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这,便是儿臣的为君之道!
推荐阅读:星际:病弱女配倒拔垂杨柳、夜宿孤棺,高冷女鬼崩溃求我别死、混民国,不借就抢、官道雄途、断绝关系后,觉醒SSS级天赋百分百爆率、问鼎:从一等功臣到权力巅峰、云养合欢宗:曹贼从仙子开始臣服、呢喃诗章、斗罗直播间:观众全是唐三仇敌!、恐游,开局病娇妹妹求我别杀她、
李承乾这会儿可不知道自己背后那位高高在上的猛爹心态都快崩了。</p>
他只知道,眼前的魏征这会儿倒是真到了崩溃的边缘了。</p>
李承乾看着这位名列青史的‘人镜’,长叹了一声后,沉声道。</p>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p>
“这才是孤心目中文臣,尤其是谏臣该做的事情!”</p>
“单单盯着皇帝,那不过是挑肥拣瘦之下的折中罢了!”</p>
“要谏言,那就替天下的百姓谏言,为百姓在朝堂发声!”</p>
“赈灾粮是不是划拨的足够,有没有直接落实到位?”</p>
“朝廷减免的税赋,时不时真的传达下去了,县衙会不会借此机会中饱私囊?”</p>
“某些政策朝堂是一番好心,可落实的时候却格格不入,百姓苦于无处发声,那是不是可以由谏臣代劳?”</p>
“这些,难道不比盯着父皇衣服有没有穿好,是不是多喝了一杯有用?”</p>
“秘书监,言尽于此,孤也不过是一尚未及冠的稚童,谏臣之路该如何走,还望秘书监自己多费心!”</p>
说完,李承乾便闪到了一边。</p>
可他是走了,整个朝堂的朝臣们却没有忘记他。</p>
这会儿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在了他身上。</p>
那眼神是如此的炙热,以至于李承乾都不得不本能的来了个后撤步,想要避一避。</p>
不过,他倒是避开了臣工的视线。</p>
可他却忘了,还有个高坐上首的人呢。</p>
李世民这会儿同样两眼放光的看着李承乾,大声道。</p>
“承乾,你方才说的那四句……”</p>
“就是你说的文臣尤其是谏臣该尊崇的那四句,你再说一遍?!”</p>
“朕方才有些没听明白,朕要记下来!”</p>
李承乾先是一愣,而后便明白了。</p>
哦!</p>
原来不是自己多牛逼,而是横渠四句足够牛逼啊!</p>
虽然明朝的文官儿搞出了各种骚操作,也确实把大明祸害得不行。</p>
但有一黑一,这横渠四句,属实是震古烁今!</p>
想到这儿,李承乾头一抬,腰杆挺得笔直的看着众人,朗声道。</p>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p>
“此四句,乃孤一直以来对于未来目标的思考,如今拿出来,也是对诸位臣工的一个督促和激励!”</p>
“我等或许做不到这么宏大的目标,可冲着这目标努力的过程之中,我等必然收获良多!”</p>
“好!”</p>
都没等李承乾说完,李世民便直接拍着桌子交了声好。</p>
然后,一撸袖子,兴致勃勃的当场就开始挥毫泼墨在自己的‘小本本’上龙飞凤舞的写下了方才李承乾所提到的四句。</p>
李世民看着自己用那一手飞白写下的四句话,满意的点点头,而后颇为感慨的看着李承乾道。</p>
“承乾,朕以往总拿你当个孩子,可如今看来,你已有了自己的抱负!”</p>
“你今日能说出这番话,这东宫太子,你当明白了!”</p>
“朕身为你的父皇,朕……以你为荣!”</p>
好家伙!</p>
李承乾听到这儿都听傻了。</p>
以你为荣?</p>
这话都说出来了?</p>
这还是自家父皇么?</p>
这猛爹能说出这种话来?</p>
可李承乾这会儿又确实真心听到了啊。</p>
就冲着这句夸奖,李承乾深深一躬。</p>
“父皇过誉了,儿臣早有自知之明。”</p>
“皇爷爷是开国之君,父皇亦是古往今来少有的文武双全的盛世帝王,而到了儿臣这里,儿臣其实就应该是也只会是个守成之君!”</p>
“能守住皇爷爷和父皇开创的一番基业,能让我大唐的百姓富足,让我大唐的兵峰强大,那儿臣就足够了!”</p>
“儿臣不是如父皇这般的惊艳绝才之人,一步步踏踏实实走,就是了!”</p>
