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历史的数个瞬间(二)

推荐阅读:极道剑尊叩问仙道机战:先驱者的归来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大荒剑帝彼岸之主仙工开物遮天记混沌天帝诀吞噬古帝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的评论发表得最晚,但最为重要。

    这个将来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文豪,目前正担任《朝日新闻》“文艺时评”栏专栏作家,他长期关注中国大陆的文学发展情况,他评论道:

    “倘若我们把文学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那么在古代,中华文学将远远的超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而在近代,日本率先完成明治维新,是东亚国家中最早与国际接轨的国家,这一期间其文学成就也较为瞩目,私以为大于中国。”

    “现代以来,日本文学继续繁荣,以川端康成为代表的日本现代作家的创作,使日本文学依旧保持了较高水准,并深刻影响了此时的中国文坛。但是,中华文学大放异彩,逐渐繁荣,戏剧、散文、诗歌、小说都有杰出作家,恐怕不逊色于,甚至稍胜过日本文学。”

    “那么,当代文学发展得怎么样?曾经这一问题是无需质疑的,中华的文学创作模式化、概念化,使得文学陷入到沉寂,然而这一现状在近年来却得到极大的反转,从余切等作家的日译版小说来看,已经潜藏着破坏旧文体的力量。”

    大江健三郎道:“余切的文章善于观察各阶层的人物之于时代的变迁,他的创作凝重而语言却不失诙谐,文字颇有画面感,无论在任何国家,都具备极佳的可读性——他是中华的破坏龙,他手中掌控有尺规和度量器具,他向天空射箭,不知箭落何方,使其他人不得不按照他留下的规范来行事。”

    这一评价不可谓不高!大江健三郎把大陆文坛和日本文坛相提并论,这是当时的大陆作家不敢想象的。在日本,这一评价遭受到日本国内的批评,大众认为“还未看到余切之外的破坏力量”。

    《人民文学》的总编王濛看到这个评价高兴道:“想不到日本人竟然这么看好我们的文坛,如今大陆的文学界真正进入到了盛世。”

    他当然高兴了。王濛敏锐的嗅到了演变趋势,提前在《人民文学》上进行布局嘛。

    余切看到大江健三郎的评价后也很吃惊,这老小子眼光很有先见性,怪不得他以后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

    但搞笑的是,大江健三郎自己恰好是破坏这个评价的人本身。也是因为大江健三郎将来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

    历史在这开了个小玩笑:八十年代大陆诞生的黄金一代作家,是传统文学式微之前的最后高峰,大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之势,伤痕文、寻根文、新现实,先锋文学……层出不穷,你方唱罢,我方登场。

    许多人认为这一时期已经超过同期的日本文学,然而,大陆始终吃亏的是有名家却少巨匠,没有一个特别出挑的;而日本方面,严肃文学有大江健三郎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通俗文学上有村上村树,(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9/9353/897974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