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投诚
推荐阅读:太古龙神、大乾边关一小卒、秦音墨亦琛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逆天邪神终局之战、权力争锋、哥哥们后悔无效真千金拒不原谅、全民转职:我召唤的御兽全是巨型的!、武侠之气运掠夺、开局人皇境,我被反派养成神、神级败家子、
陈得寿跟着陈砚已经走了足足半个时辰,后背的汗早就被寒风吹得冰凉刺骨,耳中仿佛仍旧回荡着高二公子阴寒的声音。</p>
“阿砚,我们这是去哪儿?”</p>
陈砚拍了拍帽子上的雪,侧头看向陈得寿:“去府衙。”</p>
陈得寿的嘴唇被冻得发紫,此时再开口,冷风便往嘴里灌:“去府衙为周大人他们伸冤吗?”</p>
“此事不是他一个知府能管的。”</p>
陈砚顶着风雪一步一步往前:“如今我要做的是先保全自已。”</p>
“高家势力比知府大,他会为了你去得罪高家吗?”</p>
陈得寿心里担忧,面上也就多了些惶恐与无措。</p>
之前陈砚去府衙,王知府根本不见他,如今就肯见了吗?</p>
陈砚道:“所以我要去向他展现我的价值,让他知道保全我比和高家结好对他更有利。”</p>
所谓关系,其实就是利益置换。</p>
王知府在任上,为了高家配合修水利,就与高家交好。</p>
真到了能捞政绩时,便是得罪高家也在所不惜。</p>
譬如那剿匪,难道王知府就不知道东阳府的匪患猖獗,背后必定有各大家族的身影吗?</p>
一个四品官员还会认为盘踞本地的高家与匪患毫无关系?</p>
他自是想得到的。</p>
但他还是不顾得罪高家剿匪了。</p>
可见只要利益够了,得罪也就得罪了。</p>
自已如今只是一个秀才,高家的一些小动作他能防,可涉及到官场,高家就是刀俎,他只能是鱼肉。</p>
他必须找盟友。</p>
作为东阳府的父母官,王申就是他必须要拉拢的对象。</p>
陈砚在府衙门口站了半个时辰,终于被请了进去。</p>
王知府与其家眷就住在府衙后院,正值冬日,暖阁的温度极高,陈砚刚进来,一股热浪迎面扑来,身上的雪尽数化为水钻进衣服里,顿时衣服湿了大片。</p>
好在冬日里衣服穿得多,外面袄子虽湿了,里面的衣服还是干的,因此并不难受。</p>
王知府始终低头忙着处理政务,并未看陈砚一眼,陈砚并不出声打搅,静静站着。</p>
从白天等到傍晚,暖阁里越发昏暗,王知府终于揉着酸胀的双眼靠在椅背上,抬眸,仿佛才看到陈砚一般道:“何时来的,怎的也不喊我?”</p>
陈砚行了个学生礼,恭敬道:“来了有一会儿了,见座师忙于公务便不敢打搅。座师乃是一府之尊,必是极忙碌,学生除了读书也没什么事,等等也无妨。”</p>
王知府心里嘀咕,一段日子不见,这门生说话做事倒是越发滴水不漏了。</p>
不过今日他再如何会来事,都要空手而归了。</p>
周荣牵扯进废太子一案,莫说他一个四品知府,就是巡抚大人也不敢掺和。</p>
王知府想早早将陈砚打发了,端起一旁暖在小火炉上的茶壶,给自已的茶碗添满,轻嘬了一口。</p>
温热的茶水顺着喉咙一直暖到胃里,将忙碌一下午的疲倦驱散了些许,方才若无其事道:“上回给你的信你可看了?”</p>
陈砚垂眸道:“学生谨记座师的教诲。”</p>
这倒是出乎王知府的意料。</p>
竟如此轻易就揭过去了?</p>
如此一想,王知府心里又有些怅然。</p>
他颇为欣赏陈砚,起先是因着陈砚的文采,觉得此子小小年纪便可写出此等文章,假以时日,文坛必定能有他一席之地。</p>
后来陈砚又将剿匪之事说于他听,王知府又高看了他几分。</p>
许多士子虽文章写得好,却极为迂腐,甚至过于耿直。</p>
这等士子即便再有文采,也是不适合官场的。</p>
陈砚却有官场所需的独到眼光,更懂策略,若能悉心培养,将来仕途也能走得顺。</p>
当他得知周荣被抓之时,王申心中对陈砚颇为惋惜。</p>
他既对陈砚关注,自是知晓周荣和陈砚的关系。</p>
果不其然,陈砚找上门来了。</p>
王申并未出面,只让人给陈砚带了封信。</p>
他想,陈砚必定要卷入其中。</p>
可惜了一个神童。</p>
今日陈砚为了保全自身不再为周荣奔走,于陈砚而言,情义也是尽可丢弃的。</p>
