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士子议论和投稿

推荐阅读:极道剑尊叩问仙道机战:先驱者的归来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大荒剑帝彼岸之主仙工开物遮天记混沌天帝诀吞噬古帝

    造士设立、公士改动,这些都是朱由检私下的决定,没有和外廷官员商议。

    在相关措施没有完善前,他不打算告诉外廷官员。准备在试行完善后,再一鼓作气推出去。

    所以他嘱咐王承恩等人注意保密,另外还交待锦衣卫和文思院编写技术保密章程、对匠官进行培训,避免大明辛辛苦苦研发的技术,被随意泄露出去。

    大明的官员和士子,对这些其实不关心。他们现在热议的,是刘宗周的重制礼乐。

    尤其是参加会试的举子,根本没有人能想到,只是考了几天试,就发现外面的世界全变了。

    重制礼乐、重修礼经,每一件事都冲击着大明士子的神经,让他们知道大明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些决定通过后,大明的未来,会和现在有很大不同。

    甚至现在就发生了变化,那就是皇帝和刘宗周对礼运篇的解释,已经纳入科举。

    若非会试已经考完了,说不定他们就要临时抱佛脚,学习礼运篇的新解释。

    甚至有选择考《礼记》的举子、答题试卷涉及到礼运篇的,现在就惶惶不安,到处询问这次的评卷标准,是不是按新解释。

    直到有礼部官员明确回应,告诉他们考官早已进场,根本不会知道礼运篇的新解释,这次评卷按原有解释来。这些人才终于放下心,知道对自己没影响,该担心的是下一科考试的人。

    这个闹剧,让一些人对刘宗周心中腹诽,认为他是闲着没事,才想重制礼乐。

    但是更多的士子,却欢呼雀跃,认为有刘宗周主持重制礼乐,一定能改变大明的风气,避免礼崩乐坏。

    立国二百六十年,大明现在的状况,和国初已经完全不同,许多沿用自国初的旧制,早已不合实际。

    大明的社会矛盾,也是空前加剧。尤其是辽东乱起、天灾频发之后,整个大明的局面,可谓迅速崩坏。

    很多人都觉得,世界不该是这个样子的。他们集会结社、讲论治化,想要用圣贤的学问,澄清当世风气。东林党就是其中的代表,很多东林书院的先生和学生,都是属于此类。

    如今,刘宗周被拜为帝师、奉命重制礼乐。让他们欢呼雀跃,认为一直以来的推动,终于见到了成效。

    也因为此,刘宗周得到了很多人支持。就连朝堂上的官员,也几乎没有提出异议——

    他们也认为大明的礼乐制度该改变,谁都不敢厚着脸皮说,当今天下的礼乐很完美,不需要任何改动。

    所以,皇帝在经筵上提出的重制礼乐的事情,几乎没有在朝堂上引发争议。很多人都默认了这件事,甚至还积极提建议。

    钱谦益写出的《恒产论》,也同样被人重视,得到广泛讨论。

    对于这篇文章,有的人大加称赞,认为钱谦益的理论符合《孟子》宗旨。

    有的人咬牙(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8/8385/930039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