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救灾
推荐阅读:剑指九天、沈青云周雪小说大结局、邪龙出狱:我送未婚妻全家升天!、高冷校花重生了,疯狂倒追我、失忆后,前任小叔诱她沉沦、武道长生,不死的我终将无敌、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冰河末世:我囤积了亿亿万物资、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沈青云周雪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
“他乃是陛下分派此地,想要调走怕是难。”</p>
陈砚处处与宰辅作对,天子竟还将其派到宁淮,八成就是让他来此地折腾的,又怎会轻易将其调离?</p>
既掉不走,那就只有杀了。</p>
“他乃是三元公,在士林中极有威望,若身死于此,怕是要引得许多眼睛注视此处。”</p>
闻言,众人皆是脸色微变。</p>
此地断不可让人盯着。</p>
冯勇急了:“这也不成那也不成,难道就让他如此折腾下去?你们别忘了,日子就要到了!”</p>
屋子里众人神情更为紧迫。</p>
“陈砚乃是一个祸患,必要处之。”</p>
“或可让宰辅大人在朝堂之上弹劾他。”</p>
“他有何错漏可盯着弹劾?”</p>
就算编造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也需天子相信才可。</p>
可陈砚刚刚大捷,天子必定高兴,又如何会处置于他?</p>
“既然都有难处,倒不如处死,只要做得干净些,也可推到倭寇身上。”</p>
那身穿曳撒之人便问一旁的谢先生:“先生可有破局之法?”</p>
“此次这陈砚如此招摇,大可推说是惹恼了倭寇,倭寇趁乱将其杀死,届时士林的怒火尽数都是对着倭寇,众位就尽可脱身。”</p>
此招并不稀奇,此前就对他人用过,而当时的卫所千户就因此事被革职查办。</p>
眼见自已要背锅,冯勇跳出来阻拦:“我等镇守此地,却任由倭寇进入内地杀害朝廷官员,我等武将如何向朝廷交代?”</p>
众人纷纷规劝,冯勇断然不肯背下此锅。</p>
他又道:“若如此惹恼了朝廷,届时再派兵马前来,诸位的好日子也到头了。”</p>
众人这才渐渐收了声。</p>
此前朝廷派兵马前来剿倭寇,他们生意都做不成了。</p>
坐于上首那人神情微变,当即道:“此法断然不可。”</p>
到了此时,胡德运方才站起身,道:“下官倒是有一计,自古因公殉职之事极多,这陈大人既得了清命,必要为百姓做些什么,若因此出了什么差池,那就怪不得谁了。”</p>
众人听之,在心里转了几圈,神情纷纷缓和,纷纷道:“此计甚妙。”</p>
上首那人细细思索,也点了头,对胡德运道:“此事就有劳胡大人了。”</p>
能得此人一句“有劳”,胡德运顿觉有荣光,出来时连脚步都是轻盈的。</p>
……</p>
陈砚一入衙,就被叫去胡德运的衙房。</p>
“陈同知来了?”</p>
胡德运颇为热情地迎上陈砚:“陈同知此次立下大功,必要得嘉奖了,本官在此恭贺陈同知了。”</p>
陈砚眉头一跳,再看胡德运就觉黄鼠狼在给鸡拜年。</p>
再一细看,胡德运长得跟黄鼠狼还有些相似,恰好他又属鸡,这可真是对上了。</p>
前几日两人还因挂尸首一事在衙门口交锋过,今日竟就如此热情恭贺,其中必有诈。</p>
陈砚拱手回礼,道:“不敢奢望嘉奖,只求不怪罪便是。”</p>
“陈大人学富五车,又简在帝心,年纪轻轻便已官居五品,来此不足一个月就立下大功,真可谓文武双全,实乃英雄少年,令人钦佩啊!”</p>
捧杀也不过如此了。</p>
不过陈砚依旧被吹捧得满面红光,连声道“哪里哪里”。</p>
又是感念圣恩,又是感念朝廷。</p>
胡德运毫不惜力地吹捧,两人相谈甚欢。</p>
如此你来我往许久,胡德运便是忧愁地叹口气,陈砚就知终于要步入正题,神情一凛,问道:“大人为何事烦忧?”</p>
