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反击前夕
推荐阅读:沈青云周雪最新章节免费观看、武极天尊、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百炼飞升录、假太监:我乃大明九千岁、盖世神医、割鹿记、直视古神一整年、重生60带空间、冥王出狱、
以陈砚此前的种种事迹,可不像是会轻易吃亏的主。</p>
莫不是又有什么后手。</p>
宁王亲切道:“陈大人心胸宽广,免了一场争端,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少年英才。”</p>
陈砚面露悲切:“王爷谬赞了,下官只能为那些民兵弄来如此破船,想要使用,还需修缮,只是这修缮需大笔银两,怕是还要王爷解囊。”</p>
见他是为了要钱才屈服,宁王心中松快下来,当即笑着道:“抗倭大业,本王责无旁贷。”</p>
宁王喊了人过来,当着陈砚的面朗声道:“去账房支五千两银子交给陈大人。”</p>
陈砚起身,朝着宁王弯腰拱手:“多谢王爷,只是这船想要修好,恐不是五千两能成事,民兵如今还没兵器,怕是也要劳烦王爷解囊。”</p>
宁王本想用五千两将陈砚打发了,谁知陈砚竟还跟他要,宁王心中便有些不喜。</p>
不过宁王并非那等只顾眼前之人,何况于他而言,五千两银子实在不值一提。</p>
他笑道:“陈大人以为多少合适?”</p>
陈砚道:“民兵们终究要养家糊口,朝廷不给军饷,只得松奉的官府衙门出钱,可衙门也是捉襟见肘,只能仰赖王爷掏出五万两。”</p>
宁王想到陈砚会狮子大开口,万万没想到陈砚竟敢开如此大口,脸上的笑险些挂不住。</p>
五万两,真敢要啊!</p>
就连冯勇也呼吸加重了些,脑中只有一句话:陈砚真勇!</p>
谁能想到陈砚要饭要到宁王头上来了?</p>
宁王也是面露无奈:“本王虽有心,实在无力,至多只能拿出万两。”</p>
陈砚面露为难:“一万少是少了些,到底也是王爷一片心意,下官就替那些民兵们多谢王爷了。”</p>
出了钱还被嫌弃的宁王依旧面不改色让人去账房支银子。</p>
不过他做了如此大事,总不能如那些乡绅商贾一般白给。</p>
府上是没有那么些银子的,只有银票,要是不要?</p>
陈砚虽不太满意,终究还是接下了,还道:“下官去取银子时,必会报出王爷的名号。”</p>
对于陈砚的识趣,宁王颇满意。</p>
冯勇与陈砚是一同离开的,待到前厅只剩下宁王与谢先生二人,谢先生起身朝着宁王深深一拜 :“王爷竟能将那陈三元拿捏至此,让在下佩服之至!”</p>
宁王“哈哈”大笑。</p>
宁王府外,陈砚正欲离去,冯勇提速几步走到陈砚前方,回头看向陈砚,仰头大笑离去。</p>
此一举看得陆中火冒三丈:“大人竟就要吃这哑巴亏?”</p>
太憋屈了!</p>
陈砚压了压胸口,宁王给的银票就放在里面。</p>
“吃一堑长一智。”</p>
本想趁机缓和一番,留给自已多些时间发展。</p>
如今看来,是他陈砚想当然了。</p>
宁王可没有京城那些人要脸。</p>
他陈砚既然将松奉从上到下都撕破脸了,这宁王一并撕破脸又何妨?</p>
是他着相了,只要他不投靠宁王,他与宁王就是不死不休,何必找什么缓和之机?</p>
“后日就到十五了,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p>
陈砚的话让陆中很是茫然。</p>
留给他们什么时间?</p>
陈砚并未多话,而是坐着马车先在府城转了一圈,往各世家大族转了一圈。</p>
那些世家大族一听说陈砚前来便知没好事,又不敢躲,只能忐忑地将陈砚迎进家里,果不其然,陈砚又是来要钱的。</p>
王爷都出钱了,你们还不跟着出吗?</p>
王爷捐款一万,你们少说也该给一万吧。</p>
众乡绅商贾听得头皮发麻,犹记得去年拿出来举例的是松奉知府胡德运。</p>
去年陈砚在松奉城外转了一圈,松奉城内不少乡绅商贾以为陈砚惧怕胡德运的威势,不敢在城内对他们动手,还暗自高兴,谁知陈砚进城后,胡德运不仅没压制住陈砚,反倒被陈砚给敲了一笔。</p>
旋即陈砚就以此在府城各家走了一圈,不动用灾民就将他们的银子和粮食给敲走了。</p>
