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刘备的抉择
推荐阅读:一起成功的作品女总裁的上门女婿、女总裁的上门女婿叶凡唐若雪百度云、一起成功的作品医婿、妖兄,你的寿元跟我有缘!、狂兽战神、重生60年代纵横北境、重生83:我在东北打猎的悠闲人生、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都市风云乔梁叶心仪、杀人加点的我,被迫直播死亡游戏、
拿下了巴中,现在对刘备来说,有两条路可走。
第一条,速度南下,先攻克雒城,再南下蜀郡,以解成都之围。
第二条,继续西进,占据整个巴州之地,再去封锁阴平之道。
法正算计。
若走第一条路,可攻破曹操,解成都之围。
但曹操亦可速速退军,保留有生力量退回巴西,安然退往阴平之地。
但若走第二条路,可连接汉中,威胁阴平武都。
按法正话说,他是倾向于第二条方略的:
虽然成都危险,但曹操若想攻下,必然要消耗大量的兵力与时间。
就算真攻下了也无所谓。
此时已经数月,成都粮草所剩无几。
不得以支撑庞大军销,此时可往西断曹操粮道,曹操若想安抚麾下军卒,必掠夺民资。
如此一来,曹操在益州搏下的爱民之誉也就不复存在了。
城破刘循必死,成都亦难免被劫。
而刘循一死,成都一劫,益州众官员亦会对曹操心生怨恨。
此时天时地利人和俱在主公之手,可号召数郡归附,曹操若不速逃,则有极大可能被我们毙于益州之地。
法正知道刘备有仁善之心,必不忍成都被屠。
所以,他纵然倾向于这一个计策,却把成都可能被屠,说成成都可能被劫。
然而,刘备亦非钝暗之辈。
他虽然临阵智谋远不及法正,但心细如发,洞察人心,寥寥数语间便知法正心意。
对此,刘备坚定摇摇头,对法正道:“曹操为保持军旅战力,实乃无所不为。孝直此策虽或可困曹贼于蜀地,然于蜀地百姓危害过甚。曹操亦可能恃劫掠而遁出益州,届时蜀地百姓岂非要遭灭顶之祸?”
法正感慨,主公心善,但易错失良机。
况且此赌纵输于主公无甚大害,若赢则可彻底消灭曹操。
刘备明白。
曹操亦非不智之主。
手下亦有高谋之士。
他们也肯定想到了这方面的危险。
但曹操了解我,他的谋士也了解我,知道我一定不会选择法正的方法。
刘备望着川蜀大地,抚膺长叹:
“孝直啊,我刘备自涿郡举义以来,愿以仁德为圭臬,固非为博虚名也。夫大汉宗庙之重,岂容以黎民膏血为赌?今纵循君之计,或可困曹贼于一时,然蜀地生民罹此茶毒,纵得天府,与暴秦何异?”
法正抬起头,发现刘备深邃的眼睛无比真诚。
“主公……”
“昔光武中兴,非恃权谋诡诈,实乃顺天应人,以获天佑。我宁失益州,不愿失天下心。君言‘赌局输赢’,然于我而言,此非赌局——固守仁政,虽道阻且长,譬如大禹疏浚,初看似迂,终成万世之利。
待他日政教昌明,邦国富强,得民心在我炎汉,纵曹操据金城汤池,又安能敌我大汉顺命之师?”
说到此,刘备的眼神黯淡下来:“况季玉已逝,吾侄尚在成都,我(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一条,速度南下,先攻克雒城,再南下蜀郡,以解成都之围。
第二条,继续西进,占据整个巴州之地,再去封锁阴平之道。
法正算计。
若走第一条路,可攻破曹操,解成都之围。
但曹操亦可速速退军,保留有生力量退回巴西,安然退往阴平之地。
但若走第二条路,可连接汉中,威胁阴平武都。
按法正话说,他是倾向于第二条方略的:
虽然成都危险,但曹操若想攻下,必然要消耗大量的兵力与时间。
就算真攻下了也无所谓。
此时已经数月,成都粮草所剩无几。
不得以支撑庞大军销,此时可往西断曹操粮道,曹操若想安抚麾下军卒,必掠夺民资。
如此一来,曹操在益州搏下的爱民之誉也就不复存在了。
城破刘循必死,成都亦难免被劫。
而刘循一死,成都一劫,益州众官员亦会对曹操心生怨恨。
此时天时地利人和俱在主公之手,可号召数郡归附,曹操若不速逃,则有极大可能被我们毙于益州之地。
法正知道刘备有仁善之心,必不忍成都被屠。
所以,他纵然倾向于这一个计策,却把成都可能被屠,说成成都可能被劫。
然而,刘备亦非钝暗之辈。
他虽然临阵智谋远不及法正,但心细如发,洞察人心,寥寥数语间便知法正心意。
对此,刘备坚定摇摇头,对法正道:“曹操为保持军旅战力,实乃无所不为。孝直此策虽或可困曹贼于蜀地,然于蜀地百姓危害过甚。曹操亦可能恃劫掠而遁出益州,届时蜀地百姓岂非要遭灭顶之祸?”
法正感慨,主公心善,但易错失良机。
况且此赌纵输于主公无甚大害,若赢则可彻底消灭曹操。
刘备明白。
曹操亦非不智之主。
手下亦有高谋之士。
他们也肯定想到了这方面的危险。
但曹操了解我,他的谋士也了解我,知道我一定不会选择法正的方法。
刘备望着川蜀大地,抚膺长叹:
“孝直啊,我刘备自涿郡举义以来,愿以仁德为圭臬,固非为博虚名也。夫大汉宗庙之重,岂容以黎民膏血为赌?今纵循君之计,或可困曹贼于一时,然蜀地生民罹此茶毒,纵得天府,与暴秦何异?”
法正抬起头,发现刘备深邃的眼睛无比真诚。
“主公……”
“昔光武中兴,非恃权谋诡诈,实乃顺天应人,以获天佑。我宁失益州,不愿失天下心。君言‘赌局输赢’,然于我而言,此非赌局——固守仁政,虽道阻且长,譬如大禹疏浚,初看似迂,终成万世之利。
待他日政教昌明,邦国富强,得民心在我炎汉,纵曹操据金城汤池,又安能敌我大汉顺命之师?”
说到此,刘备的眼神黯淡下来:“况季玉已逝,吾侄尚在成都,我(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8/8606/796140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