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鲲鹏?又一个神话名字

推荐阅读:极道剑尊叩问仙道机战:先驱者的归来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大荒剑帝彼岸之主仙工开物遮天记混沌天帝诀吞噬古帝

    在短短24小时内,全球力量平衡仿佛被无形之手猛烈摇晃,各国政府和军方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慌和重新评估中。

    蓬莱基地,第二天的参观活动继续进行。

    与前一天的震惊和混乱不同,今天的访客们恢复了一些理性,开始提出更深入的问题。特别是星条国的记者和专家,他们迫切想要了解这项技术的来源和原理。

    在核心一号工厂的答疑环节,《纽约时报》的资深科技记者沃尔特直接发问:李博士,坦率地说,世界科技界都在质疑这种技术的来源。根据现有的科技发展路径,集成电路至少需要十年以上的基础研究和工艺积累。龙国是如何在没有明显晶体管技术阶段的情况下,直接实现这一跨越的?

    现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紧盯着李明远,等待他的回答。这正是每个人心中的疑问——这种不符合常规科技进化路径的突破,究竟从何而来?

    李明远平静地微笑着,从口袋里取出一个圆形物体——那是一块手掌大小的硅晶圆,在灯光下折射出奇异的光芒。

    答案就在这里,先生们,他举起晶圆,让所有人都能看清,集成电路技术的核心是微型化和集成化。这块硅晶圆上,我们可以集成上万个晶体管,相当于把一个房间大小的计算机浓缩到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中。

    全场相机疯狂闪光,每个记者都争先恐后地捕捉这个历史性瞬间——一块普通的硅晶圆,却蕴含着足以改变世界的技术革命。

    但这并未回答我的问题,沃尔特坚持道,龙国是如何掌握这项技术的?是自主研发,还是...他没有说完,但言外之意已经很明显——是否有外部力量的帮助?

    李明远的笑容依然平静:科学没有捷径,先生。我们的研究团队选择了一条不同的技术路径,不是从真空管到晶体管再到集成电路的渐进式发展,而是直接从理论基础研究开始,探索半导体材料的本质特性。

    他环视众人:有时候,最大的突破来自于跳出固有思维。当西方科学家专注于如何改进晶体管时,我们问了一个不同的问题:如何从根本上重新思考电子器件的结构?

    这个回答既巧妙又模糊,既没有承认外部技术来源,也没有编造不可信的故事。但对许多科学家来说,这种解释仍然不够充分。人类科技发展几乎从未出现如此巨大的跨越,没有过渡,没有铺垫,仿佛凭空出现一般。

    科学史上从未有过如此规模的技术跨越,汉森教授站起来,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即使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而你们的集成电路技术,似乎完全脱离了已知的科技演进路径。

    李明远静静地看着他:教授,历史上充满了被当时人认为不可能的突破。莱特兄弟的首次飞行,马可(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9/9643/927636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