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雁过拔毛
推荐阅读:沈青云周雪大结局免费阅读全文、教导培训?谁教你这么改机娘的?、天渊、沈青云周雪最新章节免费观看、谁家正经四号位顶中锋、陆小姐独美后,六个哥哥跪求原谅、不是,这反派咋是萝莉控?、公路求生:百倍奖励、永夜余烬、纯人类流放黑塔被疯批哨兵强制爱、
陈砚感动不已,极恭敬对宁王行了一礼:“素来听闻王爷慈恩,今日得见,果真如此,下官斗胆,恳求王爷能慷慨解囊,为松奉那些贫苦百姓捐赠些银粮。”</p>
老登想逼他表态?</p>
那得先出点血。</p>
陈砚一向不怕伪君子,毕竟伪君子需要维护自已的名声,就会有诸多顾忌,也就给了他可操作的空间。</p>
他怕的是真小人,若遇上那样的人,多半是要硬碰硬的。</p>
只要宁王不直接与他撕破脸,他就要顺杆爬了。</p>
宁王一顿,旋即“哈哈”大笑:“陈三元果真是心系南山灾民,既是陈大人开口,本王必要有所表示,三日内,必会让人往南山送粮送银子。”</p>
陈砚欣喜地站起身,很恭敬地朝着宁王深深作揖,朗声道:“多谢王爷!”</p>
冯勇和陆中都惊得瞳孔扩散,嘴巴微张。</p>
陈砚竟对宁王如此恭敬,这是被宁王收买了?</p>
便是宁王也颇为惊诧,匆忙起身时腰间挂着的玉佩撞到桌腿,发出“叮叮当当”响声。</p>
宁王不自持王爷身份,竟亲自将陈砚扶起,眼中尽是对陈砚的赞赏:“陈大人心系百姓,实乃我大梁良臣!”</p>
陆中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怒气。</p>
宁王竟当着他一名锦衣卫的面拉拢地方官员,岂不是不将陛下放在眼中?</p>
还有那陈砚,原以为他是忠臣直臣,原来也不过一个为银钱折腰的贪官。</p>
陛下如此信任陈砚,他与北镇抚司众人为了护住陈砚,不惜暴露身份,如今竟成了陈砚与宁王讨价还价的资本。</p>
陆中后槽牙咬得极紧,心中的怒火仿若要将心中那位不惧强权的人烧成灰烬。</p>
陈砚顺着宁王的搀扶站直身体,脸上尽是感动之色,仿若千里马遇上伯乐般:“王爷谬赞了,陛下将下官派到此地,为的是让下官造福一方百姓,可这松奉民生艰难,倭寇横行,骨肉分离,下官便想组建一队水师,舰船大炮,驱除倭寇,脚踏樱花。”</p>
不等众人反应,陈砚继续慷慨激昂道:“今日得见王爷,就知下官之大愿可成。王爷在此地威望极高,若王爷能带头捐四五十万纹银,乡绅商贾必会纷纷效仿,下官手中银两充足,兵壮炮强,何愁不能还我宁淮百姓一片朗朗青天?!”</p>
陆中僵硬着扭头去看宁王,就见宁王虽是笑着,脸颊却连着抽搐好几下。</p>
他再扭头去看冯勇,冯勇目光呆滞,嘴巴微张,明显已经懵了。</p>
最终,他将目光落回到陈砚脸上,就见其浑身上下尽是少年朝气,看向宁王的眼神里满是期待,仿若只要宁王一点头,他便要甩开膀子大干一场。</p>
这……怎么就变成这样了?</p>
陈大人怎么敢朝宁王要银子,还一开口就是四五十万两纹银?</p>
他却不知,陈砚其实更想喊出百万两纹银,在心头转了一圈,这才改少了些。</p>
毕竟百万两纹银说出来实在吓人,怕是宁王当场就要发飙。</p>
无奈之下,陈砚只能说少一些。</p>
不过他的期待完全是真心实意的,他愿意被宁王拉拢,只要宁王出得起价钱,先来个四五十万两,再从乡绅商贾们手里纳捐一波,凑够百万两纹银的军费,他往京城一送,上上下下一贿赂,定能从兵部多弄些火器和炮船,到时候又能打倭寇又能防宁王,可谓一举多得。</p>
此刻的陈砚,仿佛那除夕之夜等着长辈给压岁钱的孩童,渴望、迫切,实实在在的赤子之心。</p>
可惜被宁王拒绝了。</p>
宁王摇头叹息:“本王全靠财政养着,哪儿有这许多银钱。”</p>
那话说得既心酸又无奈,让陈砚实在敬佩。</p>
这老登好利一张嘴,竟还有意思装穷。</p>
要不是他亲眼看到走私队伍的庞大,还有那不知从何处冒出来的炮船,他差点就信了。</p>
陈砚又是对宁王深深作揖,道:“王爷便是捐赠一两也是心意。”</p>
想跑?没那么容易。</p>
宁王神情再次一凝,转瞬又有了笑意:“如此大业,本王必支持,陈大人大可放心。”</p>
陈砚激动不已:“王爷大气!”</p>
