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1986

推荐阅读:极道剑尊叩问仙道机战:先驱者的归来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大荒剑帝彼岸之主仙工开物遮天记混沌天帝诀吞噬古帝

    大陆的《南周》当即意识到不对,派出几个鹏城本地的记者去港地求证此事,又把这一新闻转载到报刊中。一周后,新闻一印刷出来,大陆的读者顿时就知道,《潜伏》这本小说原来在对岸也相当流行。

    “号外!号外!余切小说走出峡湾!”

    鹏城,新一期的《南周》挂在书店的外墙门口,老板用硕大的白色牌匾写上这一行字。

    “来一份《南周》报纸,这一期有余切?”

    “对!响当当,如假包换的余切!”

    路过的商人王石头照例买了一份《南周》报纸。他是余切的书迷,曾给余切写过信,可惜石沉大海。

    哎!

    余切这种大人物,哪里能注意到我这种人。

    王石头目前是个倒爷,开了个叫“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的企业。整天就是倒卖从日本来的电器、仪器产品,还涉及到服装厂、手表厂、饮料厂、印刷厂等等。

    用他自己后来的话说,除了黄、赌、毒、军火不做之外,基本的业务,王石头都涉及到了。

    虽然是个倒爷,靠投机倒把发家致富,王石头本质却是个文艺青年。

    他写过诗歌,写过小说……都没戏!还试图写一本商界沉浮的小说,可惜写了几千字后,传统小说刊物都不要,反而是招惹来了当地的部门,自讨没趣,他只好发誓不再写这些东西!

    1983年,在他的床头,常常放着一本《万历十五年》,84年,这本床头必读之作换成了《大撒把》,沪市文艺版《潜伏》出来后,小说就换成了《潜伏》。

    他实在是余切的铁杆书迷了。现在他手头又有钱,只要余切写出一个字,他都要买的。

    王石头打开这一期《南周》一看,只见到头版头条,正是一篇转自于《明报》的报道。图片上有两个中年人,还有一个手提箱,看样子……应该是在机场。

    他再一看报道内容,发现竟然是几套沪市文艺版本的《潜伏》丛书,顿时惊得张大嘴巴。然后,他看到“这一丛书大概率已经被带去宝岛,也许是专供给一些人来收藏”——他意识到这代表什么后,忽然疯了一样的跳了起来,大声道:

    “深海同志,农夫向你发出消息!请你立刻联系组织!”

    随后,王石头转到另外一边,把《南周》卷起来,眼睛正对着照片。那上面有余切以前在老山前线拍摄的战地照。

    王石头笔直的绷着,朝圣般向那个照片敬礼道:“报告!深海仍然潜伏中!”

    这个倒爷,简直比自己赚了一笔生意还要狂喜,他立刻打车回公司向所有人宣布:“你们看看,余切的小说都写去了海对面——天下还有什么我们不能做的事情!不要和我说困难大!西伯利亚、撒哈拉、亚马逊……全世界没有我们不能做生意的地方!”

    “我们要拿出余则成的信仰来做生(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9/9353/897974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