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姜杨救子龙,孙权登江北
推荐阅读:烟雨楼李子夜秦婀娜李幼薇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从四合院开始在诸天冒险、烟雨楼李子夜秦婀娜李幼薇、烟雨楼、惊鸿李子夜秦婀娜李幼薇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我一个C级天赋,无限进化很合理吧、割鹿记顾留白阅读、修仙从神秘小鼎开始、不败神婿、让你当收尸人,你直接解刨了前女友、
成宜虽勇,然杨阜、姜叙亦久经战阵之宿将。
二人目光交错,心领神会,旋即骤然发难。
成宜猝不及防,姜叙挺剑直刺其背,正中后心。
成宜大惊,喷血而怒视道:“汝贼竟反耶?”
“害民之将,不反何故?”
急切间,成宜回首,望向杨阜及己之谋士,欲求援助。
却见杨阜目露凶光,拔剑疾冲至其谋士面前,一把揪住衣领,利刃狠狠刺入其胸。
一时间,成宜麾下众人皆惊得目瞪口呆。
纷纷拔剑欲上前兴师问罪,姜叙、杨阜之部将亦拔剑相向,护住两人,严阵以待。
方才尚为互援之盟友,转瞬便成了城中死敌,气氛剑拔弩张。
成宜部将大怒:“何故杀我主将?”
姜叙挥剑斩下成宜头颅,高举于头顶:“马玩屠城害民,成宜坐视。城下白衣之将非为马超部将,乃河北赵龙将军,曾救我于危难。今我姜叙与西县城中众人相遇,若诸位仍认我是赤诚爱民之人,便与我一同抵御马玩,解救子龙将军。”
冀县姜氏于西县亦有名望,除去自己所部兵马,自有城中军卒百姓愿随。
而成宜旧部自是不愿。
却见杨阜上前高呼:“成宜旧部,无论羌汉,有愿归降者,既往不咎,否则格杀勿论!”
成宜旧部纵然彪悍,但主将已死,群龙无首。
今得见城中众士一心,自无抵抗必要,遂纷纷放下手中武器。
姜叙拔剑高呼:“随我出城,营救子龙将军!”
众军卒齐声高呼:“营救子龙将军!”
……
另一边,张辽痛失合淝城。
念及自己未能克尽守土之责,辜负丞相倚重之恩,心中满是愧疚。
然已成既定事实,再自怨已无用处。
当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办?
张辽盘点兵马,不过四百人。
面对周瑜这样的对手,想再复夺合淝已然不可能。
要绕路而归寿春,又兼路远。
手里面又没有粮草,只得西南而行,寻吴地小县,以掠府粮。
幸与长江江边遇得一县,获得补给。
却闻曹操听大败,正率水军沿江而下。
张辽大惊,心下担忧丞相有失,另外亦欲与丞相大军汇合,以汇报合淝战况,遂沿江而往西而去。
此时此刻。
赤壁孙权接到了周瑜的来信,知得合淝之事,不禁大喜。
然又往后看,却又有些反感。
“今曹操正沿江而下,孤欲阻之!公瑾却欲借万余精兵北上信阳,以阻曹操,他到底在想什么?”
虞翻思索道:“主公,公瑾既得合淝,乃立大功,其计谋深远,或许认为曹操不会走沿江这条水路。”
孙权指着江上硕大的“曹”字大旗:“曹操不会走?他都已经来了!”
虞翻给出了一个看似离谱的答案:“主公,依公瑾信中所言,此或为曹操佯军,其主力正向北而行。”
“这怎么可能?”
孙权当然不信(本章未完,请翻页)
二人目光交错,心领神会,旋即骤然发难。
成宜猝不及防,姜叙挺剑直刺其背,正中后心。
成宜大惊,喷血而怒视道:“汝贼竟反耶?”
“害民之将,不反何故?”
急切间,成宜回首,望向杨阜及己之谋士,欲求援助。
却见杨阜目露凶光,拔剑疾冲至其谋士面前,一把揪住衣领,利刃狠狠刺入其胸。
一时间,成宜麾下众人皆惊得目瞪口呆。
纷纷拔剑欲上前兴师问罪,姜叙、杨阜之部将亦拔剑相向,护住两人,严阵以待。
方才尚为互援之盟友,转瞬便成了城中死敌,气氛剑拔弩张。
成宜部将大怒:“何故杀我主将?”
姜叙挥剑斩下成宜头颅,高举于头顶:“马玩屠城害民,成宜坐视。城下白衣之将非为马超部将,乃河北赵龙将军,曾救我于危难。今我姜叙与西县城中众人相遇,若诸位仍认我是赤诚爱民之人,便与我一同抵御马玩,解救子龙将军。”
冀县姜氏于西县亦有名望,除去自己所部兵马,自有城中军卒百姓愿随。
而成宜旧部自是不愿。
却见杨阜上前高呼:“成宜旧部,无论羌汉,有愿归降者,既往不咎,否则格杀勿论!”
成宜旧部纵然彪悍,但主将已死,群龙无首。
今得见城中众士一心,自无抵抗必要,遂纷纷放下手中武器。
姜叙拔剑高呼:“随我出城,营救子龙将军!”
众军卒齐声高呼:“营救子龙将军!”
……
另一边,张辽痛失合淝城。
念及自己未能克尽守土之责,辜负丞相倚重之恩,心中满是愧疚。
然已成既定事实,再自怨已无用处。
当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办?
张辽盘点兵马,不过四百人。
面对周瑜这样的对手,想再复夺合淝已然不可能。
要绕路而归寿春,又兼路远。
手里面又没有粮草,只得西南而行,寻吴地小县,以掠府粮。
幸与长江江边遇得一县,获得补给。
却闻曹操听大败,正率水军沿江而下。
张辽大惊,心下担忧丞相有失,另外亦欲与丞相大军汇合,以汇报合淝战况,遂沿江而往西而去。
此时此刻。
赤壁孙权接到了周瑜的来信,知得合淝之事,不禁大喜。
然又往后看,却又有些反感。
“今曹操正沿江而下,孤欲阻之!公瑾却欲借万余精兵北上信阳,以阻曹操,他到底在想什么?”
虞翻思索道:“主公,公瑾既得合淝,乃立大功,其计谋深远,或许认为曹操不会走沿江这条水路。”
孙权指着江上硕大的“曹”字大旗:“曹操不会走?他都已经来了!”
虞翻给出了一个看似离谱的答案:“主公,依公瑾信中所言,此或为曹操佯军,其主力正向北而行。”
“这怎么可能?”
孙权当然不信(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8/8606/796107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