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科举改革深化
推荐阅读:极道剑尊、叩问仙道、机战:先驱者的归来、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大荒剑帝、彼岸之主、仙工开物、遮天记、混沌天帝诀、吞噬古帝、
二月十二日的经筵,对学术界的影响是翻天覆地的。
大明的经学、史学,都要因此改变。
也因为此,对这场经筵的结论朱由检和群臣都很慎重,由刘宗周、钱谦益主笔,撰写相关稿件。
直到二月十六日,经过内阁大学士审议、半月朝通过的经筵录,方才传播出去。
《京报》专门发行增刊,报导这条消息。
刚刚结束第三场考试的举子,看到的就是这个。
他们纷纷认识到,大明的科举将有大变:
“四书点校修缮,五经校注大改。”
“这科举的四书义和五经义还怎么考?”
“按旧学还是新学?”
这是举子们最关心的事情,他们中很多人不关心经书如何注释,更关心的是考试内容会不会变。
当今皇帝登极后,先是设立明法科、明算科,又提倡三场并重,提高了策论的地位。
这一切都表明皇帝有改变科举的意思,他们担心皇帝为了推行新经学,会把科举大变。
一时间,刚结束考试的举子,尽皆讨论这一点。
年轻的举子还好说,他们脑子灵活,自忖能学习新经义,甚至能和年长举子站在同一起跑线。
但是年长的举子,对此就不乐意了——
他们的思维已经固化,很难接受新经学。
而且这些人大多有家有业,根本没有精力,去学什么新经学。
出于未来参加科举考虑,他们认为经义不该变。
这些人有的唉声叹气,有的却想到了三年前的事情。
三年前参加戊辰科考试的举子能示威,难道他们辛未科的考生就不敢吗?
尤其是那些参加过三年前那件事的,开始积极串联,想要再搞一次大事件。
——
这些人的动向,很快被锦衣卫报到宫里。
朱由检在朝会上将此传给诸位大臣,笑道:
“大明的士子,在表达意见上很热情啊!”
“国会一定要设起来,给他们发表意见的权力。”
“有了正当途径反馈,他们就不用必须闹事了。”
“一万以上士子联名的,公民委员会必须在国会提案、国会必须给结论。”
将前段时间给民众的权力,放宽要求拓展到士人。
以当前这个时代来说,士人的影响力远比普通民众要大,他们联合起来,影响力远胜民众。
朱由检出于这点给士人权力,出身士人的群臣有的对此很高兴,有的却很不安。首辅韩爌说道:
“这个办法,是不是太纵容士人了?”
“臣以为应该严格执法,把不报备的机会,全部予以驱散。”
“不能再让民众闹事,不把朝廷的制度放在眼里。”
这显然很对官僚的胃口,刑部、大理院的大臣,纷纷支持此议。
也有人觉得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对此不太同意。
刘宗周就认为只要符合礼法,士子可以用任何手段。
朱由检的选择是抓大放小,把大的群体(本章未完,请翻页)
大明的经学、史学,都要因此改变。
也因为此,对这场经筵的结论朱由检和群臣都很慎重,由刘宗周、钱谦益主笔,撰写相关稿件。
直到二月十六日,经过内阁大学士审议、半月朝通过的经筵录,方才传播出去。
《京报》专门发行增刊,报导这条消息。
刚刚结束第三场考试的举子,看到的就是这个。
他们纷纷认识到,大明的科举将有大变:
“四书点校修缮,五经校注大改。”
“这科举的四书义和五经义还怎么考?”
“按旧学还是新学?”
这是举子们最关心的事情,他们中很多人不关心经书如何注释,更关心的是考试内容会不会变。
当今皇帝登极后,先是设立明法科、明算科,又提倡三场并重,提高了策论的地位。
这一切都表明皇帝有改变科举的意思,他们担心皇帝为了推行新经学,会把科举大变。
一时间,刚结束考试的举子,尽皆讨论这一点。
年轻的举子还好说,他们脑子灵活,自忖能学习新经义,甚至能和年长举子站在同一起跑线。
但是年长的举子,对此就不乐意了——
他们的思维已经固化,很难接受新经学。
而且这些人大多有家有业,根本没有精力,去学什么新经学。
出于未来参加科举考虑,他们认为经义不该变。
这些人有的唉声叹气,有的却想到了三年前的事情。
三年前参加戊辰科考试的举子能示威,难道他们辛未科的考生就不敢吗?
尤其是那些参加过三年前那件事的,开始积极串联,想要再搞一次大事件。
——
这些人的动向,很快被锦衣卫报到宫里。
朱由检在朝会上将此传给诸位大臣,笑道:
“大明的士子,在表达意见上很热情啊!”
“国会一定要设起来,给他们发表意见的权力。”
“有了正当途径反馈,他们就不用必须闹事了。”
“一万以上士子联名的,公民委员会必须在国会提案、国会必须给结论。”
将前段时间给民众的权力,放宽要求拓展到士人。
以当前这个时代来说,士人的影响力远比普通民众要大,他们联合起来,影响力远胜民众。
朱由检出于这点给士人权力,出身士人的群臣有的对此很高兴,有的却很不安。首辅韩爌说道:
“这个办法,是不是太纵容士人了?”
“臣以为应该严格执法,把不报备的机会,全部予以驱散。”
“不能再让民众闹事,不把朝廷的制度放在眼里。”
这显然很对官僚的胃口,刑部、大理院的大臣,纷纷支持此议。
也有人觉得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对此不太同意。
刘宗周就认为只要符合礼法,士子可以用任何手段。
朱由检的选择是抓大放小,把大的群体(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8/8385/930097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