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佛教屈服

推荐阅读:极道剑尊叩问仙道机战:先驱者的归来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大荒剑帝彼岸之主仙工开物遮天记混沌天帝诀吞噬古帝

    武官和勋贵的要求,毫无疑问被文官驳斥。

    因为文官并不想朝堂上资政大臣太多,影响廷推廷议。

    一时间,朝堂上争论的焦点,由勋贵是否能转任资政大臣,转变为资政大臣名额。

    很多官员认识到,如果任由皇帝将勋贵、武官等官员转为资政大臣。现有的廷推廷议制度,将发生很大改变。

    再想到资政大臣属于资政院,资政院又是未来国会的组成机构。一些官员开始提议,要对资政大臣的名额进行限制,不能无限增加资政大臣。

    朱由检想过把官员的廷推权力交给国会,但是这可能影响他对朝堂的控制力。所以他还是决定一步步来,先让资政大臣拥有廷推权力。

    面对群臣限制资政大臣名额的要求,朱由检道:

    “资政大臣一职,是朝廷对致仕官员的优待。”

    “但是致仕官员的数量可能太多,确实不应该随意增加。”

    “众卿以为,资政大臣的名额当以多少为宜?”

    “没获得资政大臣一职的致仕官员,又该如何安置?”

    群臣这下又开始陷入争论了,因为资政大臣一职,本就是当今皇帝对致仕老臣的优待。

    他们将来都有可能成为资政大臣,怎么能过于限制呢?

    所以群臣讨论来讨论去,得出的结论就是:

    资政大臣的数量,当以不超过现有朝堂大臣为宜。

    现在朝堂上有多少大臣呢?

    政务院可以说最多,北京六部尚书、侍郎,都能称得上朝堂大臣,一共二十四人。

    枢密院其次,一共有九位大臣。

    都察院佥都御史以上,一共有七位大臣。

    大理院、理藩院、通政司现在都只有一位,一共四十三位大臣。

    不过因为兵部和枢密院官员现在有重叠,实际在任的是四十位。

    内阁大学士都有四辅大臣加衔,能够称得上朝堂大臣。但因为他们不参与廷议廷推,所以这次不计算在内。

    群臣的要求就是,把资政大臣的名额限制在四十人。这样愿意在致仕后留京的文官,大多都能得到资政大臣职位。

    不过他们打的算盘虽好,但是勋贵和武官,却不愿意。

    因为文官计算的资政大臣名额,明显没有把勋贵和武官计算在内。

    这些人联合在一起,要求拥有一半资政大臣名额。其中勋贵十位,其他武官十位。

    文官对此表示你们在想屁,最多给他们十个名额,勋贵和武官加一起。

    他们觉得让勋贵和武官有机会参加廷推廷议就够优待了,哪能放任这些人拥有和文官同等的地位。

    而且在衍圣公和张真人占据两个资政大臣名额的情况下,再给勋贵和武官二十个名额,文官的名额就反而不如他们了,文官对此当然不满意。

    一群人吵吵嚷嚷,朱由检听得很是有趣。

    他把勋贵和武官抬进资政院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和文官打擂台。免得(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8/8385/930058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