是太深了。
这厮从来都是一个唯恐天下不乱,不怕事闹大,就怕事不大的悍匪式人物。
当日宋军诸将还都在江南被动挨打,防御金军进攻的时候,刘淮就已经准备率军掏完颜亮大军的后路了。
这种人物,哪里能以常理度之?
也因此,虞允文第一时间就锁定了放走完颜亮的罪魁祸首,肯定是刘淮刘大郎没得跑。
而虞允文抵达驿站,见到刘淮之后,瞬间就更加确定了之前的想法,因为驿站中的所有人都在收拾行李,似乎马上就要离开了。
刘淮靠在立柱上,正笑眯眯的听着朱熹与辛弃疾的争执。
这两人在真正历史上,关系在一开始同样有些紧张。
原因同样很简单,因为朱熹属于主战派中的稳健派,期望万事俱备之后,一次性的打个大胜仗,彻底收复失地。
如果拿古事作比,那就是希望诸葛亮将六出祁山变成积蓄力量,一出祁山,一战定乾坤,百姓还能少受一点苦。
但包括虞允文与辛弃疾在内的大部分主战派都是激进派,他们是上过战场的,也是精通政治的,他们很明白,如果不一直北伐,那么那个万事俱备的局面就永远不会出现。
再加上辛弃疾属于盖棺定论的孝宗朝‘幸进’北人,朱熹等理学派最讨厌这种人,所以两人关系堪称冷淡。
而这一切的改变,则来自于二十年后的南岩之会,当时朱熹罢官,辛弃疾委婉表示了和解的态度。
随后两人的关系更是一发不可收拾,辛弃疾与周边的理学士人交流越来越多,在晚年的诗词中更是有《水调歌头·题吴子似县尉瑱山经德堂》这种完整‘说理’的诗词出现。
到了朱熹病逝之后,辛弃疾更是给了朱熹“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的高度评价。
现在,朱熹与辛弃疾之间的争执,恰恰也是稳健派与激进派之争,更是是理学与道学之争。
当然,两人在此时都很年轻,除了政治立场站的很稳,学术上还没有成为后来的宗师,却还是能说出个一二三的。
朱熹师承刘子羽兄弟不假,辛弃疾也是守业于北地大儒刘瞻。肚子里都是有货的,一旦开始唇枪舌剑,一时半会儿也完不了。
刘淮其实听不太懂这二人的辩论,自然科学与社科文学方面,刘淮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还能挥斥方遒一二,但是理学与道学之争,他就真的不明白了。
但刘淮有个爱好,或者说恶趣味,他喜欢将如今发生的事情与历史作强行复刻,有种参与进历史的感觉。
给辛弃疾他自己未来会写的诗词是这个原因;让完颜亮与完颜元宜君臣相得也是这个原因;开了个头,看朱熹与辛弃疾争论学术同样是这个原因。
见到虞允文怒气冲冲的抵达,(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7/7981/722294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