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太孙继位?百官齐震!
推荐阅读:星际:病弱女配倒拔垂杨柳、夜宿孤棺,高冷女鬼崩溃求我别死、混民国,不借就抢、官道雄途、断绝关系后,觉醒SSS级天赋百分百爆率、问鼎:从一等功臣到权力巅峰、云养合欢宗:曹贼从仙子开始臣服、呢喃诗章、斗罗直播间:观众全是唐三仇敌!、恐游,开局病娇妹妹求我别杀她、
汴京。
常朝。
文武百官,有序班列。
相比起以往,平添了些许嘈杂。
无它,丹陛之上并未有人。
左首,几位着锦绶、玉环、玉钏的老者,齐齐凝眉,面色凝重。
“大相公?”
内阁大学士吴充手执笏板,沉声低唤:“官家中风,都十日未曾朝议了吧?”
前些日子,官家临朝受百官参拜,猛地抽搐不止,口角歪斜,言语不清。
百官惊惧,人心惶惶。
几位内阁大学士一齐入宫问疾,却唯有大相公韩章受到召见。
“太宗皇帝与真宗皇帝,都有此疾。”
韩章面色平和,不为所动:“据太医所言,暂时控制住了症状。”
“这就足矣!”
对韩章来说,皇帝不死,就不是什么大事。
甚至,即便官家真的驾崩,他也能够短时间镇住百官。
内阁六把椅子,韩系就占据了两把,那可不是花瓶摆设。
执掌天下九年的百官之首,就更不是泥糊的木头。
更何况,官家短时间肯定不会驾崩。
太宗皇帝暮年,箭伤复发,并发中风,两者连着折磨,身子骨不适近半年方才驾崩。
真宗皇帝,中风卧床,足足两年不临朝,方才驾崩。
连着几代皇帝都有中风之疾,太医院的太医对于治疗中风,已经非常有经验。
以太医的医术,起码能为官家吊命一年半载。
“于大相公足矣,于百官却不足矣。”吴冲面色忧虑:“且不说官家中风是否真的得到了控制,便说起立储之事,如今也是尚未明了啊!”
秘密立储法,临终宣布储君人选,平时储君不显,可助力暮年君王巩固君权。
本来,这也不必担心什么。
官家临终,取来两道圣旨合二为一就行。
怎料,近来官家竟是着重培养“圣孙”一代,无疑是让人心中颇为疑虑。
究竟是选老一辈的五位宗室,亦或是小一辈的圣孙,怎么着也得有个说法吧?
韩章摇摇头,微闭双目。
“不急。”
“前日,老夫入宫问疾,向官家说过立储之事。”
吴充面色微沉,就要细究问话,一声尖锐喊声恰好传了出来。
“上朝——”
话音未落,一道龙袍身影缓步入内。
朝堂之上,立刻寂静。
百官一惊,齐齐下拜:“陛下圣体万安!”
“平身!”
丹陛之上,赵祯压了压手。
百官起身,心头暗自一惊。
举目望去,官家赵祯两鬓斑白,嘴唇微白,仅是走了几步,就已是脸冒虚汗,有种难言的虚弱。
这位五十七岁的老人,垂垂老矣。
好在,官家还能行走说话,证明中风之症已经得到控制。
这一点,已然足以安抚人心。
“着礼部,以过继皇太孙之礼,设祭祀高台。”赵祯并未过问奏疏,反而是直接安排事情。
“过继皇太孙?”
文武百官,齐齐一震。
即便已经有了揣测,可这句(本章未完,请翻页)
常朝。
文武百官,有序班列。
相比起以往,平添了些许嘈杂。
无它,丹陛之上并未有人。
左首,几位着锦绶、玉环、玉钏的老者,齐齐凝眉,面色凝重。
“大相公?”
内阁大学士吴充手执笏板,沉声低唤:“官家中风,都十日未曾朝议了吧?”
前些日子,官家临朝受百官参拜,猛地抽搐不止,口角歪斜,言语不清。
百官惊惧,人心惶惶。
几位内阁大学士一齐入宫问疾,却唯有大相公韩章受到召见。
“太宗皇帝与真宗皇帝,都有此疾。”
韩章面色平和,不为所动:“据太医所言,暂时控制住了症状。”
“这就足矣!”
对韩章来说,皇帝不死,就不是什么大事。
甚至,即便官家真的驾崩,他也能够短时间镇住百官。
内阁六把椅子,韩系就占据了两把,那可不是花瓶摆设。
执掌天下九年的百官之首,就更不是泥糊的木头。
更何况,官家短时间肯定不会驾崩。
太宗皇帝暮年,箭伤复发,并发中风,两者连着折磨,身子骨不适近半年方才驾崩。
真宗皇帝,中风卧床,足足两年不临朝,方才驾崩。
连着几代皇帝都有中风之疾,太医院的太医对于治疗中风,已经非常有经验。
以太医的医术,起码能为官家吊命一年半载。
“于大相公足矣,于百官却不足矣。”吴冲面色忧虑:“且不说官家中风是否真的得到了控制,便说起立储之事,如今也是尚未明了啊!”
秘密立储法,临终宣布储君人选,平时储君不显,可助力暮年君王巩固君权。
本来,这也不必担心什么。
官家临终,取来两道圣旨合二为一就行。
怎料,近来官家竟是着重培养“圣孙”一代,无疑是让人心中颇为疑虑。
究竟是选老一辈的五位宗室,亦或是小一辈的圣孙,怎么着也得有个说法吧?
韩章摇摇头,微闭双目。
“不急。”
“前日,老夫入宫问疾,向官家说过立储之事。”
吴充面色微沉,就要细究问话,一声尖锐喊声恰好传了出来。
“上朝——”
话音未落,一道龙袍身影缓步入内。
朝堂之上,立刻寂静。
百官一惊,齐齐下拜:“陛下圣体万安!”
“平身!”
丹陛之上,赵祯压了压手。
百官起身,心头暗自一惊。
举目望去,官家赵祯两鬓斑白,嘴唇微白,仅是走了几步,就已是脸冒虚汗,有种难言的虚弱。
这位五十七岁的老人,垂垂老矣。
好在,官家还能行走说话,证明中风之症已经得到控制。
这一点,已然足以安抚人心。
“着礼部,以过继皇太孙之礼,设祭祀高台。”赵祯并未过问奏疏,反而是直接安排事情。
“过继皇太孙?”
文武百官,齐齐一震。
即便已经有了揣测,可这句(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8/8787/832198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