虽能理解,终究还是让王申对陈砚冷了几分。</p>
再开口,声音已经少了些师长对晚辈的慈爱:“如此甚好,你有大好前程,何苦将自已埋没。”</p>
陈砚见他语气变了,倒是有几分错愕。</p>
前世陈砚能登上漫画第一人的宝座,就是因为他对人性的把控。</p>
此时细细一琢磨,也就明白了个七七八八,当即声音黯然道:“学生到如今也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能做的也不过帮周夫人和既白送几件御寒的衣物,送上一顿热乎的饭菜罢了。”</p>
话虽是应付王申,也是心中所想。</p>
他如今能做的,也就是这等微不足道的事。</p>
王申见他神情不似作假,心里多了几分触动。</p>
他不过一个小小秀才,自已那般期待倒是真难为陈砚了。</p>
王申语气便又多了些慈爱:“能在他们如此危难时刻还送上衣服与吃食,已是雪中送炭,这份情谊让人动容。”</p>
世人皆知丢掉道德枷锁方才能获得更多利益,可谁也不想自已结交的是背信弃义之辈。</p>
人性便是这般矛盾与复杂。</p>
王申又道:“他们虽关在府衙,却是上头下的令,本官也是无可奈何。”</p>
述说自已无奈的同时将自已从此事中摘出来,也免得埋下祸患。</p>
陈砚又行了一个学生礼,恭敬道:“学生能送衣物等进去,自是承了座师的恩情,学生铭记于心。学生此番前来,便是特意来感谢座师,顺道给座师送上年礼。”</p>
王知府并不想牵扯进这等大案里,自是不会吩咐狱卒们如何照料姜氏和周既白。</p>
不过陈砚主动欠下王申这份人情,王申当然也不会拒绝。</p>
人情债最是不好还,可也最能拉近关系。</p>
门生给座师送年礼,在大梁是极寻常之事。</p>
毕竟占了一份师徒情,谁也挑不出礼来。</p>
不过文人不可沾染了铜臭之气,什么金银一类是万万不能直接送的,否则就是辱没了文人的气节,与商贾无异。</p>
这送礼送的是里子和面子。</p>
去年陈砚送的是家里的熏肉,一来不贵,是学生一家人的心意;这二来,自是表明在王申这位知府的治理下,东阳府百姓安居乐业,可有多余肉用来腌制。</p>
虽不算贵重,却是送到王申的心坎里。</p>
听说陈砚又来送年礼,王申倒是颇为好奇:“年礼何在?”</p>
“阿砚,我们这是去哪儿?”</p>
陈砚拍了拍帽子上的雪,侧头看向陈得寿:“去府衙。”</p>
陈得寿的嘴唇被冻得发紫,此时再开口,冷风便往嘴里灌:“去府衙为周大人他们伸冤吗?”</p>
“此事不是他一个知府能管的。”</p>
陈砚顶着风雪一步一步往前:“如今我要做的是先保全自已。”</p>
“高家势力比知府大,他会为了你去得罪高家吗?”</p>
陈得寿心里担忧,面上也就多了些惶恐与无措。</p>
之前陈砚去府衙,王知府根本不见他,如今就肯见了吗?</p>
陈砚道:“所以我要去向他展现我的价值,让他知道保全我比和高家结好对他更有利。”</p>
所谓关系,其实就是利益置换。</p>
王知府在任上,为了高家配合修水利,就与高家交好。</p>
真到了能捞政绩时,便是得罪高家也在所不惜。</p>
譬如那剿匪,难道王知府就不知道东阳府的匪患猖獗,背后必定有各大家族的身影吗?</p>
一个四品官员还会认为盘踞本地的高家与匪患毫无关系?</p>
他自是想得到的。</p>
但他还是不顾得罪高家剿匪了。</p>
可见只要利益够了,得罪也就得罪了。</p>
自已如今只是一个秀才,高家的一些小动作他能防,可涉及到官场,高家就是刀俎,他只能是鱼肉。</p>
他必须找盟友。</p>
作为东阳府的父母官,王申就是他必须要拉拢的对象。</p>
陈砚在府衙门口站了半个时辰,终于被请了进去。</p>
王知府与其家眷就住在府衙后院,正值冬日,暖阁的温度极高,陈砚刚进来,一股热浪迎面扑来,身上的雪尽数化为水钻进衣服里,顿时衣服湿了大片。</p>
好在冬日里衣服穿得多,外面袄子虽湿了,里面的衣服还是干的,因此并不难受。</p>
王知府始终低头忙着处理政务,并未看陈砚一眼,陈砚并不出声打搅,静静站着。</p>
从白天等到傍晚,暖阁里越发昏暗,王知府终于揉着酸胀的双眼靠在椅背上,抬眸,仿佛才看到陈砚一般道:“何时来的,怎的也不喊我?”</p>