胡德运又是一声叹息,方才道:“本官若能有陈大人之才,也不至于让松奉百姓穷困潦倒。陈大人不知此地耕地甚少,又受海寇所扰,百姓已是过得极艰难,奈何年年天灾,今年七八月连着来了好几场大风,吹塌了不少百姓的房屋,灾民流离失所,真是凄惨至极,可惜本官无能,无法对他们进行安置,哎……”</p>
陈砚听明白了,这是要他去救灾。</p>
果然胡德运将目光落在了陈砚身上:“陈大人忧国忧民,能否救一救这些灾民?”</p>
不是整日将为国尽忠,为百姓谋福挂在嘴上吗,究竟是沽名钓誉,还是真为良臣,就看敢不敢接下这救灾的任务。</p>
陈砚只略一思索,便道:“能为朝廷分忧,能利百姓,便是再难,下官也定要接下此等重担。”</p>
“好!”</p>
胡德运眼中精芒一闪,旋即大喜道:“有陈大人去救灾,我松奉的灾民无忧矣!”</p>
陈砚自是又一番慷慨陈词,二人激情澎湃之际,陈砚就问起救灾粮在何处。</p>
胡德运的喜气瞬间消失,又是长长一声叹息,诉说县衙如此清苦,救灾多月如何艰难。</p>
总结下来就一句话:没银子,没粮食,有三四百灾民,救灾去吧。</p>
陈砚道:“既如此,此事就交给下官,只是这救灾任务艰巨,还望府台大人能多多帮衬。”</p>
“但凡本官能帮上忙的,必定倾尽全力。”</p>
胡德运就差拍胸脯保证除了粮食和银子外,他可提供一切帮助。</p>
上峰交代的第一个任务,陈砚自是不推辞。</p>
“既要赈灾,总要找乡绅商贾捐赠,还望大人写一份名单给下官。”</p>
救灾找乡绅大户纳捐是常用手段,往年胡德运也用过此招。</p>
那些乡绅大户不是冤大头,不是随便一人组局让他们吃顿饭他们就愿意捐赠的。</p>
还得看开口的官员手里的权有多大。</p>
恰好这位陈同知没权,连属官都没有,又与首辅大人交恶,谁会给他捐赠?</p>
此时好不容易才将陈砚下了套,胡德运必不会让陈砚就这般跑路,当即取了笔墨,将松奉的乡绅大户写了下来递给陈砚,道:“这些灾民就托付给陈同知了!”</p>
陈砚拱手,庄重道:“必不负使命!”</p>
待到陈砚离去,陈德运往椅子上一躺,手指敲着桌面,颇为惬意地唱起了小曲。</p>
救灾可不是光凭嘴皮子就能办到的,他就看这陈砚如何被灾民唾弃,又如何因此身败名裂。</p>
到时再随意派几个人闹事,陈同知还能活命?</p>
思及此,胡德运只觉很快便能解决这心头大患。</p>
他大可以此向宰辅大人邀功,往后或还可再往上走一走。</p>
陈砚处处与宰辅作对,天子竟还将其派到宁淮,八成就是让他来此地折腾的,又怎会轻易将其调离?</p>
既掉不走,那就只有杀了。</p>
“他乃是三元公,在士林中极有威望,若身死于此,怕是要引得许多眼睛注视此处。”</p>
闻言,众人皆是脸色微变。</p>
此地断不可让人盯着。</p>
冯勇急了:“这也不成那也不成,难道就让他如此折腾下去?你们别忘了,日子就要到了!”</p>
屋子里众人神情更为紧迫。</p>
“陈砚乃是一个祸患,必要处之。”</p>
“或可让宰辅大人在朝堂之上弹劾他。”</p>
“他有何错漏可盯着弹劾?”</p>
就算编造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也需天子相信才可。</p>
可陈砚刚刚大捷,天子必定高兴,又如何会处置于他?</p>
“既然都有难处,倒不如处死,只要做得干净些,也可推到倭寇身上。”</p>
那身穿曳撒之人便问一旁的谢先生:“先生可有破局之法?”</p>
“此次这陈砚如此招摇,大可推说是惹恼了倭寇,倭寇趁乱将其杀死,届时士林的怒火尽数都是对着倭寇,众位就尽可脱身。”</p>
此招并不稀奇,此前就对他人用过,而当时的卫所千户就因此事被革职查办。</p>
眼见自已要背锅,冯勇跳出来阻拦:“我等镇守此地,却任由倭寇进入内地杀害朝廷官员,我等武将如何向朝廷交代?”</p>
众人纷纷规劝,冯勇断然不肯背下此锅。</p>
他又道:“若如此惹恼了朝廷,届时再派兵马前来,诸位的好日子也到头了。”</p>
众人这才渐渐收了声。</p>
此前朝廷派兵马前来剿倭寇,他们生意都做不成了。</p>
坐于上首那人神情微变,当即道:“此法断然不可。”</p>
