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汉末天灾

推荐阅读:武逆焚天仙人消失之后百炼飞升录割鹿记九星霸体诀满门忠烈被抄家,我直入陆地神仙夜无疆家族修仙,凌云九天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斩仙台上何人?灵台方寸关门弟子

    朝廷对于凉州的局势可谓是鞭长莫及,想要直接杀入凉州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毕竟凉州的叛军却只需要稍作休整,便能够再次卷土重来,杀入关中地区。

    这样一来,汉军就会被叛军牵着鼻子走,疲于奔命。

    而与凉州叛军不同的是,李渊会被困在贫瘠的并州,他的军队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粮食短缺。

    一旦朝廷停止与他进行粮食贸易,他的军队将会陷入极度的困境,甚至可能会因为饥饿而不战自乱。

    这正是朝廷所期望看到的局面,通过这种方式,朝廷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让李渊的军队自行瓦解,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这一点其实李渊也早有预料。

    毕竟李渊非常清楚,自己最大的弱点就是粮食不足。

    不过李渊并不担心朝廷会对付自己。

    之所以这样。

    还是因为他的思维仍然停留在历史的规律上,认为关中的叛军依旧会与关中汉军耗下去。

    不过,李渊麾下的文武官员们却都不这么看,他们普遍认为关中叛军已经到了强弩之末,明年肯定无法再继续坚持下去。

    实际上,不仅仅是李渊麾下的文武官员。

    天下人都能够明显地感觉到关中叛军的疲软和无力。

    没有人会相信关中叛军还能够坚持多久,而朝廷的谋划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而展开的。

    那么,李渊为何会如此坚持自己的看法呢?

    这其实是因为他受到了后世经验的影响。

    他不相信关中叛军会如此轻易地撤退,毕竟在他所了解的历史中,类似的情况往往不会这么简单地结束。

    在东汉末年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天灾成了家常便饭,而真正给关中叛军带来巨大影响的,并非朝廷大军,而是那接连不断的天灾。

    李渊对那段历史记忆犹新,尤其是汉灵帝时期的凉州,那里的气候异常寒冷,即使是在炎炎夏日,祁连山上的雪水也依旧凝结成冰,无法顺利流入凉州。

    如此一来,凉州长期处于干旱状态,土地干裂,庄稼颗粒无收。

    更为糟糕的是,蝗虫如恶魔般肆虐,无情地吞噬着仅存的农作物,将人们逼入了绝境。

    除了寒冷和干旱,蝗虫外,东汉末年的天灾还有一个致命的因素——瘟疫。

    据后世记载,这场瘟疫的严重程度令人咋舌,无数生命在病痛中消逝。

    而医圣张仲景之所以能写出传世巨作,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应对这场可怕的瘟疫。

    如今,李渊身在并州,对这些天灾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担忧无比。

    深怕波及到并州。

    为了改善当地的状况,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他大力开展水利工程,开通水渠、疏通河道,让水流能够顺畅地流淌,同时积极修建水库,储存宝贵的水资源。

    此外,考虑到天气寒冷的问题,李渊积极推广煤炭的使用(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9/9221/876774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