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带头人,天降皇恩!
推荐阅读:极道剑尊、叩问仙道、机战:先驱者的归来、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大荒剑帝、彼岸之主、仙工开物、遮天记、混沌天帝诀、吞噬古帝、
“这十万两银子,不是本王捐的,而是镇国公府的小郡主,古乔一所捐的!”</p>
“什么……”</p>
霍胤的话,仿若晴天惊雷一般,炸得一众朝臣震惊不已。</p>
“王爷,十万两银子,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您大可不必为了给小郡主扬名,而自掏腰包的捐出十万两银子却记在了小郡主的名下啊!”</p>
十万两白银啊,他们这点俸禄不吃不喝二十年,也攒不下那么多的存银啊!</p>
“对啊,王爷,我等都知道镇国公府的小郡主对王爷是有救命之恩的,可当初小郡主救治王爷之后,王爷也是付了诊金的,这大可不必拿十万两给小郡主扬名的!”</p>
唉……说好的不近女色的摄政王,这是冲冠一怒为红颜,怒砸十万赈灾银啊!</p>
霍胤听着朝臣们‘劝’他的话,紧抿的薄唇微微勾起,“这十万两银子,是小郡主自己捐出的,并非本王的。但,小郡主都捐了十万两了,那本王也捐二十万两白银用于购买赈灾物资送往南方。</p>
国难当头,想来诸位大臣,也都有一颗爱国之心,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祝南方遭遇水患的灾民度过这次天灾吧!”</p>
霍胤的话音刚落下,余阁老便抬手高举,高呼道,“老臣愿捐出五万两用于购买赈灾物资。”</p>
孙太傅紧随气候,“老臣家底薄,但,为了我南燕的百姓,老臣自愿捐出一千两用于购买赈灾物资。”</p>
阁老捐了,穷的一年都没舍得换新衣裳的太傅也捐了,曹礼阳心里骂骂咧咧的,面上却带着笑的加入捐款队伍,“老臣家底没有余阁老的厚,就捐个五千两吧!”</p>
其他朝臣见状,也都纷纷加入捐款队伍,荣喜公公带着助手双眸含泪的记着各位大臣捐钱捐物账册,散朝后他还得带着账册去各家收钱呢!</p>
“皇叔,这一次,算是让这些朝臣大出血了吧?呵……朕还真是没想到啊,这些个朝臣,随便拎出一个,都比朕有钱啊!”</p>
好忧伤!</p>
“别在本王面前哭穷,真当本王不知道,余稚这些年给你攒下了不少的家底么?”</p>
冷不丁被拆穿的小皇帝,尴尬的摸了摸鼻尖,“皇叔,你跟我舅舅合伙做生意的,你的家底也比我的还多,你怎么才捐二十万两啊?”</p>
才,二十万两……</p>
霍胤缓缓的转头看向小皇帝,“皇上若是嫌多,本王也可以不捐的!”</p>
挫败如小皇帝,皇叔还真是,半点亏都不吃啊!他话里话外,那句话说了嫌皇叔捐的多了,他还想着再从皇叔手里挖个百八十万两银子出来充充国库呢!</p>
要不然,偌大的一个南燕王朝,那国库的地板,光滑的哟,耗子进去都能打滑了。</p>
叔侄俩在上首聊的起劲儿,底下的朝臣嘴里说着互帮互助,心却在滴血。</p>
荣喜把朝臣们捐款的数额都记录下来时,还让朝臣按了手印,这样,去要钱的时候就能理直气壮了。</p>
霍胤看了眼那账册时,都不得不表扬了荣喜两句。</p>
“还是荣喜公公办事儿牢靠,荣喜公公记得多提点手底下的小太监,别一个个只知道当个柱子,就算是当柱子也要当个有脑子的柱子!”</p>
荣喜……王爷,奴才都不知道您这到底是夸奴才,还是损奴才了。</p>
不过没关系,事儿办好了就行。</p>
“皇上,王爷,奴才算了算,朝臣们捐银一共二十三万捌仟伍佰三十两白银!”</p>
“那三十两是谁捐的?”</p>
霍胤的问话,让荣喜有那么一瞬卡壳了。</p>
“嗯?”</p>
“回王爷,是五品从官顾文良!”</p>
“顾文良?他和顾文生是什么关系?”</p>
“顾文生?那不是北宁候世子妃顾初的生父么?”小皇帝准确的报出了顾文生是谁。却没想起,顾文生官拜几品。</p>