到了此时,胡德运方才站起身,道:“下官倒是有一计,自古因公殉职之事极多,这陈大人既得了清命,必要为百姓做些什么,若因此出了什么差池,那就怪不得谁了。”</p>
众人听之,在心里转了几圈,神情纷纷缓和,纷纷道:“此计甚妙。”</p>
上首那人细细思索,也点了头,对胡德运道:“此事就有劳胡大人了。”</p>
能得此人一句“有劳”,胡德运顿觉有荣光,出来时连脚步都是轻盈的。</p>
……</p>
陈砚一入衙,就被叫去胡德运的衙房。</p>
“陈同知来了?”</p>
胡德运颇为热情地迎上陈砚:“陈同知此次立下大功,必要得嘉奖了,本官在此恭贺陈同知了。”</p>
陈砚眉头一跳,再看胡德运就觉黄鼠狼在给鸡拜年。</p>
再一细看,胡德运长得跟黄鼠狼还有些相似,恰好他又属鸡,这可真是对上了。</p>
前几日两人还因挂尸首一事在衙门口交锋过,今日竟就如此热情恭贺,其中必有诈。</p>
陈砚拱手回礼,道:“不敢奢望嘉奖,只求不怪罪便是。”</p>
“陈大人学富五车,又简在帝心,年纪轻轻便已官居五品,来此不足一个月就立下大功,真可谓文武双全,实乃英雄少年,令人钦佩啊!”</p>
捧杀也不过如此了。</p>
不过陈砚依旧被吹捧得满面红光,连声道“哪里哪里”。</p>
又是感念圣恩,又是感念朝廷。</p>
胡德运毫不惜力地吹捧,两人相谈甚欢。</p>
如此你来我往许久,胡德运便是忧愁地叹口气,陈砚就知终于要步入正题,神情一凛,问道:“大人为何事烦忧?”</p>
胡德运又是一声叹息,方才道:“本官若能有陈大人之才,也不至于让松奉百姓穷困潦倒。陈大人不知此地耕地甚少,又受海寇所扰,百姓已是过得极艰难,奈何年年天灾,今年七八月连着来了好几场大风,吹塌了不少百姓的房屋,灾民流离失所,真是凄惨至极,可惜本官无能,无法对他们进行安置,哎……”</p>
陈砚听明白了,这是要他去救灾。</p>
果然胡德运将目光落在了陈砚身上:“陈大人忧国忧民,能否救一救这些灾民?”</p>
不是整日将为国尽忠,为百姓谋福挂在嘴上吗,究竟是沽名钓誉,还是真为良臣,就看敢不敢接下这救灾的任务。</p>
陈砚只略一思索,便道:“能为朝廷分忧,能利百姓,便是再难,下官也定要接下此等重担。”</p>
“好!”</p>
胡德运眼中精芒一闪,旋即大喜道:“有陈大人去救灾,我松奉的灾民无忧矣!”</p>
陈砚自是又一番慷慨陈词,二人激情澎湃之际,陈砚就问起救灾粮在何处。</p>
胡德运的喜气瞬间消失,又是长长一声叹息,诉说县衙如此清苦,救灾多月如何艰难。</p>
总结下来就一句话:没银子,没粮食,有三四百灾民,救灾去吧。</p>
陈砚道:“既如此,此事就交给下官,只是这救灾任务艰巨,还望府台大人能多多帮衬。”</p>
“但凡本官能帮上忙的,必定倾尽全力。”</p>
胡德运就差拍胸脯保证除了粮食和银子外,他可提供一切帮助。</p>
上峰交代的第一个任务,陈砚自是不推辞。</p>
“既要赈灾,总要找乡绅商贾捐赠,还望大人写一份名单给下官。”</p>
救灾找乡绅大户纳捐是常用手段,往年胡德运也用过此招。</p>
那些乡绅大户不是冤大头,不是随便一人组局让他们吃顿饭他们就愿意捐赠的。</p>
还得看开口的官员手里的权有多大。</p>
恰好这位陈同知没权,连属官都没有,又与首辅大人交恶,谁会给他捐赠?</p>
此时好不容易才将陈砚下了套,胡德运必不会让陈砚就这般跑路,当即取了笔墨,将松奉的乡绅大户写了下来递给陈砚,道:“这些灾民就托付给陈同知了!”</p>
陈砚拱手,庄重道:“必不负使命!”</p>
待到陈砚离去,陈德运往椅子上一躺,手指敲着桌面,颇为惬意地唱起了小曲。</p>
救灾可不是光凭嘴皮子就能办到的,他就看这陈砚如何被灾民唾弃,又如何因此身败名裂。</p>
到时再随意派几个人闹事,陈同知还能活命?</p>
思及此,胡德运只觉很快便能解决这心头大患。</p>
他大可以此向宰辅大人邀功,往后或还可再往上走一走。</p>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8/8687/809917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