多走动好啊,多走动能捞更多银钱。</p>
自从让陈知行带走十来万两银钱子后,陈砚就深觉银子不够用。</p>
要养民兵,要给南山的百姓修建水车,引水下山,都需要花银子。</p>
如今团建村的人吃水,都要到山上去挑水,极不方便,还需耽搁壮劳力。</p>
若能引水下山,就能解放劳动力。</p>
因此最近他在山上各处探查,已找到适合引水下山之处。</p>
再一看那湍急的水流,若不架个风车实在浪费。</p>
如此大的水流冲击,可以带动多少磨盘?</p>
又可以为团建村村民增加多少收入!</p>
土芋不可连作,等团建村村民收了土芋后,就要种玉米等作物,如此虽能填饱肚子,然这家里终究是穷困的。</p>
要再为他们想一条挣钱的路子才可。</p>
想要赚钱,必须先投入,这就要花钱费粮食。</p>
既然有大肥羊送上门,他肯定是要薅一把毛的。</p>
这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p>
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冯勇亲自将宁王送走。</p>
至于陈砚这尊瘟神,则是被掌柜恭送着离开的。</p>
因没有马车,陈砚只能与锦衣卫们走着回南山。</p>
此时天色已黑,百姓因宵禁不可上街,又舍不得点油灯,一排排的房子被黑暗笼罩。</p>
陈砚提着客栈所赠的灯笼,走到何处,那处便有微弱的光亮,待他离去,黑暗便再次将残留不多的亮光吞没。</p>
陆中神情古怪地抬头看前方陈砚的背影,想到刚刚在酒楼的场景,一时拿不定主意该不该将此事传回京城。</p>
因城门已关,今晚他们是不可离开府城的,陈砚便在附近找了家客栈,倒头就睡。</p>
翌日。</p>
天还未亮,陈砚就起了床。</p>
打了个哈欠,正要套官服,就感受到一股怨念。</p>
他警惕地扭头看去,就对上一双满是血丝的圆眼睛。</p>
陈砚被惊了一下,问那坐在床尾凳子上的陆中:“你这是做甚?”</p>
陆中起身,凑近陈砚,大拇指反手指向自已的胸口:“陈大人可知我等乃是令众官员闻风丧胆的北镇抚司?”</p>
陈砚不明所以:“你要说什么?”</p>
他与他们一同从京城来松奉了,还能不知道他们是北镇抚司?</p>
老登想逼他表态?</p>
那得先出点血。</p>
陈砚一向不怕伪君子,毕竟伪君子需要维护自已的名声,就会有诸多顾忌,也就给了他可操作的空间。</p>
他怕的是真小人,若遇上那样的人,多半是要硬碰硬的。</p>
只要宁王不直接与他撕破脸,他就要顺杆爬了。</p>
宁王一顿,旋即“哈哈”大笑:“陈三元果真是心系南山灾民,既是陈大人开口,本王必要有所表示,三日内,必会让人往南山送粮送银子。”</p>
陈砚欣喜地站起身,很恭敬地朝着宁王深深作揖,朗声道:“多谢王爷!”</p>
冯勇和陆中都惊得瞳孔扩散,嘴巴微张。</p>
陈砚竟对宁王如此恭敬,这是被宁王收买了?</p>
便是宁王也颇为惊诧,匆忙起身时腰间挂着的玉佩撞到桌腿,发出“叮叮当当”响声。</p>
宁王不自持王爷身份,竟亲自将陈砚扶起,眼中尽是对陈砚的赞赏:“陈大人心系百姓,实乃我大梁良臣!”</p>
陆中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怒气。</p>
宁王竟当着他一名锦衣卫的面拉拢地方官员,岂不是不将陛下放在眼中?</p>
还有那陈砚,原以为他是忠臣直臣,原来也不过一个为银钱折腰的贪官。</p>
陛下如此信任陈砚,他与北镇抚司众人为了护住陈砚,不惜暴露身份,如今竟成了陈砚与宁王讨价还价的资本。</p>
陆中后槽牙咬得极紧,心中的怒火仿若要将心中那位不惧强权的人烧成灰烬。</p>
陈砚顺着宁王的搀扶站直身体,脸上尽是感动之色,仿若千里马遇上伯乐般:“王爷谬赞了,陛下将下官派到此地,为的是让下官造福一方百姓,可这松奉民生艰难,倭寇横行,骨肉分离,下官便想组建一队水师,舰船大炮,驱除倭寇,脚踏樱花。”</p>
不等众人反应,陈砚继续慷慨激昂道:“今日得见王爷,就知下官之大愿可成。王爷在此地威望极高,若王爷能带头捐四五十万纹银,乡绅商贾必会纷纷效仿,下官手中银两充足,兵壮炮强,何愁不能还我宁淮百姓一片朗朗青天?!”</p>