“回王爷,奴才让人去查查,不过,老奴听说,这顾家的嫡次子最近在跟秦家的嫡女相看呢!”</p>
“秦家?小郡主的外祖家?”</p>
荣喜点头,这能让人记住的秦家,可不就是国公夫人的娘家秦家么!</p>
“这事儿荣喜公公不用派人去查了,本王会让北斗查清楚的!”</p>
小皇帝看了眼账册,生怕这些登记造册的捐银账本会消失一样,赶紧让荣喜宣布散朝,然后当即给荣喜指派了一队的锦衣卫跟着荣喜出宫挨家挨户的收钱。</p>
啧啧……虽然只有二十三万百千五百三十两银子,却了胜于无啊!加上皇叔和小郡主的三十万两银子,一共是六十多万啊,这大大的减轻了国库的压力了。</p>
散朝后,叔侄俩回到极光殿。</p>
“方才提到的秦家,皇上可有印象?”</p>
小皇帝抿了口茶水,不解的反问,“那秦家不就是小郡主的外祖家么,皇叔想说什么?”</p>
霍胤锐利的双眸微微眯起,“秦家是商贾之家,在上京城可以说是排的上号的,跟皇室也有不少的合作,朝臣都有钱捐钱,有物捐物了,那最有钱的商贾,是不是也应该出点血呢?”</p>
皇叔那算计的眼神,吓得小皇帝都想躲在御案下了。</p>
啧……那些商贾,确实有钱啊,从朝臣手里薅一点,再从那些商贾的手里薅一点,剩下的一点点,再从他的私库出,那这次南方水患的赈灾银两不就筹集够了么?</p>
“皇叔的意思是,把动员商贾捐钱捐物的事儿让秦家来挑头?”</p>
“孺子可教,本王就是这么打算的,但,秦家毕竟是镇国公夫人的娘家,又是小郡主的外祖家,咱们让人帮忙,总不能白帮吧?”</p>
小皇帝一听这话,就知道皇叔这是在变相的帮秦家呢!</p>
不过,这次让秦家做带头人,也确实应该给人家一点甜头,且,秦家也很富有啊,这要是再捐个十万二十万两银子的,他还有啥可愁的呢!“</p>
此时的秦家还不知道天降皇恩呢!</p>
等荣喜带着锦衣卫去各位朝臣的府中收银子回来又着急忙慌的去秦家传口谕。</p>
头天晚上喝的酩酊大醉的秦家父子三,还没醒呢,就被秦氏和明氏连拖带拽的把人拉出来跪地接旨了。</p>
人都走了,父子三还没回过神儿!</p>
“什么……”</p>
霍胤的话,仿若晴天惊雷一般,炸得一众朝臣震惊不已。</p>
“王爷,十万两银子,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您大可不必为了给小郡主扬名,而自掏腰包的捐出十万两银子却记在了小郡主的名下啊!”</p>
十万两白银啊,他们这点俸禄不吃不喝二十年,也攒不下那么多的存银啊!</p>
“对啊,王爷,我等都知道镇国公府的小郡主对王爷是有救命之恩的,可当初小郡主救治王爷之后,王爷也是付了诊金的,这大可不必拿十万两给小郡主扬名的!”</p>
唉……说好的不近女色的摄政王,这是冲冠一怒为红颜,怒砸十万赈灾银啊!</p>
霍胤听着朝臣们‘劝’他的话,紧抿的薄唇微微勾起,“这十万两银子,是小郡主自己捐出的,并非本王的。但,小郡主都捐了十万两了,那本王也捐二十万两白银用于购买赈灾物资送往南方。</p>
国难当头,想来诸位大臣,也都有一颗爱国之心,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祝南方遭遇水患的灾民度过这次天灾吧!”</p>
霍胤的话音刚落下,余阁老便抬手高举,高呼道,“老臣愿捐出五万两用于购买赈灾物资。”</p>
孙太傅紧随气候,“老臣家底薄,但,为了我南燕的百姓,老臣自愿捐出一千两用于购买赈灾物资。”</p>
阁老捐了,穷的一年都没舍得换新衣裳的太傅也捐了,曹礼阳心里骂骂咧咧的,面上却带着笑的加入捐款队伍,“老臣家底没有余阁老的厚,就捐个五千两吧!”</p>
其他朝臣见状,也都纷纷加入捐款队伍,荣喜公公带着助手双眸含泪的记着各位大臣捐钱捐物账册,散朝后他还得带着账册去各家收钱呢!</p>
“皇叔,这一次,算是让这些朝臣大出血了吧?呵……朕还真是没想到啊,这些个朝臣,随便拎出一个,都比朕有钱啊!”</p>
