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以身融剑(三合一)
推荐阅读:极道剑尊、叩问仙道、机战:先驱者的归来、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大荒剑帝、彼岸之主、仙工开物、遮天记、混沌天帝诀、吞噬古帝、
曹天胄与世隔绝整整三年,又是纯粹的武者,从前闷头修炼,若非是突然遭逢大难,他甚至连有几个世家都分不清。
这样一个人,自然并不认识顾芳尘。
但是此刻,他已经接近油尽灯枯,就算顾芳尘不来,他最多只能再支撑半年左右。
而且这半年时间,他也不一定能够活下去。
这镇妖狱当中的邪祟,已经不敢再招惹他,但是他全部的意念,都已经只剩下了以心气仇恨养出来的一刀。
他这些年,全靠吞噬那些邪祟血肉才能存活,肉身实际上早就已经没了生机,被这些邪祟的怨气所取代。
差不多成了行尸走肉。
和死了也没什么区别,接下来的时间,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能不能熬过去。
顾芳尘的出现,对他而言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曹天胄仰起头,形同骷髅的脸笼罩在天光里,唯有一双眼睛,凝聚着刀锋一般锐利的光芒,幽蓝确青,比九幽黄泉之下的厉鬼更加骇人。
这双眼睛当中的刀意,已经到达了极限,真正抵达了“道”的境界。
“刀宗”曹天胄本身的修为,是四品巅峰。
而这么多年囚禁在镇妖狱下,肉身虽然无法突破,但他心中的恨意,却成为了最好的磨刀石,磨出了三品的刀意。
刀为戾器,本质就是拿来杀人的,恨意便是最好的刀意。
一切杀伐之道,都在一个“恨”字。
唯有恨到极致,才能生出最恐怖的气势和境界。
从这方面来讲,武胆境,其实也是如此。
当你的恨意上升到确定自己能够将对方杀死时,心里才能生出殷实的底气。
顾芳尘一看到这双眼睛,内心便感受到了一种真实的震撼。
不由得想起了老丁教他武道的时候说的话。
“我教你的第一件事,便是武道的本质。”
“武道的本质,从来不是放下,而是拿起,不仅要拿起,还要狠狠地将一切攥在手心里。”
“那种主导你的意念,若要总结出一个,便是‘恨’。”
“一个心如止水的人,修不了武道,心都不动,你的气血又如何汹涌,如何一拳头打死敌人?所以武夫,大多性情怪癖,或狂,或骄,或疯,或痴,那些但凡看起来道貌岸然的,有一个算一个,心里面绝对比谁都变态。”
话糙理不糙,对于这一点,顾芳尘觉得很有道理。
顾于野也是修武道的,平日里都是儒将风采,斯文儒雅,实际上确实算得上整个《尘中镜》数一数二的变态人物。
而后丁行风又解释了何为“恨”。
“恨,不仅仅是对人生恨,当你与人交战,举手投足之间,便要充满了‘恨’。”
“抬手时,是‘恨地无环’,恨大地为何不生出一个环,可以将抓住它,将整个大地都连根拔起。”
“落手时,是‘恨天无把’,恨天空怎么不长出一个把手,好让(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样一个人,自然并不认识顾芳尘。
但是此刻,他已经接近油尽灯枯,就算顾芳尘不来,他最多只能再支撑半年左右。
而且这半年时间,他也不一定能够活下去。
这镇妖狱当中的邪祟,已经不敢再招惹他,但是他全部的意念,都已经只剩下了以心气仇恨养出来的一刀。
他这些年,全靠吞噬那些邪祟血肉才能存活,肉身实际上早就已经没了生机,被这些邪祟的怨气所取代。
差不多成了行尸走肉。
和死了也没什么区别,接下来的时间,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能不能熬过去。
顾芳尘的出现,对他而言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曹天胄仰起头,形同骷髅的脸笼罩在天光里,唯有一双眼睛,凝聚着刀锋一般锐利的光芒,幽蓝确青,比九幽黄泉之下的厉鬼更加骇人。
这双眼睛当中的刀意,已经到达了极限,真正抵达了“道”的境界。
“刀宗”曹天胄本身的修为,是四品巅峰。
而这么多年囚禁在镇妖狱下,肉身虽然无法突破,但他心中的恨意,却成为了最好的磨刀石,磨出了三品的刀意。
刀为戾器,本质就是拿来杀人的,恨意便是最好的刀意。
一切杀伐之道,都在一个“恨”字。
唯有恨到极致,才能生出最恐怖的气势和境界。
从这方面来讲,武胆境,其实也是如此。
当你的恨意上升到确定自己能够将对方杀死时,心里才能生出殷实的底气。
顾芳尘一看到这双眼睛,内心便感受到了一种真实的震撼。
不由得想起了老丁教他武道的时候说的话。
“我教你的第一件事,便是武道的本质。”
“武道的本质,从来不是放下,而是拿起,不仅要拿起,还要狠狠地将一切攥在手心里。”
“那种主导你的意念,若要总结出一个,便是‘恨’。”
“一个心如止水的人,修不了武道,心都不动,你的气血又如何汹涌,如何一拳头打死敌人?所以武夫,大多性情怪癖,或狂,或骄,或疯,或痴,那些但凡看起来道貌岸然的,有一个算一个,心里面绝对比谁都变态。”
话糙理不糙,对于这一点,顾芳尘觉得很有道理。
顾于野也是修武道的,平日里都是儒将风采,斯文儒雅,实际上确实算得上整个《尘中镜》数一数二的变态人物。
而后丁行风又解释了何为“恨”。
“恨,不仅仅是对人生恨,当你与人交战,举手投足之间,便要充满了‘恨’。”
“抬手时,是‘恨地无环’,恨大地为何不生出一个环,可以将抓住它,将整个大地都连根拔起。”
“落手时,是‘恨天无把’,恨天空怎么不长出一个把手,好让(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9/9712/933395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