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取个美丽的名字

推荐阅读:极道剑尊叩问仙道机战:先驱者的归来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大荒剑帝彼岸之主仙工开物遮天记混沌天帝诀吞噬古帝

    秦人的民风多是务实的,所以大秦的每一道政令,也都是直截了当的。

    有人说大秦要书同文,所以请六国博士入秦,而后将这些博士都“关起来”。

    再之后,大秦实行书同文与车同轨的法令,就不会有人反对了。

    至少,大规模反对的声音少了,六国的博士们被关在了咸阳城。

    让各地的大多数反对派,失去了主心骨。

    扶苏牵着马儿的缰绳走在洛水河,身边的战马也都走得很慢。

    平静时的洛水河倒映在着河边队伍的身影。

    洛水河也是黄河中的一段,当黄河平静的时候,它真的很美丽。

    这场大规模的迁徙还在继续,扶苏望着长长队伍,从这里一眼看不到头,应该是函谷关的方向还在不断迁民。

    调动了中原六个郡,数十个县,总计有二十万的贫民入关。

    为了这一次迁民,张苍在去年的秋季开始准备,丞相府的官吏不断传令各县,直到今年的二月,这场迁民正式开始了。

    但扶苏并不认可,当年的吕不韦的门客在吕氏春秋中所写的一句话。

    那句话是这么说的,若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

    扶苏怀疑,当时的吕不韦……他多半是看稷下学宫最负盛名的荀子,看得眼红了。

    他既求不到荀子,又拿荀子没办法。

    这是扶苏能想到的,一些关于吕不韦这个商人,在主持编写吕氏春秋时的一些偏见。

    立场不同,所思所想也不同,扶苏认为人是这个淳朴农业时代,农业是最重要的基础,田地是因人们的耕种才会长出粮食。

    千千万万的人,才是大秦最需要的。

    大秦缺圣人吗?

    现在的大秦缺的是实实在在能填饱肚子的粮食,大秦太缺粮食了。

    还缺能够耕种更多田地的人口。

    我这个大秦公子还在为了怎么让人们填饱肚子发愁。

    扶苏是真的很愁,一亩哪怕多长几斗粮,真的要谢天谢地了,关中多几亩田,才是天大的好事。

    因此啊,扶苏此刻看着这条长长的迁民队伍,心中又有了力量,这天下也不是那么差。

    无论是法家,墨家或者是荀子,韩非……哪怕是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只要其中的三五言语对治国有用的,大秦都可以拿来用,只要它有效,至于它是哪家的,扶苏并不忌口。

    一个月后,这场迁民一直到了三月才正式结束。

    天气稍有转暖,不过昨天又下了一场小雪。

    正值早春时节,老天又下了一场小雪,不少民夫的兴致都不太好,就怕耽误农耕。

    河渠边的小屋内,扶苏翻看着老师张苍让人送来的书,张苍还在洛阳主持迁民的工作,多半还要留在那里一整年。

    为了迁民顺利,张苍要留在洛阳主持迁民,迁民之后,他要留在那里善后。

    扶苏又拿起另一卷文书,借着油灯的光看清了(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9/9707/933138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