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陈修撰被锦衣卫带走了
推荐阅读:沈青云周雪免费阅读完整版大结局、我有一柄摄魂幡、近战狂兵、说了子债母偿,你偏不信怪我咯?、无字天书!!!、重生:官运亨通、黑欲人生、星辰之主、杂役弟子没出路?我以画符道长生、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
“彭修撰,我等与陈修撰同朝为官,陈修撰如今受了不公,你如何能讥讽?”</p>
同衙房的一位翰林怒而出声责怪彭逸春。</p>
一言出,其他翰林也是纷纷附和。</p>
彭逸春被众人挤兑得再不敢开口,只能缩在自已的位置上。</p>
陈砚自是要感激一番众人的仗义执言。</p>
原本他以为自已要在翰林院熬资历,如今这实录还未修完就要走,不知接手的会是何人。</p>
临行前,自是要去拜会座师焦志行。</p>
虽两人走得并不亲近,还是要尽尽师生情谊。</p>
焦府离陈砚的宅子有些远,陈砚坐的马车前往,赶车的依旧是陈老虎。</p>
陈族事了后,陈老虎就赶回了京城,陈砚也不用再用两条腿丈量京城。</p>
门房一听陈砚之名,并不往里通报,就将陈砚领了进去。</p>
刚坐下品了口茶,屋外就传来一个声音:“陈砚来了?”</p>
焦志行笑着大跨步从外走来,陈砚起身拱手要行礼,却被焦志行制止:“快坐。”</p>
陈砚也就顺势坐下,眸光一扫,就见焦志行眼底的乌青,显然是近些日子未歇息好。</p>
“学生此次是来向座师辞行,今日一别不知何时还能再见,还望座师珍重。”</p>
徐鸿渐回来了,作为次辅的焦志行必不会好过。</p>
焦志行笑道:“如今战事吃紧,朝中大小事不断,本官既在次辅之位上,便要尽为官者的职责,自是不可过得太安逸。”</p>
陈砚拱手:“座师肩负重担,却也要保重身体。”</p>
这等劝慰之语虽有不少人同焦志行说,然陈砚之真心他还是能感觉到的。</p>
焦志行便多了几分感触:“以如今的朝堂局势,你去地方避避风头倒是好事。松奉如今并无战事,又有卫所,你此番前去不会被倭寇侵扰,可安心当你的同知,待做出些政绩来,必可再往上升一升,切莫自弃。”</p>
“户部正强行往下推广土芋,一旦种植百姓多了,便是你我未因此功封赏,也可救民无数。”</p>
陈砚可走,他这个次辅却不能走,必要与徐鸿渐斗到底。</p>
好在有禀告推广土芋的大功,他威望也大有提升,倒是比以前的处境要好些。</p>
辛未科进士中,焦志行最看重的就是陈砚,虽明面上瞧着仿若是个愣头青,却是实实在在的进退有度,后手也是不断。</p>
若非倭寇横行,他已借着陈砚的土芋登上首辅之位了。</p>
虽后来因陈砚是孤臣,焦志行与其疏远了,然二人如今的处境颇为相似,焦志行不免对陈砚生出几分惺惺相惜,也要多几句提点。</p>
陈砚自是一一应下,眼看天色渐暗,方才要离去。</p>
直到此时,焦志行方才道:“松奉知府曾在董烨手下任职,近些年,董烨对其多有提拔。”</p>
如此要紧之事,若自已去查颇费精力,有人提点一番就会少走许多弯路。</p>
陈砚朝着焦志行深深一拜:“学生多谢座师指点。”</p>
焦志行端茶,这便是送客了,陈砚退了出去。</p>
陈砚知晓徐门权倾朝野,只是没料到外放也会落入徐门中人手里。</p>
永安帝究竟是何意?</p>
让他去整治徐门中人?还是为了稳住徐鸿渐,将他给献祭了?</p>
陈砚直接将第二个想法给否了。</p>
永安帝如今无人可用,哪怕极力想扶持清流一派上去也终究是被徐鸿渐给压了下去,必定是十分憋屈,实在没有再牺牲他向徐鸿渐示好的可能。</p>
若永安帝真这般做,那就是主动向徐鸿渐举手投降,往后真就成了傀儡。</p>
陈砚自认帮天子解了几次困局,天子亲自给他取字,应该是对他看重的。</p>
难道是中枢搞不过徐鸿渐,就从地方上弄徐门中人?</p>
光靠他一人,怕也是不够的吧?</p>
还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沿海各地都是徐门之人,他要去沿海,就避不开徐门之人。</p>
其实第二种最有可能。</p>
这一日,陈砚下衙刚出翰林院,马车就被人拦住。</p>
