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野火烧不尽
推荐阅读:星际:病弱女配倒拔垂杨柳、夜宿孤棺,高冷女鬼崩溃求我别死、混民国,不借就抢、官道雄途、断绝关系后,觉醒SSS级天赋百分百爆率、问鼎:从一等功臣到权力巅峰、云养合欢宗:曹贼从仙子开始臣服、呢喃诗章、斗罗直播间:观众全是唐三仇敌!、恐游,开局病娇妹妹求我别杀她、
秋高气爽。
陈绍的庄子里,连同他在内一共五人,聚在一堆篝火旁。
旁边地上烫好了黄酒,热腾腾的砂锅支起,肉香阵阵。
边防司的调令已经下来,陈绍被提拔为粮料使,负责从鄜州往横山前线运粮。
赵佶这次对童贯放权很大,允许他总揽河东及陕西路的军政大权。
支降二千八百万贯,许辟置官属九百余员,供他犒赏有功将士。
凡是立下功劳的,童贯的边防司都可以不经朝廷,自行封赏官职,甚至能封到五品的武官。
西北诸将,无不跃跃欲试。
在东京城里,享受了几十年太平天子的赵佶,想来是要彻底拿下西夏,然后再向北开边拓土,收复燕云十六州了。
俗话说的好,不怕富二代贪图享乐,就怕他们突然来一下雄心壮志。
皇帝更是如此。
你说大宋,一代一代换过多少皇帝了,打得过么,换汤不换药啊大宋兵马现在什么水平?
童贯一个没鸟的阉人都在当主帅,他能打么?没这个能力知道么!
陈绍看了一眼身边四个人,自己庄客里,就只有他们愿意跟自己走。
除了董大虎之外,其他三个都是孤家寡人的少年,没有家人阻拦。
就这还是陈绍一个个去忽悠的。
也可能真是苦日子过够了,想要建功立业。
这几个人,就算是陈绍的亲兵了,在战场上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亲兵是最后的倚仗。
不远处的草垛上,一群庄客刚刚给他们收拾好行装,嗅着风吹过来的肉香味,李大山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这些日子,他们没少凑到一起,对陈绍他们冷嘲热讽。
挖苦他没上过战场,不知道前线的厉害。
而且陈绍是顶着门头过日子的,他一旦在前线战死了,这家产还不知道要归了谁。
吃饱喝足之后,陈绍站起身来,四个少年一起看向他,眼神中都有些迷茫。
陈绍自己也很紧张,但是这个时候,他觉得自己还是要装作从容一点,便笑着说道:“走,换个活法去!”
这话很有蛊惑性,少年们听的心潮澎湃。
就连远处看热闹,等着来收拾残羹剩饭,喝点肉汤的庄客们,也都听得有点迷糊。
西北这百年,日子苦,百姓更苦。谁不是过得窝窝囊囊,憋憋屈屈,挣扎求生。
几个人背上行囊,跟在陈绍身后,感觉走路都带风。
一行人来到鄜州城外,此时的驰道上早就响起了无数的脚步声,“哒哒”的马蹄声也络绎不绝。
陈绍来到中军大帐,排了很久的队,等到中午的时候,才见到随军的文官。
他把调令上缴,然后文官面无表情地递给他一个腰牌,询问着姓名籍贯,低头登记在册。
只有在听到陈绍是从八品的忠翊郎之后,才略显诧异地抬头看了他一眼。有阶官的,一般都是立了功的,但是他一眼就瞧出眼前这(本章未完,请翻页)
陈绍的庄子里,连同他在内一共五人,聚在一堆篝火旁。
旁边地上烫好了黄酒,热腾腾的砂锅支起,肉香阵阵。
边防司的调令已经下来,陈绍被提拔为粮料使,负责从鄜州往横山前线运粮。
赵佶这次对童贯放权很大,允许他总揽河东及陕西路的军政大权。
支降二千八百万贯,许辟置官属九百余员,供他犒赏有功将士。
凡是立下功劳的,童贯的边防司都可以不经朝廷,自行封赏官职,甚至能封到五品的武官。
西北诸将,无不跃跃欲试。
在东京城里,享受了几十年太平天子的赵佶,想来是要彻底拿下西夏,然后再向北开边拓土,收复燕云十六州了。
俗话说的好,不怕富二代贪图享乐,就怕他们突然来一下雄心壮志。
皇帝更是如此。
你说大宋,一代一代换过多少皇帝了,打得过么,换汤不换药啊大宋兵马现在什么水平?
童贯一个没鸟的阉人都在当主帅,他能打么?没这个能力知道么!
陈绍看了一眼身边四个人,自己庄客里,就只有他们愿意跟自己走。
除了董大虎之外,其他三个都是孤家寡人的少年,没有家人阻拦。
就这还是陈绍一个个去忽悠的。
也可能真是苦日子过够了,想要建功立业。
这几个人,就算是陈绍的亲兵了,在战场上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亲兵是最后的倚仗。
不远处的草垛上,一群庄客刚刚给他们收拾好行装,嗅着风吹过来的肉香味,李大山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这些日子,他们没少凑到一起,对陈绍他们冷嘲热讽。
挖苦他没上过战场,不知道前线的厉害。
而且陈绍是顶着门头过日子的,他一旦在前线战死了,这家产还不知道要归了谁。
吃饱喝足之后,陈绍站起身来,四个少年一起看向他,眼神中都有些迷茫。
陈绍自己也很紧张,但是这个时候,他觉得自己还是要装作从容一点,便笑着说道:“走,换个活法去!”
这话很有蛊惑性,少年们听的心潮澎湃。
就连远处看热闹,等着来收拾残羹剩饭,喝点肉汤的庄客们,也都听得有点迷糊。
西北这百年,日子苦,百姓更苦。谁不是过得窝窝囊囊,憋憋屈屈,挣扎求生。
几个人背上行囊,跟在陈绍身后,感觉走路都带风。
一行人来到鄜州城外,此时的驰道上早就响起了无数的脚步声,“哒哒”的马蹄声也络绎不绝。
陈绍来到中军大帐,排了很久的队,等到中午的时候,才见到随军的文官。
他把调令上缴,然后文官面无表情地递给他一个腰牌,询问着姓名籍贯,低头登记在册。
只有在听到陈绍是从八品的忠翊郎之后,才略显诧异地抬头看了他一眼。有阶官的,一般都是立了功的,但是他一眼就瞧出眼前这(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8/8774/831956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