至于那些陈砚还未走到的各个县衙,也都一一收到了陈砚的信,里面的话术也是如此。</p>
顶头上司都捐了,谁敢不动手?</p>
于是在陈砚回到府城后的一段日子,还陆续收到了不少银子。</p>
这两日的场景如出一辙,只是对象变成了宁王。</p>
而宁王给陈砚捐赠银两,这背后的意味就深了。</p>
哪怕不愿意,各家也只能慷慨解囊。</p>
连着两日,陈砚将府城各家走遍了,再次带回来十二万两。</p>
在陆中的惊诧目光下,陈砚却很遗憾:“外面的乡绅商贾来不及去要钱了。”</p>
大把银子来不及去捡,实在让人扼腕。</p>
陆中愣愣问道:“为何?”</p>
陈砚深吸口气,转头对陆中道:“从今晚起,我们就与整个宁淮为敌了,往后等候我们的只会是更多明枪暗箭。”</p>
陆中不以为然:“如今不已经是与整个宁淮为敌了吗?”</p>
“不一样。”</p>
以前是对那些底下的人动手,此次是冲着宁王去的。</p>
今晚之后,他陈砚与整个宁淮再无和缓可能。</p>
陆中心中隐隐不安:“今晚你究竟要做什么?难不成要揭穿宁王走私一事?”</p>
如今揭穿,他们怕是要尽数埋葬于此,证据根本出不了宁淮。</p>
陈砚笑了笑,仰头望天。</p>
夕阳已沿着城墙落下,此时该是在海平面,它用最后的余晖染红半边天,要在天空留下最瑰丽的彩霞。</p>
“该让松奉的百姓怒吼出声了。”</p>
夜幕降临,黑暗再次笼罩了松奉。</p>
长长的队伍沿着街道缓缓穿越松奉城,火把肆意跳动,仿若在嚣张地对着道路两边安静的房屋嘲讽。</p>
时隔三个月,他们再次肆无忌惮地践踏着这座城池。</p>
沙滩上,几十艘大船停靠在岸边,灯火通明。</p>
人群繁忙地搬运着货物,一艘艘大船被装满后,缓缓摆尾,要离开岸边。</p>
恰在此时,无数如同树叶般漂浮在海面上的划子朝着这边冲来。</p>
岸上很快察觉,便有人大喊:“海寇来袭!海寇来袭!”</p>
冯勇咬牙咒骂:“该死的海寇!”</p>
再恼恨,此时也只能迎敌。</p>
千户所七八艘船排成锥形,朝着那些划子直接冲撞过去。</p>
庞大的舰船撞过去,无数划子被撞得七零八落,海面上漂浮着碎裂的木板,海寇们纷纷落水。</p>
那些舰船甲板上出现许多火铳,对着海面就是一通扫射。</p>
莫不是又有什么后手。</p>
宁王亲切道:“陈大人心胸宽广,免了一场争端,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少年英才。”</p>
陈砚面露悲切:“王爷谬赞了,下官只能为那些民兵弄来如此破船,想要使用,还需修缮,只是这修缮需大笔银两,怕是还要王爷解囊。”</p>
见他是为了要钱才屈服,宁王心中松快下来,当即笑着道:“抗倭大业,本王责无旁贷。”</p>
宁王喊了人过来,当着陈砚的面朗声道:“去账房支五千两银子交给陈大人。”</p>
陈砚起身,朝着宁王弯腰拱手:“多谢王爷,只是这船想要修好,恐不是五千两能成事,民兵如今还没兵器,怕是也要劳烦王爷解囊。”</p>
宁王本想用五千两将陈砚打发了,谁知陈砚竟还跟他要,宁王心中便有些不喜。</p>
不过宁王并非那等只顾眼前之人,何况于他而言,五千两银子实在不值一提。</p>
他笑道:“陈大人以为多少合适?”</p>
陈砚道:“民兵们终究要养家糊口,朝廷不给军饷,只得松奉的官府衙门出钱,可衙门也是捉襟见肘,只能仰赖王爷掏出五万两。”</p>
宁王想到陈砚会狮子大开口,万万没想到陈砚竟敢开如此大口,脸上的笑险些挂不住。</p>
五万两,真敢要啊!</p>
就连冯勇也呼吸加重了些,脑中只有一句话:陈砚真勇!</p>
谁能想到陈砚要饭要到宁王头上来了?</p>
宁王也是面露无奈:“本王虽有心,实在无力,至多只能拿出万两。”</p>
陈砚面露为难:“一万少是少了些,到底也是王爷一片心意,下官就替那些民兵们多谢王爷了。”</p>
出了钱还被嫌弃的宁王依旧面不改色让人去账房支银子。</p>
不过他做了如此大事,总不能如那些乡绅商贾一般白给。</p>
府上是没有那么些银子的,只有银票,要是不要?</p>
陈砚虽不太满意,终究还是接下了,还道:“下官去取银子时,必会报出王爷的名号。”</p>
对于陈砚的识趣,宁王颇满意。</p>
