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皇储更替!

推荐阅读:星际:病弱女配倒拔垂杨柳夜宿孤棺,高冷女鬼崩溃求我别死混民国,不借就抢官道雄途断绝关系后,觉醒SSS级天赋百分百爆率问鼎:从一等功臣到权力巅峰云养合欢宗:曹贼从仙子开始臣服呢喃诗章斗罗直播间:观众全是唐三仇敌!恐游,开局病娇妹妹求我别杀她

    御书房。

    赵祯挥了挥手,内官、宫女尽皆退下。

    此刻,唯余君臣二人。

    江昭连忙起身,躬身道:“臣蒙陛下信重,督抚熙河三载,惟恪守【固疆、安民、兴文、强兵】四纲。

    其一,抚吐蕃以固边疆;其二,行屯田以实边储;其三,设书院以化戎狄;其四,互良驹以强边军。

    大纲列出,江昭就要一一解释,主位的赵祯却罢了罢手。

    赵祯心头一叹。

    一样是二十岁左右,单从治政水平而言,几位宗室相比起江昭,可不止差了一个档次。

    哪怕是赵策英,遇上江昭也显得稚嫩了不少。

    “熙河路的治政事宜,朕一清二楚。”赵祯解释道:“此次,且不说熙河路的治政。”

    一般来说,述职一事往往就是走个过场。

    真要了解一路的治政优劣,又岂是一次述职就可解决?

    此前,五位宗室,一月一份书信,从中就可窥见不少有关于熙河路的时政。

    熙河一路,本来就是新拓疆域,没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

    既然江昭的大局观布局没有问题,那就足矣。

    相形之下,赵祯有更好的话题。

    江昭躬身一礼,心头暗自盘算。

    不谈述职,那谈什么?

    赵祯压了压手,起身从书案一角找出《汉书》。

    这本《汉书》,他足足读了五年之久。

    甚至,都读得书页有些褶皱!

    江昭了然,缓缓坐下。

    从见到《汉书》的那一刻,他就知道了官家有意谈什么。

    谈立储!

    谈好圣孙!

    “昔年,朕心中有些许顾虑。”赵祯缓缓走动,追忆道:“私下召见于卿,卿一句【或可过继太孙于魏王】,让朕心中顾虑尽去。”

    赵祯回首,目光灼灼:“依卿之见解,五位宗室孰优孰劣,谁可过继于魏王?”

    “臣不知。”江昭微低着头,绝口不言。

    “不管怎么样,这江山社稷,都得有人来治理。皇太孙一事,朕从未与人说过。哪怕是韩卿,朕也从未提及。”

    赵祯摇了摇头,沉声缓缓道:“若是须得有人为朕参谋,也唯有江卿尔!”

    言罢,赵祯向着江昭望了过去,面色平和。

    “储君为社稷之根本,臣不敢妄断,惟有圣上可裁定。”江昭低头,仍是绝口不言。

    自秘密立储法立下,就注定了登基的新帝会欠他人情。

    特别是除了兖王、邕王两人以外的人登基,无一例外,都得欠他大人情。

    毕竟,没有秘密立储法,其他人注定难以走进官家的视线。

    老师韩章,位列百官之首,注定是托孤大臣。

    这一点,注定了师徒二人有从龙之功,从而使得权势得以延续。

    此外,他本人还实现了首次开疆拓土,这是一道难得的护身符。

    但凡皇帝不是傻子,就得重视边疆。

    更甚者,定然有意开疆拓土。

    如此,江昭却是没有主动插手立储之事的欲望。

    要(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8/8787/832194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