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国际写作交流

推荐阅读:极道剑尊叩问仙道机战:先驱者的归来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大荒剑帝彼岸之主仙工开物遮天记混沌天帝诀吞噬古帝

    余切后来看到管谟业的“道歉信”也很惊讶。

    管谟业是一个能为了文学之外的任何事情道歉的人,比如他的小说火了,邻居找上门来:我明明是杀猪的,为什么在你笔下变成了剥人皮的?

    管谟业因此很惭愧,设宴向邻居道歉。

    有人批评管谟业样貌长得丑,管谟业也诚恳道歉;管谟业成名后开书法展,被怼“字写的太难看”,他又道歉了,之后很少给人题字。

    但他从来没有为小说道过歉,他宁可封笔退圈也不愿意道“文学上”的歉,然而,他第一次道歉是亲口对余切讲的,当着许多朋友的面;第二次是在报刊上发出来的。

    所以余切很惊讶啊。

    卧槽!《潜伏》这书真就写得连管谟业也服气了?

    两人共同的朋友余桦,写了封信来告诉余切:“管谟业是个很矛盾的人,活的很不通透。一方面,他为了革命史诗而哭泣,另一方面,又总怀疑这一切是否是艺术化的——他渴望写一部像《潜伏》一样的谍战小说,歌颂信仰的美好,然而,他怎么也写不出来。当你写出来的时候,他又如痴如醉的阅读。”

    这让余切想起来了:新世纪后,当谍战小说登顶茅盾文学奖时,记者采访作为评委的管谟业。

    本以为管谟业要发表一些批评的见解。没有料到,管谟业竟然表达了对红色谍战小说的喜爱,并且希望自己也能写一部合格的谍战小说。

    人真是复杂。

    十一月,余切回首都。

    来接他的是诗人流沙河,就是马识途那个在川省作协的同事。流沙河年纪比马识途小,今年才五十来岁。流沙河的笔名是流沙河,他的真名也是流沙河。

    三十年代,流沙河当时还姓余,和余切是本家。流沙河决定写诗,此时有个很出名的作家叫“流沙”,于是,他只好把自己笔名改为“流沙河”,五十年代,《日报》有一篇号召治理冀省流沙河的文章《坚决和流沙河做斗争》……把他差点吓尿,以为要搞自己了,结果是虚惊一场。

    这之后,流沙河就鬼使神差的在身份证上也填“流沙河”,这就是他的真名字。

    余切看到流沙河就想到了管谟业,这两个人的性格都同样的“愚”,只是因运气好,没闹出过什么大差错。流沙河本人比管谟业还要更幸运的一点是,他的“愚”使得他误打误撞成了两岸之间的友谊人物。

    流沙河是诗刊《星星》的创始人,在诗坛的地位如雷贯耳。82年,《星星》复刊之后的两年,流沙河忽然决定要向国内读者介绍宝岛诗人:余光钟、洛扶、郑愁宇等一批宝岛诗人因此进入大陆人的视野。

    这在当时难以用逻辑解释,流沙河几乎是一意孤行的做成了这件事情。

    总共十二期,一期一个,把这宝岛十二位诗人介绍完毕之后,流沙河顿时(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9/9353/897973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