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辽墓里的战国壁画

推荐阅读:极道剑尊叩问仙道机战:先驱者的归来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大荒剑帝彼岸之主仙工开物遮天记混沌天帝诀吞噬古帝

    随着越来越多的契丹文字出现,我心里也越发的有底,感觉我们找对了,苦苦寻找的那座辽墓,终于近在咫尺了!

    我搀扶着二牛,踉跄着继续往前走,想看看洞壁上有没有更多的线索,指引我们找到那座辽墓。

    果不其然!

    我们走了没多远,洞壁上又有了新的发现!

    这次洞壁上出现的,是几幅浅雕的图案。

    这些图案线条粗犷,看起来像是某些动物和人,充满了神秘的气息。

    我打着手电,仔细辨认了一下,感觉图案上雕刻的应该是一头牛和一匹马,马背上驮着一个男的,牛拉着车,车上好像坐了个女人。

    看着图案上出现的场景,再结合那些看不懂的契丹文字,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一段,有关契丹人的传说故事。

    我之前开古玩店,闲来无事翻看过《辽史》,书上有一段文字特别有趣,说的是契丹族的起源传说。

    《辽史》卷三十七,地理志一、志七,记载了这段传说:“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每行军及春秋时祭,必用白马青牛示不忘本云。”

    这段话啥意思呢?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

    “相传有神灵之人骑着白马,从马盂山沿浮土河向东而来,有天女驾着青牛拉的车,从平地松林沿潢河顺流而下,两人在木叶山相遇,结为夫妻,生下八个儿子,后来他们的族属逐渐兴盛,分为八个部落。每当行军作战以及春秋祭祀时,必定用白马、青牛,来表示自己不忘本。”

    从这一传说来看,青牛和白马象征着契丹族的起源,是契丹人对自身族源的一种神圣化解释,代表着契丹族的先祖。其次,在契丹文化中,青牛和白马还与天地崇拜有关。

    据史料记载,辽代皇帝常以青牛、白马祭天地,这可能是受《周易》中“乾为马,坤为牛”,“乾为天、为君、为父”,“坤为地、为母”等观念的影响,将白马与天神对应,青牛与地祇对应。

    也有观点认为,将青牛、白马视为契丹族的图腾,认为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部落,以青牛为图腾的部落称为“耶律”氏,以白马为图腾的部落称作“萧”氏。

    总而言之,洞壁上出现的牛、马浮雕,间接的证明了辽墓的存在,说明我们这趟辛苦没有白费!

    看着洞壁上的图案还在向前延续,我心里也越发觉得好奇,恨不得立马找到那座辽墓,于是搀扶着浑身难受、还在不停抓挠的二牛,继续小心翼翼地往前走。

    随着越来越深入,洞壁上的图案和文字也越来越多,到后来,竟然出现了大量的壁画!

    这些壁画随着时间的流逝,早就风化剥蚀了,色彩有些黯沉,但是好在大部(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8/8846/839644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