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精神原子弹炸穿防线

推荐阅读:极道剑尊叩问仙道机战:先驱者的归来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大荒剑帝彼岸之主仙工开物遮天记混沌天帝诀吞噬古帝

    《光明报》是一份地位特别的报纸,其办报的宗旨是“引领大众思想文化”,因此理论水平很高,有一批专门披着马甲写理论文章的智囊。

    历史上,这份报纸曾数次输出足以写进教科书的论点。而这次,它把目标瞄准了“信仰”。

    它在其中写道:

    “有一批钱桥的小学生,发现这个社会的风气正在把一切都向钱看齐,孩子们感到疑惑,所以向巴老写信询问。他们的信件很快得到了巴老的重视,巴老的回信中,请他们看一看《小鞋子》这一部电影,如果有能力的话,再看一看原著小说,拜访小说作者的师母刘一清女烈士的陵墓。”

    “这个作者鼎鼎大名,是近年来最优秀的小说家余切。孩子们看完电影和原著后果然很受感染,前去烈士陵墓表达哀悼,之后再一次上课时,被问到‘今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的答案变成了科学家、文学家!”

    “孩子的思想纯粹又善于被激励的,然而大人们在想什么,却是我们这个社会有时忽视的。”

    文章的话锋到此一转:

    “什么作品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也许要谈到余切的新小说《潜伏》,以及其中假结婚剧情的人物原型马识途。”

    “马识途是余切的恩师,同样是个小说家,还是个地下工作者,1931年,马识途初中毕业后,遵循‘本家子弟十六岁必须出川’的教诲,乘船东出三峡,开始他波澜壮阔的革命事业。他三次考入国家顶级大学,又三次退学,他和飞虎队结成朋友,在西南联大和中央大学发展地下组织……”

    “马识途不仅仅自己身体力行,受他的引领,他的弟子同样走向争取人民幸福的道路……”

    这篇文章很长,把马识途的一辈子也罗列了,余切和罗广斌这两个有成就的作家,更是重中之重,这篇文章同样很短,因为只凭借一些文字,是无法写尽马识途这一生的,老马活得太长了。

    文章一经发出,即引起较大反响。《潜伏》是热门小说,从北到南没有不看这一篇小说的读者,它引起纯文学杂志《收获》卖脱销,各地订购杂志的邮局人满为患,新华书店连续一个月,由营业员写下来的“最需要印刷和订购的小说”头一名永远是它。

    然而,社会大众却很少知道这篇小说引用了“马识途”的人生经历。

    《潜伏》原著中余则成其实有多个人来组成,最主要的特务经历是被带到宝岛,50年被杀害的“吴石”将军,而“假结婚”一幕则是马识途和刘一清烈士的照搬,还有一些用了李碧光、刘青石等人的事迹。两个人朝夕相处,又具备同样的理想信念,自然会产生感情。

    而在《潜伏》小说中,晚秋、左蓝、翠萍几个性格迥异的女角色,其原型竟然是同一个奇女子。那个葬在(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9/9353/897972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