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李承乾这是要成圣么?
推荐阅读:星际:病弱女配倒拔垂杨柳、夜宿孤棺,高冷女鬼崩溃求我别死、混民国,不借就抢、官道雄途、断绝关系后,觉醒SSS级天赋百分百爆率、问鼎:从一等功臣到权力巅峰、云养合欢宗:曹贼从仙子开始臣服、呢喃诗章、斗罗直播间:观众全是唐三仇敌!、恐游,开局病娇妹妹求我别杀她、
对于李承乾列出的第一个学习目标,众人先是一惊,而后却若有所思的点点头。</p>
平素里因为跟长孙皇后的关系,在李承乾的事儿上一向屁话都不说一句的长孙无忌,忽然站起来道。</p>
“陛下,臣觉着太子把政务中吏治这一项列为第一学习药物,是极为合理的。”</p>
“臣同太子洽谈过好几次,每每谈到相关事务,尚且年幼的太子总要先弄明白一件事,由谁批准、由谁监督、由谁执行,事后由谁审核!”</p>
“对于太子的这个捋清楚流程的做法,臣无比赞同。”</p>
“此举不仅太子需要学习,其实我等朝臣同样需要学习。”</p>
“如今三省六部辖下诸多官员,看似各司其职,可实际上别说太子了,连老臣有时候也弄不清楚某个事儿到底归谁管!”</p>
“到上面,倒是尚书省统管了,可下边呢,六部之中谁干什么,归谁管,这些事情实际很多都是模糊的!”</p>
“故此,老臣建议,不仅太子要学,最好能编纂出一本厘清三省六部职司的典籍来,也方便我等更好的为陛下为大唐效力!”</p>
“臣附议!”</p>
“臣附议!”</p>
“臣……”</p>
不得不说,长孙无忌这一番话可算是说到不少人心坎里了。</p>
尤其是那些个中级官员,上不上下不下的,碰上某些事儿的时候,那是真的一不小心就掉坑里了啊。</p>
有好事的时候大家你争我抢,可有锅的时候,那丢的同样一样利索啊。</p>
上头的六部尚书,他们是没办法,只要是他们衙门的事儿,他们都有责任。</p>
可中间这些个官员,他们最怕的就是这个。</p>
功劳不功劳的暂且放在一边,毕竟有功劳不一定能升迁。</p>
可若是背锅了,那可就一定有板子打在身上啊。</p>
而这种职责不清甩锅而来的背锅,才是他们最最讨厌最最害怕的。</p>
因为这压根不是自己有私心或者办事能力不足导致的,纯粹就是天降大锅,逃都没地儿逃啊。</p>
如今这么一弄的话,最好!</p>
大家伙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固然还是会有甩锅的空间,但比起现在这模模糊糊的模样绝对要好上无数倍!</p>
李世民默默的点点头,沉思片刻后,朗声道。</p>
“辅机所言,乃是正经的老成持重之言,此举确实对于提升我大唐吏治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p>
“既如此,那此事辅机你辛苦一下,你带着尚书省一应人等牵个头吧!”</p>
“好在只是厘清职责而不是调整官职,那么有着六部配合的情况下,一月时间,可够?”</p>
长孙无忌心里默默算了算后,重重一点头。</p>
“臣纵使殚精竭虑,也保证在一月内完成此事!”</p>
李世民哈哈一笑:“好好好,有辅机此言,朕心甚慰啊!”</p>
“那……承乾,你这第一个学习目标,倒是之后就能达成了。”</p>
“那继续说说,你还有什么要学的?!”</p>
“朕忽然发现,你小子这脑子倒是很清楚啊!”</p>
“有些东西朕都没看清楚,你倒是琢磨出问题来了!”</p>
“很好!”</p>
“就该如此!”</p>
“来,继续说!”</p>
李承乾虽然被李世民再次夸奖了一句,可他半点没有觉着高兴。</p>
因为他给自己找的偷懒理由,刚刚提出第一个就被李世民给灭了啊。</p>
说白了,真要学这个,一个月后,他就能拿着亲舅舅编撰的《大唐贞观版官职说明》进行系统的学习了。</p>
这特么还怎么偷懒?</p>
所以李承乾再次竖起了第二根手指。</p>
“除了对于官职的了解外,儿臣想了解的第二个东西,其实也是最近儿臣慢慢了解到的,便是民生!”</p>
“这里所说的民生,可不仅仅是藏在宫中以及户部里的那些户籍数据。”</p>
“毕竟这数据,不可能是全部准确的,儿臣……”</p>
“等等!承乾,你先等等,你凭什么说这数据不准!”</p>
李世民猛的打断了李承乾的发言,直接问出了一个问题。</p>