此言一出,别说李世民惊骇的看向了李承乾,一旁的臣工,尤其是长孙无忌,更是惊讶的直接站了起来。</p>
乖乖!</p>
这话,能直接说?</p>
这特么现在的皇帝才刚刚登基没几年呢,你这就开始谋划你登基之后的执政思路了?</p>
这特么是不是多少有些离谱了啊!</p>
长孙无忌这会儿心都蹦到嗓子眼了。</p>
他就怕李世民这会儿觉着李承乾太过‘有心’啊!</p>
谁曾想,还没等他帮着李承乾解释一二呢。</p>
上首便传来了李世民一阵豪爽的笑声。</p>
“哈哈哈哈哈,承乾,你居然是这么看待你自己的?”</p>
“你皇爷爷是开国之君,朕是盛世之君,反倒是你成了守成之君?”</p>
“你这么看是不是有些太过小看你自己了?”</p>
“朕仅从你昨日对于那间铺子的打理还有你今日所说之事来看,你的能力可不比朕当年差?”</p>
“你怎么就只能当个守成之君呢?”</p>
“来,给朕说说!”</p>
“放心,不耽误事儿,诸位臣工其实也挺感兴趣的。”</p>
“毕竟,他们的儿子将来得在你承乾手里效力,他们也想听听你这个未来之君到底是怎么想的!”</p>
长孙无忌听到这儿,一颗心总算是落回肚子里了。</p>
但与此同时,他也对李承乾所说的守成之君来了兴致。</p>
正如李世民所说的,他那儿子,将来肯定得在李承乾手里卖命来着。</p>
李承乾闻言稍稍沉吟片刻,而后拱了拱手。</p>
“回父皇,依儿臣来看,我大唐在皇爷爷手里开创,那么皇爷爷开国之君的名头是怎么也跑不掉的,这功绩也必须是他的。”</p>
“可皇爷爷毕竟只执政了十年不到便由父皇上位了。”</p>
“可以说,大唐真正的基础、疆域、威名是需要父皇去争取、去拼搏的。”</p>
“而父皇,也有这个能力带着这些从隋末一路走来的叔伯做到这一切!”</p>
“也正因为如此,儿臣才会说,父皇必然会是个盛世之君!”</p>
“大唐也必将在父皇手里走向辉煌!”</p>
“可辉煌过后呢?”</p>
“父皇执政的几十年,必然是对外打出威名,对内整理吏治、安抚民生的!”</p>
“这些,既是你的功绩,但何尝对于天下不是一种负担?”</p>
“所以,到了儿臣那时候,儿臣就该休养生息了!”</p>
“守好父皇传给儿臣的基业,让百姓繁衍生息、过好日子!”</p>
“这,便是儿臣的为君之道!”</p>
他只知道,眼前的魏征这会儿倒是真到了崩溃的边缘了。</p>
李承乾看着这位名列青史的‘人镜’,长叹了一声后,沉声道。</p>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p>
“这才是孤心目中文臣,尤其是谏臣该做的事情!”</p>
“单单盯着皇帝,那不过是挑肥拣瘦之下的折中罢了!”</p>
“要谏言,那就替天下的百姓谏言,为百姓在朝堂发声!”</p>
“赈灾粮是不是划拨的足够,有没有直接落实到位?”</p>
“朝廷减免的税赋,时不时真的传达下去了,县衙会不会借此机会中饱私囊?”</p>
“某些政策朝堂是一番好心,可落实的时候却格格不入,百姓苦于无处发声,那是不是可以由谏臣代劳?”</p>
“这些,难道不比盯着父皇衣服有没有穿好,是不是多喝了一杯有用?”</p>
“秘书监,言尽于此,孤也不过是一尚未及冠的稚童,谏臣之路该如何走,还望秘书监自己多费心!”</p>
说完,李承乾便闪到了一边。</p>
可他是走了,整个朝堂的朝臣们却没有忘记他。</p>
这会儿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在了他身上。</p>
那眼神是如此的炙热,以至于李承乾都不得不本能的来了个后撤步,想要避一避。</p>
不过,他倒是避开了臣工的视线。</p>
可他却忘了,还有个高坐上首的人呢。</p>
李世民这会儿同样两眼放光的看着李承乾,大声道。</p>
“承乾,你方才说的那四句……”</p>
“就是你说的文臣尤其是谏臣该尊崇的那四句,你再说一遍?!”</p>
“朕方才有些没听明白,朕要记下来!”</p>
李承乾先是一愣,而后便明白了。</p>
哦!</p>
原来不是自己多牛逼,而是横渠四句足够牛逼啊!</p>
虽然明朝的文官儿搞出了各种骚操作,也确实把大明祸害得不行。</p>
但有一黑一,这横渠四句,属实是震古烁今!</p>
