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防空系统测试

推荐阅读:极道剑尊叩问仙道机战:先驱者的归来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大荒剑帝彼岸之主仙工开物遮天记混沌天帝诀吞噬古帝

    李云龙沉思片刻:需要多长时间?

    两周内可以完成第一套原型,李明远计算道,关键部件都能从现有资源中获取或改装。难点在于如何整合这些部件,使其在坦克上稳定工作。

    李云龙拍板:好!我立刻申请调拨资源,优先保障这个项目。同时,提供更多敌国雷神系统的情报,帮你针对性设计。

    得到军方全力支持后,李明远的团队立即投入工作。他们分成三个小组,分别负责预警系统、拦截武器和控制机制的研发。

    预警系统组的首要任务是改装缴获的敌军AN/TPQ-1雷达。这种原本用于炮兵定位的轻型雷达,被李明远天才地改造成了火箭弹探测器。

    关键是调整扫描频率和信号处理逻辑,李明远向技术人员解释,我们不需要它精确定位远距离目标,只需要在近距离探测到快速移动的小型物体,比如火箭弹。

    同时,另一个团队正在研发备用的红外告警器。

    这个设计更简单,但实用性可能更强。李明远指着一个圆柱形装置说,它利用热敏元件探测火箭发动机的热辐射特征,一旦发现符合特定模式的热源,立即触发警报。

    拦截武器组则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将14.5毫米高射机枪改装成近防武器相对简单,难点在于提高其对快速目标的命中率。

    传统意义上的人工瞄准肯定来不及,李明远对团队说,我们需要设计一种简易的辅助瞄准系统,能根据预警信号快速指向威胁方向。

    他提出了一种革命性的设计:使用简单的机械-电气联动机构,将预警系统的信号直接传导到机枪转向机构,实现粗瞄准。操作员只需要做微调并扣动扳机,大大提高了反应速度。

    更具挑战性的是小型反导导弹的研发。团队开始尝试改装现有的57-1地空导弹,减小尺寸,简化制导系统。

    我们不追求长射程和高精度,李明远强调,这些导弹只需飞行500米至1公里,形成一个保护伞。关键是反应速度和可靠性。

    导弹改装过程中,团队遇到了不少技术难题,特别是如何在不依赖复杂电子设备的情况下实现基本制导功能。

    李明远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解决方案:

    既然我们无法实现全自动制导,那就退而求其次,采用半自动方式。导弹本身只具备最基本的稳定功能,主要依靠发射前的正确朝向。预警系统探测到威胁后,导弹发射架自动转向威胁方向,由操作员确认并发射。

    这种设计虽然牺牲了一些性能,但大大降低了技术门槛,使项目在当前条件下变得可行。

    整个系统的控制机制也采用了类似的简化思路。没有复杂的计算机,只有简单的电路和机械联动装置,甚至保留了手动操作选项作为备份。

    这种设计我称之为机械-电气混合控制(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9/9643/927611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