李承乾先是一愣,而后来了个小熊摊手。</p>
“户籍数据怎么可能是准的!?”</p>
“儿臣哪怕去民间的时间不多、次数也不多,都知道各地其实都有不少隐藏在山林还有旷野以及大户农庄里头的逃户!”</p>
“这些人逃赋税、逃徭役,或者干脆就是身上背着什么案子逃命,怎么可能让自己列入衙门的户籍统计当中!”</p>
“所以,这个数据有问题,那是绝对的!”</p>
李世民闻言沉默的点点头,有些无语的摆摆手。</p>
“你继续说吧!”</p>
“没想到你小子连这些事儿都知道了!?”</p>
“你多少有些妖孽了啊!”</p>
其实不光是李世民觉着李承乾妖孽,实际上朝臣们这会儿也是觉着李承乾有些妖孽过头了。</p>
你才十二岁啊。</p>
你聪明一点也就算了,怎么忽然间连衙门里这些事儿都知道了?</p>
甚至刚才那番话里,是不是提到了大户的农庄?</p>
这就表明,李承乾是真的知道底下州府里的一些弯弯绕的。</p>
特么的,这是谁让太子殿下知道的。</p>
真该死啊!</p>
一帮朝臣恨得牙根直痒痒的先不说,李承乾索性继续说道。</p>
“孩儿真正要学习和考虑的,是如何让大唐的百姓丰衣足食、老有所依、幼有所养!”</p>
“父皇,儿臣知道,这目标委实有些太过空虚,似乎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完成。”</p>
“可前边有皇爷爷和父皇,再加上儿臣自己以及将来儿臣的孩儿,一代代帝王努力下去,未必就不能做到!”</p>
“而只要做到方才儿臣所说的那些,哪怕做到有饭吃、有衣穿这个最基本的,那我大唐就再无造反之虞!”</p>
“毕竟,对于百姓来说,只要日子过得下去有奔头,谁乐意冒着诛九族的风险造反啊!”</p>
“也正因为如此,儿臣开始朝着这个目标开始努力了!”</p>
“这也是儿臣需要学习的地方,而儿臣选的第一个方向便是食!”</p>
“究竟一个大唐的百姓需要多少土地才能养活一家人,他家吃的是什么,能不能多一点收入!?”</p>
“等到吃的问题解决了,儿臣再去琢磨其他的!”</p>
“反正儿臣年轻,纵使拿十年解决这问题,能让大唐的百姓的收入增长个一两成,多吃上几口饭,那儿臣也值了!”</p>
此言一出,振聋发聩!</p>
平素里因为跟长孙皇后的关系,在李承乾的事儿上一向屁话都不说一句的长孙无忌,忽然站起来道。</p>
“陛下,臣觉着太子把政务中吏治这一项列为第一学习药物,是极为合理的。”</p>
“臣同太子洽谈过好几次,每每谈到相关事务,尚且年幼的太子总要先弄明白一件事,由谁批准、由谁监督、由谁执行,事后由谁审核!”</p>
“对于太子的这个捋清楚流程的做法,臣无比赞同。”</p>
“此举不仅太子需要学习,其实我等朝臣同样需要学习。”</p>
“如今三省六部辖下诸多官员,看似各司其职,可实际上别说太子了,连老臣有时候也弄不清楚某个事儿到底归谁管!”</p>
“到上面,倒是尚书省统管了,可下边呢,六部之中谁干什么,归谁管,这些事情实际很多都是模糊的!”</p>
“故此,老臣建议,不仅太子要学,最好能编纂出一本厘清三省六部职司的典籍来,也方便我等更好的为陛下为大唐效力!”</p>
“臣附议!”</p>
“臣附议!”</p>
“臣……”</p>
不得不说,长孙无忌这一番话可算是说到不少人心坎里了。</p>
尤其是那些个中级官员,上不上下不下的,碰上某些事儿的时候,那是真的一不小心就掉坑里了啊。</p>
有好事的时候大家你争我抢,可有锅的时候,那丢的同样一样利索啊。</p>
上头的六部尚书,他们是没办法,只要是他们衙门的事儿,他们都有责任。</p>
可中间这些个官员,他们最怕的就是这个。</p>
功劳不功劳的暂且放在一边,毕竟有功劳不一定能升迁。</p>
可若是背锅了,那可就一定有板子打在身上啊。</p>
而这种职责不清甩锅而来的背锅,才是他们最最讨厌最最害怕的。</p>
因为这压根不是自己有私心或者办事能力不足导致的,纯粹就是天降大锅,逃都没地儿逃啊。</p>
如今这么一弄的话,最好!</p>
大家伙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固然还是会有甩锅的空间,但比起现在这模模糊糊的模样绝对要好上无数倍!</p>
