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录音奇遇记【下】

推荐阅读:极道剑尊叩问仙道机战:先驱者的归来妖尾:我才不要当会长大荒剑帝彼岸之主仙工开物遮天记混沌天帝诀吞噬古帝

    与上午的的录制流程相似,只是舞台上只剩下了一架钢琴,而台下多了两位观众。

    录制已经开始半分钟,李安坐在钢琴前演奏贝多芬第十三号奏鸣曲,音乐厅内的气氛在音乐的渲染下逐渐呈现出一种安宁状态,使人如同沐浴在午后的暖阳之中。

    或许这源于这首作品的调性,降e大调总给人温暖,另外贝多芬在这首作品的第一乐章开始以一种不常见的行板取代了传统的快板。

    缓慢的和声进行意味着无论谁来演奏,在乐曲开端都不会听到太过于复杂的和声变化,音乐色彩有可能会因此而变得单调,但贝多芬的另一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在作曲生涯中期的开端就已能够轻而易举的将主属和弦玩弄于股掌之间。

    情绪舒缓,色彩与力度变化微妙,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对演奏者的考验。

    如何处理?音符就在乐谱上,仁者见仁。

    李安的处理不算聪明,他没有过分得让音乐适中保持在一种孱弱之中,那样或许可以让音乐始终保持在一种自然和谐的状态之中,但这种安逸无疑是危险的。

    因为一旦让音乐进入三十六小节,突然闯入的中段快板会让一切脱轨。

    所以李安在开篇反复的六个弱奏中大胆的选择了在个别音符上加大下键深度,此种作法加深了音的厚重感,让人再感受轻柔温旋律的同时也不由得会将注意力放到那些被强调的音符上,不至于让听者在午后的慵懒中迷失方向。

    回到钢琴音乐演奏本身,演奏者需要用双手和大脑引领着人们的听觉神经和意识向他设定的目标往前走。

    说来轻松,做起来可并非如此,弱奏中深下键对演奏者的要求不仅是三关节到指尖的控制能力,更考研演奏者对于一连串十小节音乐的全方位驾驭。

    演奏者首先必须得清楚在这个段落内要去强调哪些音,用什么力度去强调,前面的五度音程是不是要比后面的四度音程弹得响一点。

    然后将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全部整理清楚,形成一个完整的演奏思路。

    最后还得通过不断尝试去验证这样演奏会不会打破音乐的柔和基调的同时使音乐达到自己预期的演奏效果。

    经过几次尝试之后,李安便选择了这种略显走钢丝的处理方法。

    他运气不错,只用了一个清晨就将该段落熟练掌握。

    当然,除了运气之外,还得得益于他的手指技术。

    遗憾的是包括秦勇,也只能感受到李安的演奏较之于对方音乐会时更加细腻了,或许此刻吴复生梁春雨林幽幽几人坐在这里能多说点什么。

    可即便如此秦勇还是有些感叹,李安这个人的可怕就在于这里,无论他在忙什么,你总能看到他在钢琴演奏上一点点进步。

    就在这时,音乐的速度来到了一个新天地,与前篇形成了鲜明对比,键盘(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文网址:http://www.idsra.com/xs/9/9734/934519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idsr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