冯勇与陈砚是一同离开的,待到前厅只剩下宁王与谢先生二人,谢先生起身朝着宁王深深一拜 :“王爷竟能将那陈三元拿捏至此,让在下佩服之至!”</p>
宁王“哈哈”大笑。</p>
宁王府外,陈砚正欲离去,冯勇提速几步走到陈砚前方,回头看向陈砚,仰头大笑离去。</p>
此一举看得陆中火冒三丈:“大人竟就要吃这哑巴亏?”</p>
太憋屈了!</p>
陈砚压了压胸口,宁王给的银票就放在里面。</p>
“吃一堑长一智。”</p>
本想趁机缓和一番,留给自已多些时间发展。</p>
如今看来,是他陈砚想当然了。</p>
宁王可没有京城那些人要脸。</p>
他陈砚既然将松奉从上到下都撕破脸了,这宁王一并撕破脸又何妨?</p>
是他着相了,只要他不投靠宁王,他与宁王就是不死不休,何必找什么缓和之机?</p>
“后日就到十五了,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p>
陈砚的话让陆中很是茫然。</p>
留给他们什么时间?</p>
陈砚并未多话,而是坐着马车先在府城转了一圈,往各世家大族转了一圈。</p>
那些世家大族一听说陈砚前来便知没好事,又不敢躲,只能忐忑地将陈砚迎进家里,果不其然,陈砚又是来要钱的。</p>
王爷都出钱了,你们还不跟着出吗?</p>
王爷捐款一万,你们少说也该给一万吧。</p>
众乡绅商贾听得头皮发麻,犹记得去年拿出来举例的是松奉知府胡德运。</p>
去年陈砚在松奉城外转了一圈,松奉城内不少乡绅商贾以为陈砚惧怕胡德运的威势,不敢在城内对他们动手,还暗自高兴,谁知陈砚进城后,胡德运不仅没压制住陈砚,反倒被陈砚给敲了一笔。</p>
旋即陈砚就以此在府城各家走了一圈,不动用灾民就将他们的银子和粮食给敲走了。</p>
至于那些陈砚还未走到的各个县衙,也都一一收到了陈砚的信,里面的话术也是如此。</p>
顶头上司都捐了,谁敢不动手?</p>
于是在陈砚回到府城后的一段日子,还陆续收到了不少银子。</p>
这两日的场景如出一辙,只是对象变成了宁王。</p>
而宁王给陈砚捐赠银两,这背后的意味就深了。</p>
哪怕不愿意,各家也只能慷慨解囊。</p>
连着两日,陈砚将府城各家走遍了,再次带回来十二万两。</p>
在陆中的惊诧目光下,陈砚却很遗憾:“外面的乡绅商贾来不及去要钱了。”</p>
大把银子来不及去捡,实在让人扼腕。</p>
陆中愣愣问道:“为何?”</p>
陈砚深吸口气,转头对陆中道:“从今晚起,我们就与整个宁淮为敌了,往后等候我们的只会是更多明枪暗箭。”</p>
陆中不以为然:“如今不已经是与整个宁淮为敌了吗?”</p>
“不一样。”</p>
以前是对那些底下的人动手,此次是冲着宁王去的。</p>
今晚之后,他陈砚与整个宁淮再无和缓可能。</p>
陆中心中隐隐不安:“今晚你究竟要做什么?难不成要揭穿宁王走私一事?”</p>
如今揭穿,他们怕是要尽数埋葬于此,证据根本出不了宁淮。</p>
陈砚笑了笑,仰头望天。</p>
夕阳已沿着城墙落下,此时该是在海平面,它用最后的余晖染红半边天,要在天空留下最瑰丽的彩霞。</p>
“该让松奉的百姓怒吼出声了。”</p>
夜幕降临,黑暗再次笼罩了松奉。</p>
长长的队伍沿着街道缓缓穿越松奉城,火把肆意跳动,仿若在嚣张地对着道路两边安静的房屋嘲讽。</p>
时隔三个月,他们再次肆无忌惮地践踏着这座城池。</p>
沙滩上,几十艘大船停靠在岸边,灯火通明。</p>
人群繁忙地搬运着货物,一艘艘大船被装满后,缓缓摆尾,要离开岸边。</p>
恰在此时,无数如同树叶般漂浮在海面上的划子朝着这边冲来。</p>
岸上很快察觉,便有人大喊:“海寇来袭!海寇来袭!”</p>
冯勇咬牙咒骂:“该死的海寇!”</p>
再恼恨,此时也只能迎敌。</p>
千户所七八艘船排成锥形,朝着那些划子直接冲撞过去。</p>
庞大的舰船撞过去,无数划子被撞得七零八落,海面上漂浮着碎裂的木板,海寇们纷纷落水。</p>
那些舰船甲板上出现许多火铳,对着海面就是一通扫射。</p>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8/8681/809764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