李世民默默的点点头,沉思片刻后,朗声道。</p>
“辅机所言,乃是正经的老成持重之言,此举确实对于提升我大唐吏治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p>
“既如此,那此事辅机你辛苦一下,你带着尚书省一应人等牵个头吧!”</p>
“好在只是厘清职责而不是调整官职,那么有着六部配合的情况下,一月时间,可够?”</p>
长孙无忌心里默默算了算后,重重一点头。</p>
“臣纵使殚精竭虑,也保证在一月内完成此事!”</p>
李世民哈哈一笑:“好好好,有辅机此言,朕心甚慰啊!”</p>
“那……承乾,你这第一个学习目标,倒是之后就能达成了。”</p>
“那继续说说,你还有什么要学的?!”</p>
“朕忽然发现,你小子这脑子倒是很清楚啊!”</p>
“有些东西朕都没看清楚,你倒是琢磨出问题来了!”</p>
“很好!”</p>
“就该如此!”</p>
“来,继续说!”</p>
李承乾虽然被李世民再次夸奖了一句,可他半点没有觉着高兴。</p>
因为他给自己找的偷懒理由,刚刚提出第一个就被李世民给灭了啊。</p>
说白了,真要学这个,一个月后,他就能拿着亲舅舅编撰的《大唐贞观版官职说明》进行系统的学习了。</p>
这特么还怎么偷懒?</p>
所以李承乾再次竖起了第二根手指。</p>
“除了对于官职的了解外,儿臣想了解的第二个东西,其实也是最近儿臣慢慢了解到的,便是民生!”</p>
“这里所说的民生,可不仅仅是藏在宫中以及户部里的那些户籍数据。”</p>
“毕竟这数据,不可能是全部准确的,儿臣……”</p>
“等等!承乾,你先等等,你凭什么说这数据不准!”</p>
李世民猛的打断了李承乾的发言,直接问出了一个问题。</p>
李承乾先是一愣,而后来了个小熊摊手。</p>
“户籍数据怎么可能是准的!?”</p>
“儿臣哪怕去民间的时间不多、次数也不多,都知道各地其实都有不少隐藏在山林还有旷野以及大户农庄里头的逃户!”</p>
“这些人逃赋税、逃徭役,或者干脆就是身上背着什么案子逃命,怎么可能让自己列入衙门的户籍统计当中!”</p>
“所以,这个数据有问题,那是绝对的!”</p>
李世民闻言沉默的点点头,有些无语的摆摆手。</p>
“你继续说吧!”</p>
“没想到你小子连这些事儿都知道了!?”</p>
“你多少有些妖孽了啊!”</p>
其实不光是李世民觉着李承乾妖孽,实际上朝臣们这会儿也是觉着李承乾有些妖孽过头了。</p>
你才十二岁啊。</p>
你聪明一点也就算了,怎么忽然间连衙门里这些事儿都知道了?</p>
甚至刚才那番话里,是不是提到了大户的农庄?</p>
这就表明,李承乾是真的知道底下州府里的一些弯弯绕的。</p>
特么的,这是谁让太子殿下知道的。</p>
真该死啊!</p>
一帮朝臣恨得牙根直痒痒的先不说,李承乾索性继续说道。</p>
“孩儿真正要学习和考虑的,是如何让大唐的百姓丰衣足食、老有所依、幼有所养!”</p>
“父皇,儿臣知道,这目标委实有些太过空虚,似乎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完成。”</p>
“可前边有皇爷爷和父皇,再加上儿臣自己以及将来儿臣的孩儿,一代代帝王努力下去,未必就不能做到!”</p>
“而只要做到方才儿臣所说的那些,哪怕做到有饭吃、有衣穿这个最基本的,那我大唐就再无造反之虞!”</p>
“毕竟,对于百姓来说,只要日子过得下去有奔头,谁乐意冒着诛九族的风险造反啊!”</p>
“也正因为如此,儿臣开始朝着这个目标开始努力了!”</p>
“这也是儿臣需要学习的地方,而儿臣选的第一个方向便是食!”</p>
“究竟一个大唐的百姓需要多少土地才能养活一家人,他家吃的是什么,能不能多一点收入!?”</p>
“等到吃的问题解决了,儿臣再去琢磨其他的!”</p>
“反正儿臣年轻,纵使拿十年解决这问题,能让大唐的百姓的收入增长个一两成,多吃上几口饭,那儿臣也值了!”</p>
此言一出,振聋发聩!</p>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8/8491/783099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