陈砚一瞧,竟是老熟人:“薛百户,别来无恙?”</p>
那坐于马背上的,赫然就是此前在大殿上给陈砚当了肉垫的薛正。</p>
正是下衙的时辰,翰林院门口尽是陈砚的同僚,一瞧见那飞鱼服立时变了脸色。</p>
被锦衣卫找上可不是好事。</p>
薛正并不在意那些异样目光,一双杏眼对上陈砚:“陈修撰跟本官走一趟吧。”</p>
翰林们闻言,齐齐倒抽口凉气。</p>
被锦衣卫带走的官员可没几个能全身而退,陈三元竟然被锦衣卫抓走了!</p>
陈砚拱手:“劳烦薛百户在前领路。”</p>
说完人又缩回马车里,帘子一放,就隔绝了外面的声音。</p>
薛正微微挑眉,似是没料到陈砚竟如此镇定,连马车也不下。</p>
不过也好,免得太费时。</p>
薛正骑着马转身,陈老虎赶着马车转了个弯跟随而去。</p>
他们是离开了,翰林院衙门口却炸开了锅。</p>
“陈修撰被锦衣卫带走了!”</p>
“什么?陈修撰被锦衣卫关进诏狱了?”</p>
诏狱乃是锦衣卫关押审问朝廷官员的牢狱,这诏狱几乎是有进无出。</p>
当然,若是命够硬,运气足够好,还是有可能出来的,不过这种可能性实在太低。</p>
彭逸春出来时,版本已经是锦衣卫们将陈砚押送进诏狱了。</p>
他只一瞬就想明白了,这是首辅对陈砚动手了,一时间险些没憋住笑出来。</p>
陈砚以为能仗着自已连中三元的威名,就能在首辅面前耍威风?实在不知天高地厚!</p>
想到这几次陈砚让他脸面尽失,彭逸春便觉心情大好。</p>
只是看同僚们均是义愤填膺,他只能努力做出痛苦的神情,感叹道:“陈修撰此次怕是凶多吉少。”</p>
此言一出,众位翰林们俱是火冒三丈。</p>
“锦衣卫就算要拿人,也该有个罪名,断不可平白无故抓人!”</p>
“罪名怕不是得罪了当朝首辅,欲加之罪何患无辞!”</p>
一翰林怒声道。</p>
众人齐齐看去,就见是与陈修撰同科的名为徐彰的庶吉士。</p>
观政结束后,徐彰考进了翰林院,成了庶吉士。</p>
往常与陈砚并无太多往来,今日听闻陈砚被锦衣卫带走,心中急切,也顾不得什么各走各道。</p>
若人都没了,还有何道可走?</p>
若真让锦衣卫对阿砚动了刑,到时阿砚扛不住认了罪,一切都迟了。</p>
唯有此时煽动人群,方才有可能将陈砚救出。</p>
同衙房的一位翰林怒而出声责怪彭逸春。</p>
一言出,其他翰林也是纷纷附和。</p>
彭逸春被众人挤兑得再不敢开口,只能缩在自已的位置上。</p>
陈砚自是要感激一番众人的仗义执言。</p>
原本他以为自已要在翰林院熬资历,如今这实录还未修完就要走,不知接手的会是何人。</p>
临行前,自是要去拜会座师焦志行。</p>
虽两人走得并不亲近,还是要尽尽师生情谊。</p>
焦府离陈砚的宅子有些远,陈砚坐的马车前往,赶车的依旧是陈老虎。</p>
陈族事了后,陈老虎就赶回了京城,陈砚也不用再用两条腿丈量京城。</p>
门房一听陈砚之名,并不往里通报,就将陈砚领了进去。</p>
刚坐下品了口茶,屋外就传来一个声音:“陈砚来了?”</p>
焦志行笑着大跨步从外走来,陈砚起身拱手要行礼,却被焦志行制止:“快坐。”</p>
陈砚也就顺势坐下,眸光一扫,就见焦志行眼底的乌青,显然是近些日子未歇息好。</p>
“学生此次是来向座师辞行,今日一别不知何时还能再见,还望座师珍重。”</p>
徐鸿渐回来了,作为次辅的焦志行必不会好过。</p>
焦志行笑道:“如今战事吃紧,朝中大小事不断,本官既在次辅之位上,便要尽为官者的职责,自是不可过得太安逸。”</p>
陈砚拱手:“座师肩负重担,却也要保重身体。”</p>
这等劝慰之语虽有不少人同焦志行说,然陈砚之真心他还是能感觉到的。</p>
焦志行便多了几分感触:“以如今的朝堂局势,你去地方避避风头倒是好事。松奉如今并无战事,又有卫所,你此番前去不会被倭寇侵扰,可安心当你的同知,待做出些政绩来,必可再往上升一升,切莫自弃。”</p>
“户部正强行往下推广土芋,一旦种植百姓多了,便是你我未因此功封赏,也可救民无数。”</p>
陈砚可走,他这个次辅却不能走,必要与徐鸿渐斗到底。</p>
好在有禀告推广土芋的大功,他威望也大有提升,倒是比以前的处境要好些。</p>