想到这儿,李承乾头一抬,腰杆挺得笔直的看着众人,朗声道。</p>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p>
“此四句,乃孤一直以来对于未来目标的思考,如今拿出来,也是对诸位臣工的一个督促和激励!”</p>
“我等或许做不到这么宏大的目标,可冲着这目标努力的过程之中,我等必然收获良多!”</p>
“好!”</p>
都没等李承乾说完,李世民便直接拍着桌子交了声好。</p>
然后,一撸袖子,兴致勃勃的当场就开始挥毫泼墨在自己的‘小本本’上龙飞凤舞的写下了方才李承乾所提到的四句。</p>
李世民看着自己用那一手飞白写下的四句话,满意的点点头,而后颇为感慨的看着李承乾道。</p>
“承乾,朕以往总拿你当个孩子,可如今看来,你已有了自己的抱负!”</p>
“你今日能说出这番话,这东宫太子,你当明白了!”</p>
“朕身为你的父皇,朕……以你为荣!”</p>
好家伙!</p>
李承乾听到这儿都听傻了。</p>
以你为荣?</p>
这话都说出来了?</p>
这还是自家父皇么?</p>
这猛爹能说出这种话来?</p>
可李承乾这会儿又确实真心听到了啊。</p>
就冲着这句夸奖,李承乾深深一躬。</p>
“父皇过誉了,儿臣早有自知之明。”</p>
“皇爷爷是开国之君,父皇亦是古往今来少有的文武双全的盛世帝王,而到了儿臣这里,儿臣其实就应该是也只会是个守成之君!”</p>
“能守住皇爷爷和父皇开创的一番基业,能让我大唐的百姓富足,让我大唐的兵峰强大,那儿臣就足够了!”</p>
“儿臣不是如父皇这般的惊艳绝才之人,一步步踏踏实实走,就是了!”</p>
此言一出,别说李世民惊骇的看向了李承乾,一旁的臣工,尤其是长孙无忌,更是惊讶的直接站了起来。</p>
乖乖!</p>
这话,能直接说?</p>
这特么现在的皇帝才刚刚登基没几年呢,你这就开始谋划你登基之后的执政思路了?</p>
这特么是不是多少有些离谱了啊!</p>
长孙无忌这会儿心都蹦到嗓子眼了。</p>
他就怕李世民这会儿觉着李承乾太过‘有心’啊!</p>
谁曾想,还没等他帮着李承乾解释一二呢。</p>
上首便传来了李世民一阵豪爽的笑声。</p>
“哈哈哈哈哈,承乾,你居然是这么看待你自己的?”</p>
“你皇爷爷是开国之君,朕是盛世之君,反倒是你成了守成之君?”</p>
“你这么看是不是有些太过小看你自己了?”</p>
“朕仅从你昨日对于那间铺子的打理还有你今日所说之事来看,你的能力可不比朕当年差?”</p>
“你怎么就只能当个守成之君呢?”</p>
“来,给朕说说!”</p>
“放心,不耽误事儿,诸位臣工其实也挺感兴趣的。”</p>
“毕竟,他们的儿子将来得在你承乾手里效力,他们也想听听你这个未来之君到底是怎么想的!”</p>
长孙无忌听到这儿,一颗心总算是落回肚子里了。</p>
但与此同时,他也对李承乾所说的守成之君来了兴致。</p>
正如李世民所说的,他那儿子,将来肯定得在李承乾手里卖命来着。</p>
李承乾闻言稍稍沉吟片刻,而后拱了拱手。</p>
“回父皇,依儿臣来看,我大唐在皇爷爷手里开创,那么皇爷爷开国之君的名头是怎么也跑不掉的,这功绩也必须是他的。”</p>
“可皇爷爷毕竟只执政了十年不到便由父皇上位了。”</p>
“可以说,大唐真正的基础、疆域、威名是需要父皇去争取、去拼搏的。”</p>
“而父皇,也有这个能力带着这些从隋末一路走来的叔伯做到这一切!”</p>
“也正因为如此,儿臣才会说,父皇必然会是个盛世之君!”</p>
“大唐也必将在父皇手里走向辉煌!”</p>
“可辉煌过后呢?”</p>
“父皇执政的几十年,必然是对外打出威名,对内整理吏治、安抚民生的!”</p>
“这些,既是你的功绩,但何尝对于天下不是一种负担?”</p>
“所以,到了儿臣那时候,儿臣就该休养生息了!”</p>
“守好父皇传给儿臣的基业,让百姓繁衍生息、过好日子!”</p>
“这,便是儿臣的为君之道!”</p>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8/8491/783099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