陆中僵硬着扭头去看宁王,就见宁王虽是笑着,脸颊却连着抽搐好几下。</p>
他再扭头去看冯勇,冯勇目光呆滞,嘴巴微张,明显已经懵了。</p>
最终,他将目光落回到陈砚脸上,就见其浑身上下尽是少年朝气,看向宁王的眼神里满是期待,仿若只要宁王一点头,他便要甩开膀子大干一场。</p>
这……怎么就变成这样了?</p>
陈大人怎么敢朝宁王要银子,还一开口就是四五十万两纹银?</p>
他却不知,陈砚其实更想喊出百万两纹银,在心头转了一圈,这才改少了些。</p>
毕竟百万两纹银说出来实在吓人,怕是宁王当场就要发飙。</p>
无奈之下,陈砚只能说少一些。</p>
不过他的期待完全是真心实意的,他愿意被宁王拉拢,只要宁王出得起价钱,先来个四五十万两,再从乡绅商贾们手里纳捐一波,凑够百万两纹银的军费,他往京城一送,上上下下一贿赂,定能从兵部多弄些火器和炮船,到时候又能打倭寇又能防宁王,可谓一举多得。</p>
此刻的陈砚,仿佛那除夕之夜等着长辈给压岁钱的孩童,渴望、迫切,实实在在的赤子之心。</p>
可惜被宁王拒绝了。</p>
宁王摇头叹息:“本王全靠财政养着,哪儿有这许多银钱。”</p>
那话说得既心酸又无奈,让陈砚实在敬佩。</p>
这老登好利一张嘴,竟还有意思装穷。</p>
要不是他亲眼看到走私队伍的庞大,还有那不知从何处冒出来的炮船,他差点就信了。</p>
陈砚又是对宁王深深作揖,道:“王爷便是捐赠一两也是心意。”</p>
想跑?没那么容易。</p>
宁王神情再次一凝,转瞬又有了笑意:“如此大业,本王必支持,陈大人大可放心。”</p>
陈砚激动不已:“王爷大气!”</p>
多走动好啊,多走动能捞更多银钱。</p>
自从让陈知行带走十来万两银钱子后,陈砚就深觉银子不够用。</p>
要养民兵,要给南山的百姓修建水车,引水下山,都需要花银子。</p>
如今团建村的人吃水,都要到山上去挑水,极不方便,还需耽搁壮劳力。</p>
若能引水下山,就能解放劳动力。</p>
因此最近他在山上各处探查,已找到适合引水下山之处。</p>
再一看那湍急的水流,若不架个风车实在浪费。</p>
如此大的水流冲击,可以带动多少磨盘?</p>
又可以为团建村村民增加多少收入!</p>
土芋不可连作,等团建村村民收了土芋后,就要种玉米等作物,如此虽能填饱肚子,然这家里终究是穷困的。</p>
要再为他们想一条挣钱的路子才可。</p>
想要赚钱,必须先投入,这就要花钱费粮食。</p>
既然有大肥羊送上门,他肯定是要薅一把毛的。</p>
这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p>
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冯勇亲自将宁王送走。</p>
至于陈砚这尊瘟神,则是被掌柜恭送着离开的。</p>
因没有马车,陈砚只能与锦衣卫们走着回南山。</p>
此时天色已黑,百姓因宵禁不可上街,又舍不得点油灯,一排排的房子被黑暗笼罩。</p>
陈砚提着客栈所赠的灯笼,走到何处,那处便有微弱的光亮,待他离去,黑暗便再次将残留不多的亮光吞没。</p>
陆中神情古怪地抬头看前方陈砚的背影,想到刚刚在酒楼的场景,一时拿不定主意该不该将此事传回京城。</p>
因城门已关,今晚他们是不可离开府城的,陈砚便在附近找了家客栈,倒头就睡。</p>
翌日。</p>
天还未亮,陈砚就起了床。</p>
打了个哈欠,正要套官服,就感受到一股怨念。</p>
他警惕地扭头看去,就对上一双满是血丝的圆眼睛。</p>
陈砚被惊了一下,问那坐在床尾凳子上的陆中:“你这是做甚?”</p>
陆中起身,凑近陈砚,大拇指反手指向自已的胸口:“陈大人可知我等乃是令众官员闻风丧胆的北镇抚司?”</p>
陈砚不明所以:“你要说什么?”</p>
他与他们一同从京城来松奉了,还能不知道他们是北镇抚司?</p>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8/8678/809685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