陈砚行了个学生礼,恭敬道:“来了有一会儿了,见座师忙于公务便不敢打搅。座师乃是一府之尊,必是极忙碌,学生除了读书也没什么事,等等也无妨。”</p>
王知府心里嘀咕,一段日子不见,这门生说话做事倒是越发滴水不漏了。</p>
不过今日他再如何会来事,都要空手而归了。</p>
周荣牵扯进废太子一案,莫说他一个四品知府,就是巡抚大人也不敢掺和。</p>
王知府想早早将陈砚打发了,端起一旁暖在小火炉上的茶壶,给自已的茶碗添满,轻嘬了一口。</p>
温热的茶水顺着喉咙一直暖到胃里,将忙碌一下午的疲倦驱散了些许,方才若无其事道:“上回给你的信你可看了?”</p>
陈砚垂眸道:“学生谨记座师的教诲。”</p>
这倒是出乎王知府的意料。</p>
竟如此轻易就揭过去了?</p>
如此一想,王知府心里又有些怅然。</p>
他颇为欣赏陈砚,起先是因着陈砚的文采,觉得此子小小年纪便可写出此等文章,假以时日,文坛必定能有他一席之地。</p>
后来陈砚又将剿匪之事说于他听,王知府又高看了他几分。</p>
许多士子虽文章写得好,却极为迂腐,甚至过于耿直。</p>
这等士子即便再有文采,也是不适合官场的。</p>
陈砚却有官场所需的独到眼光,更懂策略,若能悉心培养,将来仕途也能走得顺。</p>
当他得知周荣被抓之时,王申心中对陈砚颇为惋惜。</p>
他既对陈砚关注,自是知晓周荣和陈砚的关系。</p>
果不其然,陈砚找上门来了。</p>
王申并未出面,只让人给陈砚带了封信。</p>
他想,陈砚必定要卷入其中。</p>
可惜了一个神童。</p>
今日陈砚为了保全自身不再为周荣奔走,于陈砚而言,情义也是尽可丢弃的。</p>
虽能理解,终究还是让王申对陈砚冷了几分。</p>
再开口,声音已经少了些师长对晚辈的慈爱:“如此甚好,你有大好前程,何苦将自已埋没。”</p>
陈砚见他语气变了,倒是有几分错愕。</p>
前世陈砚能登上漫画第一人的宝座,就是因为他对人性的把控。</p>
此时细细一琢磨,也就明白了个七七八八,当即声音黯然道:“学生到如今也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能做的也不过帮周夫人和既白送几件御寒的衣物,送上一顿热乎的饭菜罢了。”</p>
话虽是应付王申,也是心中所想。</p>
他如今能做的,也就是这等微不足道的事。</p>
王申见他神情不似作假,心里多了几分触动。</p>
他不过一个小小秀才,自已那般期待倒是真难为陈砚了。</p>
王申语气便又多了些慈爱:“能在他们如此危难时刻还送上衣服与吃食,已是雪中送炭,这份情谊让人动容。”</p>
世人皆知丢掉道德枷锁方才能获得更多利益,可谁也不想自已结交的是背信弃义之辈。</p>
人性便是这般矛盾与复杂。</p>
王申又道:“他们虽关在府衙,却是上头下的令,本官也是无可奈何。”</p>
述说自已无奈的同时将自已从此事中摘出来,也免得埋下祸患。</p>
陈砚又行了一个学生礼,恭敬道:“学生能送衣物等进去,自是承了座师的恩情,学生铭记于心。学生此番前来,便是特意来感谢座师,顺道给座师送上年礼。”</p>
王知府并不想牵扯进这等大案里,自是不会吩咐狱卒们如何照料姜氏和周既白。</p>
不过陈砚主动欠下王申这份人情,王申当然也不会拒绝。</p>
人情债最是不好还,可也最能拉近关系。</p>
门生给座师送年礼,在大梁是极寻常之事。</p>
毕竟占了一份师徒情,谁也挑不出礼来。</p>
不过文人不可沾染了铜臭之气,什么金银一类是万万不能直接送的,否则就是辱没了文人的气节,与商贾无异。</p>
这送礼送的是里子和面子。</p>
去年陈砚送的是家里的熏肉,一来不贵,是学生一家人的心意;这二来,自是表明在王申这位知府的治理下,东阳府百姓安居乐业,可有多余肉用来腌制。</p>
虽不算贵重,却是送到王申的心坎里。</p>
听说陈砚又来送年礼,王申倒是颇为好奇:“年礼何在?”</p>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8/8694/810090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