辛未科进士中,焦志行最看重的就是陈砚,虽明面上瞧着仿若是个愣头青,却是实实在在的进退有度,后手也是不断。</p>
若非倭寇横行,他已借着陈砚的土芋登上首辅之位了。</p>
虽后来因陈砚是孤臣,焦志行与其疏远了,然二人如今的处境颇为相似,焦志行不免对陈砚生出几分惺惺相惜,也要多几句提点。</p>
陈砚自是一一应下,眼看天色渐暗,方才要离去。</p>
直到此时,焦志行方才道:“松奉知府曾在董烨手下任职,近些年,董烨对其多有提拔。”</p>
如此要紧之事,若自已去查颇费精力,有人提点一番就会少走许多弯路。</p>
陈砚朝着焦志行深深一拜:“学生多谢座师指点。”</p>
焦志行端茶,这便是送客了,陈砚退了出去。</p>
陈砚知晓徐门权倾朝野,只是没料到外放也会落入徐门中人手里。</p>
永安帝究竟是何意?</p>
让他去整治徐门中人?还是为了稳住徐鸿渐,将他给献祭了?</p>
陈砚直接将第二个想法给否了。</p>
永安帝如今无人可用,哪怕极力想扶持清流一派上去也终究是被徐鸿渐给压了下去,必定是十分憋屈,实在没有再牺牲他向徐鸿渐示好的可能。</p>
若永安帝真这般做,那就是主动向徐鸿渐举手投降,往后真就成了傀儡。</p>
陈砚自认帮天子解了几次困局,天子亲自给他取字,应该是对他看重的。</p>
难道是中枢搞不过徐鸿渐,就从地方上弄徐门中人?</p>
光靠他一人,怕也是不够的吧?</p>
还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沿海各地都是徐门之人,他要去沿海,就避不开徐门之人。</p>
其实第二种最有可能。</p>
这一日,陈砚下衙刚出翰林院,马车就被人拦住。</p>
陈砚一瞧,竟是老熟人:“薛百户,别来无恙?”</p>
那坐于马背上的,赫然就是此前在大殿上给陈砚当了肉垫的薛正。</p>
正是下衙的时辰,翰林院门口尽是陈砚的同僚,一瞧见那飞鱼服立时变了脸色。</p>
被锦衣卫找上可不是好事。</p>
薛正并不在意那些异样目光,一双杏眼对上陈砚:“陈修撰跟本官走一趟吧。”</p>
翰林们闻言,齐齐倒抽口凉气。</p>
被锦衣卫带走的官员可没几个能全身而退,陈三元竟然被锦衣卫抓走了!</p>
陈砚拱手:“劳烦薛百户在前领路。”</p>
说完人又缩回马车里,帘子一放,就隔绝了外面的声音。</p>
薛正微微挑眉,似是没料到陈砚竟如此镇定,连马车也不下。</p>
不过也好,免得太费时。</p>
薛正骑着马转身,陈老虎赶着马车转了个弯跟随而去。</p>
他们是离开了,翰林院衙门口却炸开了锅。</p>
“陈修撰被锦衣卫带走了!”</p>
“什么?陈修撰被锦衣卫关进诏狱了?”</p>
诏狱乃是锦衣卫关押审问朝廷官员的牢狱,这诏狱几乎是有进无出。</p>
当然,若是命够硬,运气足够好,还是有可能出来的,不过这种可能性实在太低。</p>
彭逸春出来时,版本已经是锦衣卫们将陈砚押送进诏狱了。</p>
他只一瞬就想明白了,这是首辅对陈砚动手了,一时间险些没憋住笑出来。</p>
陈砚以为能仗着自已连中三元的威名,就能在首辅面前耍威风?实在不知天高地厚!</p>
想到这几次陈砚让他脸面尽失,彭逸春便觉心情大好。</p>
只是看同僚们均是义愤填膺,他只能努力做出痛苦的神情,感叹道:“陈修撰此次怕是凶多吉少。”</p>
此言一出,众位翰林们俱是火冒三丈。</p>
“锦衣卫就算要拿人,也该有个罪名,断不可平白无故抓人!”</p>
“罪名怕不是得罪了当朝首辅,欲加之罪何患无辞!”</p>
一翰林怒声道。</p>
众人齐齐看去,就见是与陈修撰同科的名为徐彰的庶吉士。</p>
观政结束后,徐彰考进了翰林院,成了庶吉士。</p>
往常与陈砚并无太多往来,今日听闻陈砚被锦衣卫带走,心中急切,也顾不得什么各走各道。</p>
若人都没了,还有何道可走?</p>
若真让锦衣卫对阿砚动了刑,到时阿砚扛不住认了罪,一切都迟了。</p>
唯有此时煽动人群,方才有可能将陈砚救出。</p>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8/8687/809915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