好忧伤!</p>
“别在本王面前哭穷,真当本王不知道,余稚这些年给你攒下了不少的家底么?”</p>
冷不丁被拆穿的小皇帝,尴尬的摸了摸鼻尖,“皇叔,你跟我舅舅合伙做生意的,你的家底也比我的还多,你怎么才捐二十万两啊?”</p>
才,二十万两……</p>
霍胤缓缓的转头看向小皇帝,“皇上若是嫌多,本王也可以不捐的!”</p>
挫败如小皇帝,皇叔还真是,半点亏都不吃啊!他话里话外,那句话说了嫌皇叔捐的多了,他还想着再从皇叔手里挖个百八十万两银子出来充充国库呢!</p>
要不然,偌大的一个南燕王朝,那国库的地板,光滑的哟,耗子进去都能打滑了。</p>
叔侄俩在上首聊的起劲儿,底下的朝臣嘴里说着互帮互助,心却在滴血。</p>
荣喜把朝臣们捐款的数额都记录下来时,还让朝臣按了手印,这样,去要钱的时候就能理直气壮了。</p>
霍胤看了眼那账册时,都不得不表扬了荣喜两句。</p>
“还是荣喜公公办事儿牢靠,荣喜公公记得多提点手底下的小太监,别一个个只知道当个柱子,就算是当柱子也要当个有脑子的柱子!”</p>
荣喜……王爷,奴才都不知道您这到底是夸奴才,还是损奴才了。</p>
不过没关系,事儿办好了就行。</p>
“皇上,王爷,奴才算了算,朝臣们捐银一共二十三万捌仟伍佰三十两白银!”</p>
“那三十两是谁捐的?”</p>
霍胤的问话,让荣喜有那么一瞬卡壳了。</p>
“嗯?”</p>
“回王爷,是五品从官顾文良!”</p>
“顾文良?他和顾文生是什么关系?”</p>
“顾文生?那不是北宁候世子妃顾初的生父么?”小皇帝准确的报出了顾文生是谁。却没想起,顾文生官拜几品。</p>
“回王爷,奴才让人去查查,不过,老奴听说,这顾家的嫡次子最近在跟秦家的嫡女相看呢!”</p>
“秦家?小郡主的外祖家?”</p>
荣喜点头,这能让人记住的秦家,可不就是国公夫人的娘家秦家么!</p>
“这事儿荣喜公公不用派人去查了,本王会让北斗查清楚的!”</p>
小皇帝看了眼账册,生怕这些登记造册的捐银账本会消失一样,赶紧让荣喜宣布散朝,然后当即给荣喜指派了一队的锦衣卫跟着荣喜出宫挨家挨户的收钱。</p>
啧啧……虽然只有二十三万百千五百三十两银子,却了胜于无啊!加上皇叔和小郡主的三十万两银子,一共是六十多万啊,这大大的减轻了国库的压力了。</p>
散朝后,叔侄俩回到极光殿。</p>
“方才提到的秦家,皇上可有印象?”</p>
小皇帝抿了口茶水,不解的反问,“那秦家不就是小郡主的外祖家么,皇叔想说什么?”</p>
霍胤锐利的双眸微微眯起,“秦家是商贾之家,在上京城可以说是排的上号的,跟皇室也有不少的合作,朝臣都有钱捐钱,有物捐物了,那最有钱的商贾,是不是也应该出点血呢?”</p>
皇叔那算计的眼神,吓得小皇帝都想躲在御案下了。</p>
啧……那些商贾,确实有钱啊,从朝臣手里薅一点,再从那些商贾的手里薅一点,剩下的一点点,再从他的私库出,那这次南方水患的赈灾银两不就筹集够了么?</p>
“皇叔的意思是,把动员商贾捐钱捐物的事儿让秦家来挑头?”</p>
“孺子可教,本王就是这么打算的,但,秦家毕竟是镇国公夫人的娘家,又是小郡主的外祖家,咱们让人帮忙,总不能白帮吧?”</p>
小皇帝一听这话,就知道皇叔这是在变相的帮秦家呢!</p>
不过,这次让秦家做带头人,也确实应该给人家一点甜头,且,秦家也很富有啊,这要是再捐个十万二十万两银子的,他还有啥可愁的呢!“</p>
此时的秦家还不知道天降皇恩呢!</p>
等荣喜带着锦衣卫去各位朝臣的府中收银子回来又着急忙慌的去秦家传口谕。</p>
头天晚上喝的酩酊大醉的秦家父子三,还没醒呢,就被秦氏和明氏连拖带拽的把人拉出来跪地接旨了。</p>
人都走了,父子三还没回过神儿!</p>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9/9457/906278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