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海洋时代

推荐阅读:极道剑尊叩问仙道机战:先驱者的归来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大荒剑帝彼岸之主仙工开物遮天记混沌天帝诀吞噬古帝

    除了大朝会外,华盖殿很久都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英国公、定国公、淇国公、成国公,永乐年间五大世袭公爵,只有远在云南的黔国公没到。

    五军都督府的都督。

    六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通政使,内阁阁臣。

    满满堂堂站了一群人。

    这些突然被召进宫中的权贵,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但看殿中氛围,应该是好事。

    李显穆给张辅使了个眼神,张辅顿时心领神会。

    见人到齐了,朱棣扶着腰带,朗声道:“朕想要设置两个衙门,诸卿都给朕盘算盘算。”

    皇帝第一句话就直接震惊了刚刚进宫的诸臣。

    任何一个衙门的设置,都意味着其他部门的权力分割,以及一大批官僚的诞生。

    这么大的事情,怎么皇帝都没和他们这些二三品的重臣商量,仅仅和这些大学士商议后,就要做了?

    六部尚书不着痕迹的对视了一眼,不知道待会儿皇帝会触及哪个部门的利益。

    朱棣自己也在沉吟,其中海运之事牵连是最大的,漕运无论对国家有没有利,但对于官员是有利的,一旦宣布,必然招致群起而反对,这也是他最犹疑的,当初迁都,是有先帝的圣旨,他没有消耗自己的威望,这次呢?

    但此事事关重大,朱棣仅仅犹疑了片刻,就下定了决心。

    “朕准备仿效元朝的海道都漕运万户府,建立海道都漕运使司,设立都运使一人,从二品。”

    这是仿照地方三司的规格建造,仅仅比六部低一级,比大理寺的品级还要高一筹。

    这都不算是重点,真正的重点是——海运!

    皇帝要开海运,现在距离元朝还不算是特别远,他们自然知道海运运的是粮食。

    “陛下!

    朝廷疏通大运河数年,已经运河水清,可以承担江南转运的粮食,供给京城,甚至能够供给北征,漕运安全无虞,为何还要再开危险重重的海运。”

    从永乐元年开始,朝廷就开始疏通运河,之前北征的粮草也都是通过运河从江南运过去的,没有大问题。

    户部尚书夏原吉亦道:“陛下,漕运既然能够畅通无阻,就不必再多做变更,那大海风浪重重,稍有不慎就会覆灭人船,运粮乃是国朝大事,岂能付之大海呢?

    如果粮草出现问题,那京城怎么办?”

    这是经典思维,一个系统还能运行的时候,就不要去动它,以免出现问题。

    而且夏原吉还将其,和京城安危联系在一起,可谓是理由充分。

    李显穆立刻反唇相讥道:“夏尚书所言不对,漕运能够畅通无阻,难道日后也能一直畅通无阻吗?

    每岁维护漕运的花费,以及为了漕运而耗费的人力物力,夏尚书都不在意吗?

    况且用海运,不代表河运就彻底不用。

    如果来自江南的粮草,有一半从海上走,那对运河的破坏,势必会变(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9/9632/926604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